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冲突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系分析

认知冲突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系分析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冲突造成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从而使学生为解决这一冲突产生实现新的平衡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问题意识形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发展求异思维,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

认知冲突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系分析

认知冲突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认知冲突造成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从而使学生为解决这一冲突产生实现新的平衡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问题意识形成。在课堂中,教师应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进而唤醒学习者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

(一)创设情境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因此,无论是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教师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设计操作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意识;通过虚拟的故事情境诱发问题意识;通过谚语、民俗、典故等设置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充分运用多媒体设置问题情境。

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特别想知道答案,所以有了探索的欲望,也明确了自主学习的目标。此时教师再适当指导,让学生自主交流探讨寻出答案。另外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未知因素混杂于一些熟知的因素中,这一混合必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二)标新立异

“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言人之未言,行人之未行。”在教学中,教师要贴近生活,极力推崇求异,鼓励学生跳出框架,标新立异,小心呵护学生每一次闪烁的思维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发展求异思维,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这种求异思维的结果。(www.xing528.com)

数学知识就像是一张纵横交错的网,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节点,一条条知识链连接起一个个的节点。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冥想,叩开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扉,呈现大量与众不同的想法,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三)关注差异

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低水平区”“最近发展区”和“高水平区”。人的认知水平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的。由于学生的经验、感知不同,认知的水平也不同,表现为学生间各异,班级间也各异。所以,我们要关注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动态生成。

例如,在比较“异分线分数大小”时,同学们都是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来比大小,而有位同学却别出心裁,把几个异分子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子分数,给同学们开辟了新的思路。要尊重班里的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绝不能不相信他们,要知道每一个个体都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