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评价要求-小学作文指导教程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评价要求-小学作文指导教程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在这里根据以上《课标》对小学生习作的评价建议以及文献资料,对高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习作能力的要求展开具体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将写作定位为“习作”,则已经表明了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开始让学生独立写作,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学习写作,故对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要求不能过于严苛和教条,应该在有一定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其习作,发展其习作能力。以上便是对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具体能力要素的要求阐述。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评价要求-小学作文指导教程

笔者在这里根据以上《课标》对小学生习作的评价建议以及文献资料,对高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习作能力的要求展开具体说明。只有明确要求,才能够以“要求”指导教学,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才能切实为高年级习作素养的提高加油助力,从而实现《课标》的习作总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将写作定位为“习作”,则已经表明了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开始让学生独立写作,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学习写作,故对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要求不能过于严苛和教条,应该在有一定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其习作,发展其习作能力。以下便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能力各项能力要素的具体要求。

(一)审题立意的能力

审题立意,是构思成文的第一步,是习作必需的首要能力,指学生通过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确立写作中心、捕捉题目信息的能力,包括读懂题目意思及要求的能力、确立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构思能力。审好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对于命题作文而言,主要指学生审清题目及要求的能力;对于非命题或者半命题作文而言,主要指学生弄清作文要求、明确中心思想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

(1)能够读懂、读透题目意思,看清楚题中的具体要求,明确题目范围,做到“三审”:审清体裁、审清人称、审清选材范围。比如题目要求是写记叙文还是写景作文,要求以第几人称写作,对作文内容的要求以及对字数的要求等等。

(2)在读题过程中,学生要抓关键字眼,确立写作中心,揭示题目意义。

(3)展开思维想象,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构思习作。

(二)采集、选择和组合素材的能力

习作不可缺少素材,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素材的选择和运用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习作能力。采集、选择和组合素材的能力是指学生从生活中搜集习作素材,并对采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组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从生活中采集素材的能力、按要求选材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日常积累素材的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采集是指学生带有目的性的去观察、搜集素材,若无丰富翔实的素材积累,学生很难写出言之有物的作文。同时,对素材的选择和组合则是基于素材获取之上对素材的整理和加工,根据题目要求,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和用材也是学生顺利习作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

采集、选择和组合素材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多途径采集素材

学生能够通过多途径获取素材,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多种方式搜集材料。同时,也应在文中有所体现,丰富文本素材。

2.按要求选材指围绕主题进行选材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能够合理恰当的选取素材,材料时刻反映主题,突出中心思想,紧扣题目,不离题。

3.灵活运用日常积累素材

(1)选材要有新意,若素材很普通常见,可以从新视角来切入,免于俗套;

(2)选材要细小,小中见大;

(3)选材要“实”:一是真实,不可为了写作胡编乱造;二是实在,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写出细节,在文中流露体现真情实感。

4.合理安排素材

在进行习作时,能在文章中恰当安排素材,重点突出,表达详略得当,不滥用素材。

(三)表达能力

习作能力中最核心的是表达能力。许多国家都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即指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习作时同样的意思的句子可以有多种表达。表达能力所包含要素很多,主要有合理安排素材的能力、文从字顺的能力、清晰表达的能力、明确读者的能力、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尾简明的能力、中心突出的能力、表达真实感受的能力、明确读者的能力以及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等。

表达能力是习作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自然也应由其“底线”。表达能力所包含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文从字顺

(1)作文中无错别字。

(2)作文中无语病,语句通顺完整。(www.xing528.com)

(3)整篇作文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

2.清晰表达

(1)语句之间意思连贯。

(2)段落中前言和后语之间能互相照应。

(3)用句子或段落表达意思符合本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

(4)在叙述过程中出现的人、物、事、景,在前面段落中要留有铺垫。[3]

3.明确读者

(1)习作过程中,要有读者意识,知道是写给谁看,读者是谁。

(2)通过习作能够达成一定的语用目标。

(3)能借用一些基本的表达技巧来加强文章语言的力量。

4.运用修辞手法

(1)懂得在文中运用修辞的意义。

(2)能够熟练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夸张、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3)能够恰当合理的运用修辞,不牵强附会,不滥用修辞。

(4)作文多引用诗句、歇后语、俗语等,发散思维,创意表达。

(四)修改能力

俗语说:“好文不厌百回改”,高年级学生要想写好文章,必定是要具备一定的修改能力的。高年级学生的修改能力指修改文章的能力,主要包括对文章内容进行的修改能力以及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文章的能力。何其芳曾说过:“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可见修改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习作能力。不仅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修改能力主要指两方面,分别有如下要求:

1.对文章字、词、句、标点等所存错误或不恰当内容进行修改

(1)有修改习作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

(2)能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不恰当之处进行合理修改。

(3)能够自改,也能与他人合作互改。

2.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文章

(1)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能正确运用。

(2)养成用修改符号修改文章的习惯。

以上便是对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具体能力要素的要求阐述。其中,审题立意能力与采集、选择和组合材料的能力是习作准备阶段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只有审清题意、明确了中心,才能有的放矢,选取合适的素材进行写作。修改能力是从整体来规范和完善习作。而表达能力则是整个高年级习作能力结构组成的重中之重,它贯穿始终,无时无刻不在文章中体现,是习作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也是高年级学生需要重点加强的能力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