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法学中的社会本位:含义和特征

经济法学中的社会本位:含义和特征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本位是相对于个人本位而言,是个人主义或个人本位发展到极致的产物。但个人本位又使人们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导致了社会整体失序。但社会本位并不否定个人的独立性和权利地位,只是反对将个人当作唯一目的的个人本位。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作为一种理念,最终要体现在权利和义务规范中。国家本位的实质是权力本位国家意志本位,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共同敌人。

经济法学中的社会本位:含义和特征

社会指的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组成的有机的整体,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不是简单的个人集合,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本位,有主导、中心、起点和重点之意,是指一事物在与同类事物关系中处于根本性地位。社会本位就是指社会在与个人、国家以及其他组织的关系中居于根本性、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个人、国家和其他任何组织必须以社会为中心和重心

(1) 社会本位是相对于个人本位而言,是个人主义或个人本位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在由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中,个人和社会是社会科学特别是法学永恒的主题。专制社会扼杀人的个性,否认个人的独立性,最终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近代的个人本位是一个巨大进步,使每个人获得了自由,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个人本位又使人们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导致了社会整体失序。社会本位由此而生,与个人本位相成对应。没有个人本位,也就没有社会本位。但社会本位并不否定个人的独立性和权利地位,只是反对将个人当作唯一目的的个人本位。(2) 社会本位将社会视为独立于个人的实体和真实的集体,强调在社会与个人关系中,社会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目的性和主导性的地位。相对于个人,社会 “共同体是社会基础与价值本原,个人至少部分地受其所生存的社会共同体的决定。作为共同体的成员,个人必然要分享共同体的文化传统、价值思想、物质利益乃至社会责任,其自由必然要受到限制。”[32]

(3) 社会本位是现代法律分配权利和义务的一项理念和原则。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作为一种理念,最终要体现在权利和义务规范中。“个人本位假定社会是由彼此独立自主、处境平等的个人所组成的共同体,因而强调,法应当以维护个人的利益为基点。”[33]社会本位则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义务),而不仅仅享有权利。

(4) 社会本位从逻辑上必然要求确认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个人本位之所以有其正当性,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利益。社会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也有其独立的利益形式,即社会公共利益。(www.xing528.com)

(5) 社会本位的实质仍然是以人为本位。社会既是人的集合体,又是物的集合体,既可以视其为人的共同体,也可以视为物的集合体,但归根结底,社会还是人的社会。社会本位虽以社会冠名,其本质仍然是以人为本。

总之,社会本位是一个有着自身规定性和正当性的概念。它强调社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独立性,要求个人承担社会责任。它与个人本位存在矛盾,但不是向国家本位和义务本位回归。国家本位的实质是权力本位国家意志本位,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共同敌人。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既要反对国家权力本位,也要避免重蹈个人本位的覆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