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定资产处置与减值-财务会计知识与实务

固定资产处置与减值-财务会计知识与实务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计算或收到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损失时,应冲减清理支出,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固定资产处置与减值-财务会计知识与实务

(一)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的处置,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售转让不适用或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对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发生毁损、由于使用而不断磨损直至最终报废、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发生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将固定资产用于对外投资、对外捐赠抵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清查过程中出现的盘亏。

1.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或毁损。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一般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会计核算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固定资产。资产转入清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的累计折旧,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第二,发生的清理费用。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应按实际发生的清理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

第三,出售收入和残料等的处理。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应按实际发生额冲减清理支出,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第四,保险赔偿的处理。企业计算或收到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损失时,应冲减清理支出,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第五,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应计入当期损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2.对外投资转出固定资产。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根据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同时符合具有商业实质及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分别按转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如涉及补价时,再加上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投出固定资产已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该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支付(或收到)的补价,贷记(或借记)“银行存款”科目。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3.捐赠转出固定资产。捐赠转出固定资产,也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第一步,应按固定资产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第二步,按捐赠时负担的相关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三步,按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余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4.债务重组转出固定资产。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抵偿债务,应将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清理费用的差额,作为转让固定资产的损益处理。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第一步,按固定资产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该项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www.xing528.com)

第二步,按转出的固定资产应交的相关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三步,按应付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科目,按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第四步,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利得”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5.盘亏的固定资产。盘亏的固定资产,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该项资产已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该固定资产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经批准后,将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二)固定资产减值

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的金额低于其账面净值,这种情况称为固定资产价值减值。企业可从以下几种迹象去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

1.固定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2.企业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者固定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前或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利率或市场的其他投资回报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有证据表明,固定资产已经陈旧过时。

5.固定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6.企业内部报告提供的证据表明,固定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或将要比预期的差。

7.其他表明固定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根据客观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要求,对于已经发生的资产价值的减值应予以确认,因此,每年年末,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果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