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墓壁画女性风格:丰腴闲雅与奇异艳丽

唐墓壁画女性风格:丰腴闲雅与奇异艳丽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体态丰肥,气质娴雅慵懒,梳堕马髻,穿中宽袖襦衫,长裙宽松。

唐墓壁画女性风格:丰腴闲雅与奇异艳丽

第五期是代宗大历九年(774)至哀帝天祐元年(904),包括贝国夫人墓、安公主墓、郯国大长公主墓、刘济墓、赵逸公墓、高克从墓、杨玄略墓、西安曲江崔氏墓、石家庄王母村崔氏墓壁画女性图像。

按体态胖瘦划分,第五期唐墓壁画女性图像,可以大致分为两组:第一组,贝国夫人墓、安公主墓、郯国大长公主墓、杨玄略墓、高克从墓壁画女性多丰肥闲丽,神态慵懒,多梳两鬓抱面的高髻,堕马髻与蝉翼鬓是这一时期比较有特点的发型。裙装女性衣裙更加宽松,直领中宽袖襦衫,系多褶的长裙,披帔子。第二组,元和八年(813)刘济墓与大和三年(829)赵逸公墓、乾符六年(879)西安曲江崔氏墓、天祐元年(904)石家庄王母村崔氏墓壁画女性,体态基本胖瘦适度,发髻妆容夸张怪异

1.第五期第一组风格

第一组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画风是第五期的主流风格。

大历九年(774)贝国夫人任氏墓壁画甬道西壁中部绘石头旁一个女性,持花看右手上的鸟(图3-9)。她体态丰肥,气质娴雅慵懒,梳堕马髻,穿中宽袖襦衫,长裙宽松。整体造型偏方,墨线较粗而直硬,看不出设色痕迹。

图3-9 贝国夫人墓壁画

兴元元年(784)安公主墓壁画甬道东西两壁各绘两个侍女,墓室东壁残存山石、花草、舞女的下半身,北壁残存一个侍女下半身。安公主墓壁画女性5.9头身,身体肥胖,梳前倾的高髻,眉粗而长,丰脸粗颈,衣裙宽大,穿直领中宽袖襦衫,系多褶的长裙,脚穿小头履,披帔子。墨线行笔似有掣颤,有战笔描之意,粗细变化较大。设色极少,仅嘴唇点红,腰带灰绿色,焦墨薄彩(图3-10-1)。

贞元三年(787)郯国大长公主墓壁画第二天井东西两壁绘侍女,墓室东壁残存伎乐。郯国大长公主墓壁画可找到一个侍女的图像,5.8头身,身材肥胖,胖脸粗颈,梳两鬓抱面的高髻,短眉呈倒八字形,衣裙宽大,穿直领中宽袖襦衫,系长裙,披帔子。墨线较粗而均匀,设色较少,也属于“焦墨薄彩”的设色风格(图3-10-2)。

大中元年(847)高克从墓壁画甬道残存一个侍女。笔者仅找到线图,从粗略的线图看,侍女似穿袴,所以上身应是穿袍服。

咸通五年(864)杨玄略墓壁画墓道东壁残存柳树下两个人头部,其一为女性。墓道西壁存一个男装侍女,墓室东壁绘一个侍女和一个贵妇。杨玄略墓壁画女性7.3头身,体态丰满肥硕,脖子粗短,裙装女性衣服宽松,穿中宽袖襦衫,长裙曳地,肩披帔子(图3-10-3)。男装侍女梳双髻,穿白圆领缺胯袍。墨线粗细变化不大,属于铁线描。设色较清淡,多为红、赭等色,仅双髻裙装女性画红裙,其余女性服饰未设色。

2.第五期第二组风格

不同于第一组,第二组墓壁画女性面妆偏于怪异,体态胖瘦适中。

北京房山元和八年(813)刘济墓壁画耳室绘一个男装侍女,身材肥瘦适中,穿广袖圆领白袍、白袴,梳双垂髻,面部画红妆中的酒晕妆、小而短的眉(或就是“蛾眉”或“桂叶眉”),额上有红花子,正如元稹《恨妆成》诗中:“凝翠晕蛾眉,轻红拂花脸[20]。墨线细而轻快,粗细变化不大。色彩比较鲜艳,多用红、赭等暖色(图3-10-4)。

(www.xing528.com)

图3-10 第五期唐墓壁画女性图像

河南安阳大和三年(829)赵逸公墓壁画甬道东西壁均绘影作木构,东壁壁龛东侧画一名高髻贵妇,穿大袖小花襦衫,土红半袖,有团花纹的帔子,褐色长裙。西侧有两名男装侍女,腰系帛巾(图3-10-5)。墓室绘影作木构,西南角绘搭布幔的木架后露出一个高髻女性,额头与面颊涂黄粉,可能是“额黄”或“佛妆”。墓室东壁在砖砌壁炉周围绘侍女伎乐,东壁中有砖雕箱柜,左侧雕一根拐杖形状的物品,其后画四个侍女,右侧为高大的枝形油灯和一名侍女。东南角绘莲花型台上有一个炉状物,其后有桌,桌上有瓷碗和盘,旁边有一个蹲姿侍女。赵逸公墓壁画女性图像4.9~6.4头身高,身材偏矮,胖瘦适中。面妆画啼眉,不施胭脂,嘴唇不涂红,而是白色,多数女性为血晕妆。墓室东壁壁画三个冲天髻的女性,上有一列发梳,也是很奇特的发型。赵逸公墓壁画墨线略有粗细变化,劲健爽利,颇具功力。多见用土红、黄、赭等暖色,色彩温暖明艳。设色方法为渲染与罩染结合,绘制精细。

西安曲江崔氏墓与石家庄王母村崔氏墓壁画女性体态适中,身材偏矮,服饰宽松,面妆简洁,已经呈现出向五代壁画女性风格演进的趋势。

3.五代墓室壁画女性图像风格

第五期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直接影响了五代墓室壁画女性画风,五代存女性图像的纪年壁画墓不多,下面以王处直墓与冯晖墓壁画女性图像为例探讨画风。

后梁龙德三年(924)王处直墓发掘于河北曲阳县西燕川村。该墓坐北朝南,地下部分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后室以及两个耳室组成。王处直墓壁画存七个女性,五人保存较完整,5.5头身左右,曲眉丰颊,体态丰腴,多见抱面高髻并簪花朵,其中四人梳多鬟的髻,插发梳,多见八字眉,裙装侍女中有的穿中宽袖襦衫,下摆扎入抹胸中,在胸部系腰部开衩的长裙,披帔子;有的穿交领袍,袍内穿抹胸,袍下配曳地长裙(图3-11-1)。墨线有浓淡变化,流利挺拔,粗细稍有变化,仍属铁线描。设色艳丽,面部用淡赭色凸染面颊,朱砂点唇。服饰仅用朱砂、土黄,使用留水线的技法,较重渲染。此墓壁画女性风格比较接近第五期,尤其接近杨玄略墓壁画女性画风。

后周显德二年(958)冯晖墓发掘于陕西彬县,此墓地下部分由斜坡墓道、砖封门、石墓门与门楼、甬道、墓室与三个侧室组成。冯晖墓壁画共存女性五人,绘画风格不同于王处直墓,有比较明显的五代特色。女性均近6头身,体态胖瘦适中,面如满月,眉细而弯,化红妆,红唇小而圆,耳垂为红色,三停大致相等。梳两鬓紧收的双球丫髻,发根处系红色锦带(图3-11-2)。穿直领对襟中宽袖长上衣,长裙,小头鞋,其中三人系下摆为三瓣圆弧形的蔽膝。96座唐墓壁画女性图像中仅发现陕西韩家湾M29号墓壁画有一个女性穿直领对襟长上衣,在前面系带,款式类似冯晖墓砖雕女性的前面系带的长外衣与壁画持拂尘侍女穿前面不系带的对襟长外衣。南唐二陵多数女俑穿前面不系带的对襟直领广袖长外衣。由此推测,此种外衣产生于唐代,但流行于五代。冯晖墓壁画墨线粗细略有变化,挺拔流畅,为铁线描。设色浓艳,面部用朱砂凸染上眼皮与面颊,服饰多用朱砂与黄色,渲染较少,多为平涂。

总而言之,五代墓室壁画女性图像保留了部分唐代绘画传统,但是也有一些新特色。五代绘画女性体态有的胖,有的胖瘦适中,发型多见高髻簪花,鬟髻的变化较多,贵妇多见插对插的大发梳,发饰繁多簪钗满头。其中一些服饰类似晚唐女性服饰,也有一些新款。五代冯晖墓壁画女性多见穿类似北宋褙子的中宽袖对襟直领长外衣,在唐墓壁画中仅见于无纪年的陕西韩家湾M29号墓壁画中,却流行于五代。五代墓室壁画女性图像色彩多艳丽,且多用红、黄等暖色,与中晚唐多数唐墓壁画女性图像设色较少,焦墨薄彩的画风差别较大。

图3-11 五代墓室壁画女性

4.第五期的风格特征

第一,第五期唐墓壁画女性图像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的贝国夫人墓、安公主墓、郯国大长公主墓、杨玄略墓壁画女性多丰肥闲丽,神态慵懒,多梳两鬓抱面的高髻,设色多清淡,焦墨薄彩。高克从墓壁画的一个女性图像仅存不清晰的线图,从时间上判断大约应归于第一组。第二组的刘济墓与赵逸公墓壁画女性,体态基本胖瘦适度,妆容怪异艳丽,元和年间女性服饰妆容怪异,甚至流行过白居易《时世妆》诗中的赭面妆,但是刘济墓壁画侍女妆容却是红妆。赵逸公墓壁画女性延续了曾流行于穆宗长庆年间的血晕妆,而且也能展现出《时世妆》诗中“腮不施朱面无粉,双眉画作八字低”的妆容细节,反映出元和至大和年间的女性审美新风引起的士女画风的变异。

第二,时间跨度比较大,存女性图像的墓壁画很少,且多数墓现存壁画较少,甚至笔者仅能从有些墓壁画中找到一个女性图像。安公主墓存女性图像稍多,赵逸公墓室壁画保存基本完整,女性图像较多。

第三,第五期唐墓壁画少见美人屏障画,比较多见花鸟屏障画。多数墓壁画残损严重,以738年为界,之前多数唐墓壁画绘制影作木构,之后多数唐墓未见绘制影作木构。河南安阳赵逸公墓壁画采用了绘制影作木构和砖雕家具相结合的方式,比较独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