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乡规民约的实证研究-基于人类学的分析

现代乡规民约的实证研究-基于人类学的分析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条自觉配合村民委员会搞好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管好自家的家畜、家禽和财产,发生治安案件要及时向村民委员会报告,对不熟悉的外来人员要进行盘问,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村民小组汇报,提高警惕。乱建乱盖者,除报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处罚外,由村民委员会处200元以下罚金。村规民约中约定的这些内容都是切实符合该村实际的。

现代乡规民约的实证研究-基于人类学的分析

笔者于2012年初和2015年初两次赴云南省富民县罗免彝族苗族乡S村,考察该村乡规民约的制定、实施等情况。

S村是一个自然村,隶属于X村委会,是一个地处大山中的山村,村民散居于山中,一般三五户聚居在一起。该村距X村委会10公里左右,距乡政府约20公里。S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萝卜花椒等农作物,饲养牛、驴、骡子、羊、猪、鸡等家畜家禽,因为身处山中,“靠山吃山”,村民会采摘山货到集市上贩卖,这些都是村民们的收入来源。

2012年初,笔者来到S村,先到村组长家里,向村组长了解该村乡规民约的施行情况。村组长家里堂屋墙上就挂着“X村村规民约”,一进堂屋门迎面就是这幅村规民约。X村是行政村,下辖S村和其他8个村民小组,该行政村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X村村规民约》,在9个村民小组统一适用。

该村规民约制成挂幅样式,上下有卷轴,纵向悬挂。该村规民约为2007年制定,挂幅上部印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肖像,下部是村规民约的具体内容。为了让村民们熟悉本村的村规民约,村委会将其制成挂轴,分发给每户,鼓励他们把村规民约挂在自己家中。村民们都很爱惜制作精美的村规民约,不但挂在家中,而且遵照执行。

以下为《X村村规民约》的具体内容[56]

X村村规民约

为了保障X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建立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X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X村实际,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特制定本村规民约。

一、社会治安

第一条 每个村民都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地维护法律权威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二条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村民之间应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酗酒闹事,严禁侮辱、诽谤他人,造谣惑众,拨弄事非。

第三条 自觉配合村民委员会搞好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管好自家的家畜、家禽和财产,发生治安案件要及时向村民委员会报告,对不熟悉的外来人员要进行盘问,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村民小组汇报,提高警惕。

第四条 村民严禁偷盗、敲诈、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严禁赌博、替罪犯隐藏赃物:严禁非法生产、运输、储存和买卖枪支和爆破物品:严禁种植罂粟大麻等有毒作物,严禁投毒毒害人畜,严禁损毁他人农作物、林木和财产。

第五条 严禁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犯他人住宅、侵占他人财物,不准隐匿、毁弃私拆他人邮件

第六条 本村辖区内的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和水源林木的一切权属及荒山使用权、转让、承包、转包、须经村委会、村民小组同意,否则无效,都属集体所有,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出租和转让。如发现乱砍水源林木罚款1000元,严格用水管理,未经批准,不准私自接水、接电、私自放水。严禁偷水偷电。

第七条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不得妨碍公务员执行公务,不做损人利己的事,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服从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的规划。

第八条 对违反上述社会治安条款者: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造成影响,但本人能改正错误的,由村民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但尚未触犯法律、法规的,由村民委员会给予100元以下处罚。

(二)触犯法律、法规的,报司法机关处理。乱砍滥伐,乱开乱挖者,除上级林业部门处罚外,由村民委员会处50-200元以下罚金,外村村民违反上述规定,从重处罚。乱建乱盖者,除报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处罚外,由村民委员会处200元以下罚金。

二、村风民俗

第九条 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的及其他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第十条 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喜事新办,不铺张浪费,丧事从俭,不搞陈规陋习,不搞宗派和宗族活动。利用传统的民族节日,弘扬民族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

第十一条 搞好公共卫生和村容村貌,不随地倒垃圾,不乱堆粪土,不乱占乡村道路及公共场地,乡村公路、坝埂、沟渠必须按原来面积留够,不得私自占用,如要为了个人利益新修路、沟等村组一律不补助。

第十二条 违反上述规定的给予批评教育,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改正错误、态度恶劣的,酌情处罚。

三、相邻关系

第十三条 村民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第十四条 在经营、生活、借贷、社会交往过程中.应遵循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不得无理争水、争山场、争宅基地、争使用权,不得为小孩吵架,为家畜,家禽问题无理纠纷,应本着从大局,从长远生活着想来解决矛盾,能自行调解的自行调解,不能自行调解的由村小组,村民委员会调解。不得仗势欺人,不顾后果,无理取闹,否则一切后果自付。

四、婚姻家庭

第十五条 全村村民要自觉遵守《婚姻法》,坚持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尊老爱幼的原则,建立团结和睦的美好家庭。

第十六条 婚姻大事由本人做主,反对他人包办干涉。不借婚姻索取财物。

第十七条 夫妻双方都有自觉执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第十八条 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反对男尊女卑,不准打骂妻子、儿女、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共同管理家庭财产。(www.xing528.com)

第十九条 对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的老人,其子女必须尽赡养的义务,明确责任,使老人平时有饭吃,生病有医疗费,能安渡晚年。

第二十条 父母、继父母承担未成年人或无生活能力子女的抚养教育,不准虐待病残儿,继子女和收养的子女,不准使小学生辍学。

第二十一条 对父母的遗产,男女有平等的继承权

第二十二条 本村规民约,经2007年4月19日村民代表大会修改、表决后通过执行。

X村委会

2007年4月19日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因X村地处彝族苗族乡,属多民族地区,又是山区,所以该村规民约考虑到多民族特点和山区环境,侧重从社会治安、村风民俗、相邻关系、婚姻家庭四部分构建村庄秩序。大到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等的权属,小到“不得为小孩吵架”,都作了具体规定。因地理位置特殊,村规民约中还专门约定“严禁种植罂粟、大麻等有毒作物”。村规民约中约定的这些内容都是切实符合该村实际的。但笔者也注意到,该村规民约中有些内容不太恰当:其一,该村规民约中涉及罚款内容[5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村级组织没有行政处罚权,村规民约中是不能设定罚款的处罚措施的,该村规民约中罚款的约定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其二,该村规民约第8条第2项使用了“罚金”一词,而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将罚金在村规民约中进行约定显然不当。其三,该村规民约落款为“X村委会”,这样的落款不合适,因为村规民约是村民自己讨论制定的,所以落款应为“X村村民会议”或“X村村民代表大会”,而不应当是“X村委会”。

除内容之外,X村规民约中字词、标点等形式错误较多。如第4条中有两个冒号应改成分号;第6条“转包”后的标点应为逗号而不是顿号;“占用”后的句号应为顿号;“本村辖区内的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和水源林木的一切权属及荒山使用权、转让、承包、转包、须经村委会、村民小组同意,否则无效,都属集体所有,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出租和转让。”语句不通顺;“1000元”后的逗号应为句号;第8条“对违反上述社会治安条款者”后的冒号应为逗号;第14条“家畜”后的逗号应为顿号;第14条“应本着从大局”后的逗号应该为顿号;第14条“不能自行调解的由村小组”后的逗号应为顿号;第18条“儿女”后的顿号应为逗号;第19条“安渡晚年”应为“安度晚年”;第20条“不准虐待病残儿”后的逗号应为顿号等。

关于该村规民约,笔者与村组长进行了如下对话:

笔者:“这个(村规民约)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村组长:“就是由村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大家表决通过的。为了让村民都知道内容,就做成了一幅画,可以挂(墙)上。”

笔者:“执行得怎么样?”

村组长:“(村规民约)刚定出来时还要提醒(村民)哩,后来用多了,大家都知道,照着做就行了。开始谁违反(村规民约)了,就罚;现在罚的少了,基本不罚了。”

笔者:“不罚了是因为没有违反的情况了,还是违反了但是不处理了?”

村组长:“嘿嘿,有时候就不处理了。”

2015年初,笔者再次来到S村。S村发生很大变化,土路已经进行了道路硬化,直接通到家门口,好几户村民家里都买了车,方便下山去乡里、县里,有几户人家翻新了老屋,村组长也打算盖新房。村里的村规民约已于2013年重新修订,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变化,每家每户仍然有一副村规民约挂幅,各自挂在自家房中。新的村规民约挂幅相比于原挂幅有了不少变化:挂幅上部增写了十八大主题及内容;下部的村规民约内容是2013年修改后的新村规民约;在村规民约下方还印有2014年的日历。

新村规民约将原村规民约中有疏漏、错误或不当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几乎每条都有增、删、改的内容。虽然修改后的村规民约仍有不规范之处,但是村民们根据村庄的发展加强村规民约的建设,也反映出村规民约在X村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表4-4可以看出X村新旧村规民约的不同。[58]

表4-4 X村2007年与2013年村规民约对比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X村村规民约》也在与时俱进,以适应村庄的发展建设,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乡规民约才能保持活力,切实有效。乡规民约通过影响乡民的思想和生活,引导乡民的行为,达到对农村社会治理的作用。让现代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习惯,才是其价值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