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涉世家》:秦朝史学家文学家著,首部通史,揭示王侯统治

《陈涉世家》:秦朝史学家文学家著,首部通史,揭示王侯统治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本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有非常之功。《陈涉世家》选自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通史,是___________(朝代)史学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_(作者)所著,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__篇。

《陈涉世家》:秦朝史学家文学家著,首部通史,揭示王侯统治

司马迁

课文译注与解析

作者档案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完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共一百三十篇,记事起自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首尾共三千年左右。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主旨讲解

本文记载了陈胜吴广发动和组织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展示了陈胜、吴广的思想性格,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充分肯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是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

艺术分析

1.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本文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先写起义前陈胜的社会地位及他的远大抱负,再写起义爆发的原因和起义的经过,最后写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建立政权,全文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2.人物刻画形象生动。

文章开头部分将陈胜的形象与佣者进行对比,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句表现出了陈胜的远大抱负。起义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写得十分详尽,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陈胜在其中所展露出来的英雄色彩,令读者对这位农民起义领袖的音容举止产生深刻的印象

文言知识归纳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续表)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课后习题解答

一、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课文示例:少有大志——谪戍渔阳——因雨失期——

[解答示例]分析局势——制造舆论(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佐广杀尉——慷慨演说——袒右结盟——攻城夺地——陈地称王

二、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滋味。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也可以再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1.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

[解答]陈胜的性格特点是有远大抱负,有洞察力和领导力,善于鼓动人心,能够得到众人的敬畏;吴广的性格特点是温厚,有勇有谋,能够得到众人的爱戴。起义的成功发动与二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

[解答]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如以“鱼腹藏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通过“篝火狐鸣”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民心,进一步巩固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威望。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支持,所以先使吴广“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他们策略的高明之处。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厉害,然后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斗争的信念,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唯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对敌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解答]1.编次;军队驻扎。2.同样;表示人的多数或列举未尽。3.屡次;数量词,几。4.写;字条,这里指写了字的绸子。

四、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并将陈胜列入主要记述王侯将相事迹的世家。想一想,司马迁为什么给予陈胜这么高的评价?(www.xing528.com)

[解答]《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分为三类:本纪、世家、列传。这是按传主的地位和影响划分的。帝王的行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是立国之本,故其传记称“本纪”。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本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列传是为人臣及各方面代表人物立传。但这仅仅是一个大略的划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陈涉是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谓“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有非常之功。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他在传后全文引用了贾谊所撰《过秦论》来代替自己下赞文,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模拟测试

1.文化常识

(1)《陈涉世家》选自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通史,是___________(朝代)史学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_(作者)所著,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__篇。它记载了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时长达_____________的历史,被_____________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家”是传记体裁之一,按《史记》体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才可以称为“世家”。

2.重点字词解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1)苟富贵,无相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下苦秦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