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文研究:行书《堂成》的起源及著录情况

古文研究:行书《堂成》的起源及著录情况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卷原澄心堂紙上有自宋以來大小印章23枚,其中有卞永譽“令之”、“仙客”、“式古堂書畫”印章三方,其《式古堂書畫考》卷十一對此卷有非常詳細的著録。清《石渠寶笈續編》卷二七、清《校理中秘書畫録》、清《清宫舊藏歷代法書名畫總目》(抄本)均著録此卷,並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今按杜甫成都草堂成於上元元年,《堂成》詩當作於此時。

古文研究:行书《堂成》的起源及著录情况

《中國書法全集·蘇軾卷》著録《杜甫榿木詩卷》[5],釋文如下:

背郭堂成蔭百茆,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蹔下飛烏將數子,頻來語鷰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墯無心作解嘲。

蜀中多榿木,讀如攲仄之“攲”,散材也,獨中薪耳。然易長,三年乃拱。故子美詩云“飽聞榿木三年大,爲致溪邊十畝陰”。凡木所芘,其地則瘠,惟榿不然,葉落泥水中,輒腐,能肥田,甚於糞壤,故田家喜種之。得風,葉聲發發,如白楊也。“吟風”之句,尤爲紀實云。籠竹,亦蜀中竹名也。[6]

此卷蘇軾書杜甫詩,墨迹本,澄心堂紙本。行書,杜甫詩7行56字,蘇軾跋12行103字,其後有元代至明代觀款或題跋11則,全卷縱29厘米,横337.4厘米,現藏於日本林氏蘭千山館[7]

據《杜甫全集校注》卷七,校勘異文如下:東坡寫此詩“茆”,《校注》作“茅”,“蹔”作“暫”,“鷰”作“燕”,皆爲古今異體字。“下”,《校注》作“止”,底本(《宋本杜工部集》)校語云:“一作下。”錢鈔本、宋九家本、宋百家本、宋千家本、三蔡本、元千家本、元分類本同。“揚”,《校注》底本作“楊”,宋九家本、三蔡本作“揚”,是,當據改。“墯”,《校注》底本校語“一作慢”,錢鈔本、宋百家本、宋千家本、元千家本、元分類本校語同[8]。東坡書寫此詩的墨迹本,可以作爲校勘此詩的重要參考。

此卷卷首押“叡思東閣”朱文大印,爲宋徽宗趙佶(1082—1135)印章。尾有“紹興”連珠小璽,爲宋高宗趙構(1107—1187)印章。此卷下角有“東海郡圖書記”白文印,接縫處鈐“遼海王氏”朱文印,下押“賈洵”朱文印。(www.xing528.com)

卷末加紙,有元代胡長孺、湯炳龍、劉鉉、程郇、陳象祖、連璧、潘夢得、王執謙、黄玭、張翥、吴叡、鄭元佑、危素、袁士元,明代金冕志、姚廣孝、謝理等人的觀款或題跋[9]。明遺民顧復《平生壯觀》卷一、清初吴昇《大觀録》(成書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卷五、清康熙年間佚名《裝餘偶記》卷六亦有著録。

此卷原澄心堂紙上有自宋以來大小印章23枚,其中有卞永譽(1645—1712)“令之”、“仙客”、“式古堂書畫”印章三方,其《式古堂書畫考》卷十一對此卷有非常詳細的著録。

“安儀周家珍藏”、“儀周鑒賞”二方印章則爲安岐(1683—1742)鑒藏章,其《墨緣匯觀》上卷對此卷有著録。

乾隆以後,此卷收入内府之石渠寶笈收藏,卷上有“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樂壽堂鑒藏寶”、“三希堂精鑒璽”、“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寶笈重編”、“宜子孫”、“寧壽宫續入石渠寶笈”,“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宣統鑒賞”、“無逸齋精鑒璽”等乾隆、嘉慶、宣統之内府印章。清《石渠寶笈續編》卷二七、清《校理中秘書畫録》(清内府寫本)、清《清宫舊藏歷代法書名畫總目》(抄本)均著録此卷,並刻入《三希堂法帖》中。

此卷清末從清宫散出,今人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録》[10]、何家治《讀蘇軾書杜甫榿木詩卷帖》[11]對其有所著録或論述。

今按杜甫成都草堂成於上元元年(760),《堂成》詩當作於此時。在此前一年的乾元二年,杜甫結束了“一歲四行役”(《發同谷縣》)人生中“最艱苦的一年”[12],終於到達了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下有了一席容身之地,因此全詩洋溢著比較愉快的心情。第三、四兩聯,“語意寬閑,頷聯托興,風趣絶佳”(《唐宋詩醇》),反映的正是這一心情。另外,清顧宸《辟疆園杜詩注解》七律卷二云:“榿木易成林,故饒礙日吟風之葉;籠竹最綿密,故皆和煙滴露之稍。此言堂初成,不能樹十年之木,聊以易成林之榿木,爲堂前蔭庇,易拂云之竹,稍爲堂中點綴而已,總是偷安暫棲之意。”所謂“偷安暫棲”,也即是杜甫吟咏草堂詩中流露出來的“飄摇風塵際,何地置老夫”(《草堂》)、“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寄題江外草堂》)之意。

作於此詩之前的《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便是杜甫草堂“榿木”的由來:“草堂塹西無樹林,非子誰復見幽心。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榿木,《錢注杜詩》卷十一引宋子京《益州方物記》云:“厥植易安,數年輒成林,民家蒔之,不三年,材可倍常,故薪之,頻種亟取,里人以爲利。”[13]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十四:“《何十一覓榿木栽》云‘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榿木唯蜀中有之,散林而美蔭,易長而可薪。”[14]可見,榿木是蜀中特有的樹種。

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台詩案遭貶黄州,元豐四年(1081)二月,日益困頓,故人馬正卿爲請郡中故營地數十畝,始躬耕其中,名其地曰“東坡”。蘇軾此詩當書於此時。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蘇軾卷》考釋云:“當時蘇軾即墾荒於東坡,植樹養蠶,更容易回想家鄉農村生活景象。”[15]榿木爲蜀地之風物,東坡跋語便以榿木爲切入,詳細叙述了榿的鄉音以及生長特性,並時時與前面所書杜詩相印證,最後仍以蜀中之“籠竹”[16]映衬而結束,可謂詳略得當,情厚意長,深得意在言外之旨。而其書法,正與其懷鄉之情相表裏,起筆鄭重其事,“緣江”以下,行筆蕭散圓轉,歷歷而下,字態逸出横生,大小錯落,墨迹秀潤,行筆遒勁。杜詩後面的題跋尤妙,首行較爲整飭凝重,下面四行便漸趨生動,結縫後三行更見開合動宕,意到笔至,已發《黄州寒食帖》之先聲,最後四行收束,更見灑脱、“瘦妙”[17]之趣。全幅在整體風格上表現爲沉着從容、冲淡融和,正見東坡以唐人筆法造晉人之風韻的運筆風致。在思想内涵上,表現爲通過書寫杜詩,反映自己的生活處境,通過叙述蜀中風物,寄托自己對於故鄉的依戀之情,正如金冕志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跋此卷云:“今觀先生書杜詩,後千百年宛然若日昨揮灑者,蓋寓精神於翰墨,而材品所自到耳。”東坡將自己的感情寄托於杜詩與翰墨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