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制故事盒 幼儿园常规区域活动指导

自制故事盒 幼儿园常规区域活动指导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庆市北碚区七彩滨江幼儿园李君1.经验准备通过投放及阅读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毛毛虫的生长以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同时简单培养幼儿对星期几、数字、各类食物有初步的概念。废旧纸盒,故事背景图。中班图5-1温馨的阅读场景故事盒制作材料。观看动画/阅读绘本,操作故事盒材料,根据内容再现故事情节。

自制故事盒  幼儿园常规区域活动指导

重庆市北碚区七彩滨江幼儿园 李 君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通过投放及阅读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毛毛虫的生长以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同时简单培养幼儿对星期几、数字、各类食物有初步的概念。

2.材料提供

(1)提供地垫、圆凳、靠垫,营造温馨、良好的阅读环境。(见图5-1)

图5-1 温馨的阅读场景

(2)故事盒制作材料。废旧纸盒,故事背景图

【活动说明】

1.游戏目的

(1)幼儿能根据故事情节,边操作故事盒边讲故事。

(2)幼儿能体验合作讲述的乐趣。

2.内容介绍

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星期天早上,暖和的太阳升上来了。“嘭”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他要去找一些东西来吃。

星期一,他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二,他吃了两个梨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三,他吃了三个李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四,他吃了四颗草莓。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五,他吃了五个橘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六,他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激凌甜筒、一根小黄瓜、一块奶酪、一根火腿肠、一根棒棒糖、一个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杯子蛋糕和一片西瓜

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痛!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觉得舒服多了。

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他不再是一只小毛毛虫了。他是一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他造了一间小房子,叫作“茧”,把自己包在里头。他在里面住了两个多星期,然后,茧破了一个洞,它钻了出来……啊!毛毛虫变成了一只好漂亮的蝴蝶。(www.xing528.com)

在故事讲述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星期一的时候,毛毛虫吃了什么东西?星期二的时候,它吃了什么?星期三的时候,它吃了什么?星期四的时候,它可能吃什么?它会吃多少呢?星期五的时候,它可能会吃些什么呢?会吃多少呢?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们带着问题开始互动起来。

【游戏玩法】

1.单人活动

(1)倾听录音,操作故事盒材料,复述故事。

(2)根据所给故事角色,操作故事盒材料,自由编讲。

(3)观看动画/阅读绘本,操作故事盒材料,自由编讲。

(4)观看动画/阅读绘本,操作故事盒材料,根据内容再现故事情节。

(5)提供开放的故事盒活动材料(角色、道具、情境),幼儿自由操作并编讲。

2.同伴活动

(1)提供幼儿熟悉的与故事配套的故事盒,幼儿与同伴一起自由游戏、编讲。

(2)提供幼儿不熟悉的开放式综合类故事盒,幼儿自由选择角色、道具、情境进行游戏并编讲。

3.扩展活动

《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于毛毛虫长大了变成蝴蝶很感兴趣,于是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和孩子们制作了主题操作墙“毛毛虫长大了”!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在单人活动时,是否能根据提供的故事盒材料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同伴活动时,幼儿是否愿意和同伴一起自由游戏、合作及编讲。

(3)引导幼儿在创作主题操作墙时,学说“星期几,它吃了几个水果,可它还是饿”句式。

【指导建议】

(1)教师可利用班级的墙角创设丰富的背景图,体现情境的立体感。

(2)可根据班级开展的故事讲述活动内容,定期更换背景图和角色。

(3)后期,可通过谈话让师幼共同确定需要制作的背景内容,如毛毛虫和太阳等。教师剪出太阳、草地形状,幼儿用涂色、剪纸、捏泥等形式制作小花、小草、食物等。最后由幼儿负责粘贴出背景。

中 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