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众分类垃圾,资源再利用

大众分类垃圾,资源再利用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公众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另一方面是垃圾分类的后续处置设施和处置方法不完善,导致前期的垃圾分类沦为“无用功”,打击了公众的分类积极性。科学的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基础。垃圾分类既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更能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大众分类垃圾,资源再利用

要想垃圾变资源,垃圾分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处置方式等要求将垃圾分为若干种类,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如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通过技术处理变废为宝;有机易腐垃圾用来堆肥或沼气发电;有害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热值高的垃圾用于焚烧发电。

图3-1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科学的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基础。垃圾分类既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更能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既然垃圾分类有如此多的好处,为什么我国一直没有广泛地开展垃圾分类呢?

其实,早在2000年我国就确定了8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但是十多年过去了,垃圾分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公众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另一方面是垃圾分类的后续处置设施和处置方法不完善,导致前期的垃圾分类沦为“无用功”,打击了公众的分类积极性。(www.xing528.com)

图3-2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推动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按《方案》要求,全国将有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这些城市于2017年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同时,制定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并加强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方案》的实施,实现了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从无到有的突破。

在《方案》中重点提到了三类生活垃圾,分别是: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垃圾被称为“其他垃圾”。下面我们具体说说这四类垃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