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大七分校:胜利的保证

抗大七分校:胜利的保证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一九四三年五月到一九四六年四月,抗大七分校第二大队就在这儿生活战斗了整整三个年头。当时我一直在二大队做政治工作,亲自参加了这里的一切活动。二大队的前身是抗大二分校附属中学,以学文化为主。其次,公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加紧封锁陕甘宁边区,妄想把我们困死、饿死,扼杀人民革命武装力量的阴谋。经过二十多天的劳动,修出了一块近百亩大的平地,这便是二大队冬季进行军事训练的大操场。

抗大七分校:胜利的保证

石林春

在绵延千里子午岭的东麓、甘肃省华池县东部,有一条四十多里长的小山沟,这就是在战争年代曾经养育过许多革命青年的地方——华池县豹子川。从一九四三年五月到一九四六年四月,抗大七分校第二大队就在这儿生活战斗了整整三个年头。当时我一直在二大队做政治工作,亲自参加了这里的一切活动。在这三年中,我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优越的衣食住行条件,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培养了许多通信、机要、报务、测绘摄影、炮兵、文艺、医务、财会军事、政工干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豹子川也在人民革命战争的史册上,留下了她光辉的一页。

刚开进豹子川,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荒沟,满山梢林,只有七户人家散居在几十里长的川道里。同学们没有被这种困难吓倒,他们放下背包,就拿起斧头、镰刀,自己砍树枝、割野草,搭起了一排排临时窝棚。来不及搭窝棚的,就住在石崖底下。尽管地上又湿又冷,四面透风,闭眼听狼叫,睁眼数星星,但同学们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晚上大家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御寒,恢复着一天的疲劳,说上几句笑话,松弛一下精神,也别有一番情趣。这里没有粮食,要吃饭,就得到数十里外的葫芦河去背,背来小米还好办,背来麦子,无法磨面,只好煮麦粒吃;没有菜,同学们就满山遍野去找野菜。我们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站稳了脚跟,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政治信念、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充沛的革命干劲,这除了党的正确领导和同学们的艰苦奋斗、努力进取外,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一个重要的保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为革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大队的学员大部分是一九四一年从冀中、冀西招收来的青年学生,一部分是部队精兵简政时选送来的。他们平均年龄只有十六七岁。这批青年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强,善于钻研问题;思想单纯,好学上进,荣誉感强;大部分生长在农村,出身贫苦,又经过战争环境的锻炼,生活俭朴,勤劳勇敢,不怕困难;在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参加革命,民族觉悟高,有一定的阶级觉悟;性格活跃,情绪乐观,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然而,他们参加革命时间较短,对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的关系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对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不甚明确,对共产党的性质以及党与阶级的关系也还缺乏基本了解。因此,稍遇大的风浪,他们的思想就会出现波动。为了把他们培养成能经得起革命风暴的骨干力量,二大队在建校初期,就抓紧时间对全大队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教育。

一是学校性质转变的教育。二大队的前身是抗大二分校附属中学,以学文化为主。一九四三年五月,在延安八路军大礼堂,朱总司令贺龙司令员亲自宣布了学校性质要转变,要由文化学校转为军事学校,每个人都要掌握“三杆子”(锄杆子、枪杆子、笔杆子),这就打破了部分同学想学文化,将来当什么“家”的思想,大家议论纷纷,情绪波动很大。因此,各队首先从分析抗战形势入手,引导同学们认识到,由于日寇对根据地的连续扫荡,抗战处于困难时期,党中央为了保存和培养干部,把我们从战火纷飞的前线调回比较安全稳定的陕甘宁边区,这是党中央、毛主席对我们最大的关怀和爱护。现在不仅日本鬼子侵略我们,而且国民党反动派也在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调动军队来进攻我们。我们不拿起枪杆子消灭侵略军,打退敌人的进攻,能有活路吗?八路军是人民自己的军队,是为人民打仗的,我们在八路军这个大学校里,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军事、学打仗,才能保卫陕甘宁边区。为了生存,为了打破蒋介石的经济封锁,我们就得自己动手,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我们要把一切仇恨集中在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身上,我们之所以远离家乡,来到这荒凉的小山沟,完全是他们的罪恶。我们是革命青年,在敌人面前绝不屈服,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我们一定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掌握好“三杆子”,为人民做出贡献。经过这样深入反复的教育,学员们的思想豁然开朗,热情大增。

二是生产劳动教育。学员们首先学习了社会发展史的部分内容,明确劳动创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增强了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其次,公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加紧封锁陕甘宁边区,妄想把我们困死、饿死,扼杀人民革命武装力量的阴谋。教育同学们在抗战最困难、物资最紧缺的时期,每一个革命战士都应该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尽量减轻边区人民的负担,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为抗战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

进入豹子川,我们首先解决住房问题。窝棚刚搭好,各队即迅速打响了打窑洞这一枪。从一九四三年八月起,每天天不亮就出工,天黑得实在看不见了才收工,各排各班展开革命竞赛,看谁打得快,看谁打的窑洞质量好。同学们情绪十分高涨,人人争先恐后,拼命大干,汗水湿透了衣服就光膀子干,一个个成了泥人也毫不在乎。休息时,吹破哨子也没人理睬,到晚上,只要有月亮,又偷偷上工,队长们只好规定:谁偷偷上工就处分谁。就这样,也还有违犯“纪律”的。经过两个月的苦干,提前打成了宽八尺五、高九尺、深一丈五尺至三丈的窑洞一百三十七孔。就在打窑洞的战斗中,年轻的邱治水同学被土块砸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殷吉光同学也积劳成疾,之后患肺病而身亡。同学们为失掉两名亲密的战友而悲痛,及时总结经验,接受教训,振作精神,继续战斗。到九月下旬,学员队都先后欢欢乐乐住进了自己打的新窑洞。为了御寒,各队都抽人上山烧木炭,解决冬季取暖问题。时令到了十月下旬,豹子川可就冷起来了,大地也开始封冻。这时,大队又组织各队平地修操场。经过二十多天的劳动,修出了一块近百亩大的平地,这便是二大队冬季进行军事训练的大操场。—九四四年春天,全大队正式投入了大生产运动,每人开荒平均二十五亩左右。到秋后,全大队共开荒两万多亩,产粮一百多万斤。另外,每人还种了一亩菜地。收获各类蔬菜六十多万斤,各队都养了三五十头猪,一二百只羊,还有不少鸡,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女生队的同学们除了完成自己的种菜任务外,主要担负纺纱捻线任务。另外还给男同志们织毛袜、手套,做棉衣。一九四四年,八个队还修建了三用课堂(课堂、食堂、倶乐部),三队修建了一楼一底的课堂兼食堂。各队还帮大队部打了二十孔窑洞,又派人帮校部盖礼堂,打窑洞,这对增强学员的劳动观念,培养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激励革命斗志,促进训练、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是阶级教育补课。鉴于同学们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一九四三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大队在军事大练兵中,穿插进行了阶级教育补课。先后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评中国之命运》等文章的有关论述,使学员们初步明确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现状,揭露了阶级剥削的实质,认清了蒋家王朝所代表的阶级本性,也明确了一个革命战士的历史使命,使同学们大大增强了革命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为了让这批青年再提高—步,使他们更加成熟,更适应革命的需要,大队在一九四四年冬有组织、有准备地进行了评定阶级成分的活动,方法是学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让每个同学以对党忠诚老实的态度,自报家庭经济状况和主要成员的政治面貌,再由班里集体讨论,最后由支部审定。这一工作对提高同学们的阶级觉悟有很大帮助。之后,又组织学习了“七大”新党章,重点学习了党的纲领,党的性质,党员条件、权利和义务部分,使同学们对党的知识有了较系统的了解,申请入党的人数剧增,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一些要求入党的和正在接受支部培养、考察的同学,都自觉地用党员条件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出现了一个求上进、争先进、创模范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有力地保证了文化学习和战术训练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是开展了历史思想小结活动。这是一次系统、全面、自觉的群众自我教育运动,是革命人生观的再教育,是为全面考核学员做的组织和思想准备。具体方法是让每个同学自己写出一份历史思想表现小结,即: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个人经历和到豹子川以来在历次大的活动中的主要进步和不足。在自己小结的过程中,开展谈心活动,互相帮助启发,然后在班里逐个进行讨论,做出评价,最后由支部审定。这等于是一个毕业鉴定,为毕业分配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一些原来不愿干医务、文艺、财会工作的同志,通过这次自我教育,正确地解决了思想问题,愉快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另外,大队还做了大量的稳定思想情绪的工作。从一九四三年十月起到一九四六年毕业前,先后有十多次抽调了四百多名同学去延安学习专业和到部队工作,尤其是日本投降后,七分校校部和一、三大队都下了山,只有二大队还留住豹子川。因此,不少学员思想波动比较大。对此,各队及时做了耐心细致的引导说服工作,稳定了思想情绪。做到了走者愉快,留者安心坚守豹子川。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育,使同学们由一个一心学习文化知识的青年学生变成了一个自觉的革命战士,懂得了革命的道理,掌握了生产、军事和文化知识等各方面的技能,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二、狠抓党的基层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1.狠抓了基层党的建设。一九四三年,二大队初来豹子川时,全队党员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十,主要是干部、老师,学员中除从晋察冀军区部队来的一些同学外党员很少,平均每个班不到两名。这批青年是革命的宝贵财富,培养他们,就是为将来抗战大反攻储备基层骨干。但党群比例如此悬殊,是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的。针对这种情况,大队党总支决定首先要把学员中经过考验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加强党的力量,培养更多的骨干。因此,一开始大队就采取了积极慎重的发展方针,始终注意了考察培养发展对象的工作,对劳动表现突出、工作积极负责、思想表现较好、迫切要求进步的同学,先指定专人培养考察,支部大会通过后,大队总支都要派人谈话考察。这样,在一九四三年冬,就发展了少量同学入党。一九四四年冬,又接收了近百名在大生产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劳动模范及其他先进分子入党。大队组织了集体入党宣誓仪式。这样,党的力量初步得到了加强,达到了每班有小组。一九四五年、一九四六年,大队在劳动和文化学习中,又不断壮大党的力量,不少培养对象都经过了一年半以上的考察培养。当时,同学们对入党的要求非常迫切,几乎所有人都写了入党申请书,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向支部汇报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征求意见。支部对他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一个缺点也不放过,到一九四六年毕业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都加入了组织,成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支力量不仅在豹子川大生产运动中和建党工作中起了骨干作用,特别是他们分配工作以后,在全国各地的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www.xing528.com)

为了使支部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还建立了严格的党的支部生活制度。每项工作,支部都有计划和总结,对党员都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党员每月(开始是每周)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每日一次党的生活会,并且坚持了党课教育制度,保证了党的领导。

2.每个队都有一支以党员为骨干的思想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自身表现好,在群众中威信高,活动能力强,工作十分活跃。他们不仅是各项活动中的积极分子,而且是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和同学们生活战斗在一起,彼此最了解,同学们有话愿给他们讲,他们也最能说到同学们的心坎上。因此,每逢晚上或新的任务下达后,他们便活跃在同学们中间,同学中许多生活困难和思想问题在他们帮助下解决了。对分散执行任务的同学,如种菜组、烧炭组、木工组等,都有指定的“政治战士”负责组织大家学习,做思想工作。同时,支部还定期派出专人送学习材料、补课,了解思想情况,做到了思想工作不留死角。

3.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豹子川的三年时间里,二大队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如一地体现在生产劳动、军事训练、文化学习、思想工作和文化娱乐活动等各个方面。从大队干部到各队干部,都把自己看作是普通士兵,没有官气,不搞特殊,不摆架子,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处处体现了干群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要求同学们做到的,干部、党员首先做到,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带动群众。白天,干部和同学一样劳动,出的力比同学们大,流的汗比同学们多;到晚上,招呼同学睡觉后,他们才开始研究工作。当时,干部整天和大家在一起,了解情况,及时、具体做思想工作,处理问题能从实际出发,很少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干部们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着同学,因而同学们把党员、干部看作是党的化身,不仅学习他们的工作作风、劳动态度,而且也学习他们的思想、语言、品德、情操。这样,在全大队便形成了一个尊干爱兵、团结互助、朝气蓬勃的生动局面。在大生产中,抗大七分校校长彭绍辉同志带头开荒。彭校长只有一只胳膊,还给自己做了一个特制的小镢头,上山开荒,使干部学员深受感动。副大队长黄荣忠,在最繁忙、最困难的创业时期,他是大队唯一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一九四三年打窑洞,冬季大练兵,一九四四年大生产,都是他组织实施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走遍了豹子川的山山岭岭。每一项大的活动,他都走在前面,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既做军事行政工作,又做思想政治工作。一九四三年冬,绝大部分干部到校部参加整风学习,当时政治处只留下我和支部书记孟移山同志负责处理日常工作,黄荣忠同志经常过问支部建设、思想工作等情况,提出要注意的问题,有重要的会议,都挤出时间参加指导,为二大队建校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政治处主任江峰,虽然领导政治处工作时间不长,但留给我难以忘怀的是他那严于律己、勤于动脑、亲自动手、言传身教的好思想、好作风。他很注意抓干部的培养,对我们这些年纪较轻的干部,像对小弟弟一样一点一滴地指教。记得一九四三年十月,二大队决定在每个队抽一个班,组成突击队去帮校部打窑洞,段福祯任队长,我任指导员,临行前,他具体地指示我们要吸取大队打窑洞的经验教训,注重质量,搞好安全,做好团结工作,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在最困难的打窑洞阶段,政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不少指导员、队长同志做到了军政工作一起抓。我在三队任政指时,队长袁景墀同志不仅积极作思想工作,还能处处关心支持政治思想工作,并能积极向我提出建议。在同学们进行历史思想小结时,他向我提出在个人准备阶段,就要组织好谈心互助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老师在教学过程都穿插做思想政治工作,还分担了支部分配的和同学们的谈心工作。如三队有声望的语文老师王凫,知识渊博,人称“活字典”,他在教学过程和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视做思想工作,并能不断给我提建议、出点子,我也经常向他请教,确实是我的好参谋、好助手,对我帮助很大。

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了全大队的生产热情,激发了群众的革命干劲,在打窑洞、大练兵、大生产中,全大队都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革命竞赛高潮,每项大的任务,队与队之间、排与排之间、个人之间,都开展革命竞赛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二大队出现了丁建民、田博良、吕国忠、王有恒等有名的劳动英雄,在大练兵中受大队奖励的一百五十名同学、大生产中受大队奖励的八十多名英雄模范人物中,不少是党员干部。

4.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除开展大的民主活动外,队上的每项工作计划、总结等都经过群众充分酝酿讨论,听取群众的正确意见。群众对领导有意见,可以当面批评,干部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各队在安排工作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爱好,组织木工组、种菜组、饲养组、烧炭组等专业组,举贤荐能,扬其所长,从而大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劳动生产任务的完成。

三、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大力开展了文化娱乐活动

豹子川的生活是艰苦的。为了能创造适当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学们白手起家,搞了许多创新和发明。豹子川的沟沟岭岭生长着一片一片的桦树,一棵棵修长、笔直、白亮,远远望去,犹如一层淡淡的烟云。白桦的树皮薄而韧,又有油性,既可点灯,又可当纸,同学们上山打柴时,便剥些回来,用它作纸,写起来居然柔软如帛。穿的棉衣、单衣很少有扣子,同学们有的用桦树皮剪,有的用石片磨,也别有一番情趣。之后,发明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了,有桦皮腰带、桦皮提包、桦皮饭盒,还有演戏用的头盔,可谓品种繁多,不可胜数。

在物质生活比较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大力开展了精神文化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朝气蓬勃,丰富多彩,而俱乐部工作便成了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回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了文艺骨干的作用。二大队同学中,有一百多名是在剧社工作过的文艺骨干。这些同志就像春天的种子一样在基层的土壤中发芽、开花、结果,他们不仅以自己的文艺才干活跃了各队的文娱生活,激发了同学们的劳动、学习热情,鼓舞了旺盛的革命斗志,而且在学员中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具有文艺才华的优秀人才。女生队归二大队建制后,各队和大队排练节目中的女角色都请她们担任,壮大了文艺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在艰苦生活的磨炼下,不断壮大、成熟、进步,他们以部队生活为源泉,自编自演节目,及时地反映了新人新事。不仅成了二大队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二大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而且培养了一批有文艺才华的优秀人才。先后为校部文工队输送文艺骨干三十多人,之后全部并入贺龙司令员亲自领导的战斗剧社,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输送文艺骨干四十三人。直到今天,这些人仍然活跃在各个文艺岗位上。已故青年作曲家罗宗贤、青年歌剧作家任萍、为万隆会议献出宝贵生命的摄影师郝风格、斯大林奖章获得者摄影师郝玉生等都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

2.轻便、活泼的俱乐部活动形式。当时排练节目,一般都不专门占用时间。倶乐部成员和其他学员一样,开荒、种地、砍柴,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一九四三年、一九四四年打窑洞大生产期间,涌现出了许多劳动模范。为了及时宣扬他们的事迹,鼓舞全队的生产干劲。晚上,别的学员都休息了,倶乐部的同志还要编练节目、办黑板报。第二天天麻麻亮,又和大家一起扛着镢头上山了。再就是唱歌曲,吃饭前唱,劳动休息时唱,集会时唱,一有空就唱。其次,是读报纸,倶乐部都设有读报员,每次吃饭时都要念几段,主要是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陕甘宁边区的生产建设、国统区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兄弟部队的生产经验等。排里都设有黑板报,主要是表扬好人好事,交流学习经验。倶乐部每月或每一个小的工作阶段出一期墙报。一九四三年秋天,同学们搬入新窑洞后,为了庆祝新居落成,我们第一次在豹子川的一块大平板石头上演出了戏剧。舞台很简单,四角栽上木杆,用被单挡一下,分开前后台就行了。这一次我们演出,是从晋察冀带来的剧目,如《反徐州》《潞安州》《打渔杀家》等。道具乐器也很简单,木锨当鼓,铜脸盆作锣,搪瓷碗当钹,用砍来的栒子木作鼓槌,被单作斗篷,桦皮和麻子串作灯。从此以后,大小型的演出就一直不断,各队每月开一次小晚会,大队每个大的工作阶段开一次大晚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四四年夏天,联政宣传队来到豹子川给我们慰问演出,他们不仅为我们演出了许多精彩节目,而且特别重要的是为我们带来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好思想、好作风。他们放下背包,就深入到各队了解情况,编排节目,把我们大队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对同学们的教育很深,启发很大。从此,豹子川的文艺生活出现了新局面。不仅有从晋察冀带来的配合抗日的《拴不住》《小放牛》《报童》,还有自己创作的《邯郸起义》《豹子川大合唱》《攻打狞条梁》《转变》《背粮》《难民区》和《偷鸡》等。以后一直发展到编自己、演自己。《好管家宁文俊》中宁文俊一角便由他本人担当,《周石鲁转变》中的周石鲁,也由周本人表演,内容真切感人,教育作用极大。随着同学们创造力的充分发挥,脸盆瓷缸便被自己制作的乐器所代替。用牛皮蒙了大鼓和鞭鼓,琴弦也由羊肠子换成了钢丝的。为了增强乐器效果,同学们还上山捕蛇,用蛇皮蒙二胡、三弦。服装方面也有改进,用染红的羊毛作头盔的绒球,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3.支部支持,领导带头。二大队各队的干部,他们既是生产、训练、学习的组织者,又是文娱活动的支持者和积极分子。从编写剧本到演出,他们都亲自参与。晚上,大家都休息了,队长、指导员和倶乐部的同志们就坐在油灯下,讨论、修改编写的剧本,有时还亲自动手撰写质量较高的剧本。如《邯郸起义》就是指导员蔡正宁同志亲自动手写成的,之后成为联政宣传队的保留节目。每次演出,同学们忙着化妆、背台词,队长和指导员就做后勤保障工作,又是找颜料染麻绳,又是找麻绳子拴幕布。有时,角色分配下来了,队干部就主动上去当个配角。不管演得好坏,这种精神对同学们是个很大的鼓舞。

豹子川的生活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在革命的长河中,虽然这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然而,这却是难忘的三年、奠定基础的三年。岁月催人老,霜染须发白,许多往事已模糊暗淡,但豹子川的生活却时时牵动我的思绪,勾起我的回忆。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我们没有后退,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切;我们没有丧失信心,而是豪情满怀,坚信革命一定胜利;我们没有彷徨、没有消沉,而是精神振奋,乐观向上,创造了健康、清新的文化生活;我们不仅站稳了脚跟,壮大了力量,而且为各方面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革命人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啊!如今,在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建设中,难道不是更需要这样的精神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