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尚衣物:半袖、背心、抹胸与腰带

时尚衣物:半袖、背心、抹胸与腰带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衣物中也有短袖、无袖的短衣,大多不是单独穿的,而是和长袖衣物合穿,有取暖、束身、装饰等功能。半袖或套加在襦、深衣等长袖衣外,或穿在内保暖。高春明先生指出这种半袖或叫绣,加在诸于等女服之上。隋唐代穿半袖很多,加在襦裙上称半袖裙襦,是正式礼服,唐代命妇六衣之一。图二十三永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半袖襦裙的女子半袖襦裙也有袖子较宽的襦、半袖加宽裙子。均穿交领襦,外罩较宽的半臂,长裙。

时尚衣物:半袖、背心、抹胸与腰带

传统衣物中也有短袖、无袖的短衣,大多不是单独穿的,而是和长袖衣物合穿,有取暖、束身、装饰等功能。

短袖短衣最著名的就是半袖,也叫半臂,袖比一般的上衣短一半,汉代《释名》说:“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沈从文先生指出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一件衣就是半袖,出土时系着竹片,写明是衣,字与裯字相通。裯,《说文》释为短衣。它用整块衣料制作,为对襟制,领、两襟、下摆、袖口皆用绢镶,很短的袖子,凹后领。可见半袖来源很早,与对襟背子有同源的关系。

半袖或套加在襦、深衣等长袖衣外,或穿在内保暖。东周时洛阳金村出土的玉雕舞姬,似已加半袖在长袖曲裾外,显得潇洒柔美。汉代刘胜、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做成宫女的外形,穿重叠深衣,最外边一件也是穿半袖(图二十二)。

图二十二 汉代长信宫灯

在汉晋代,女子穿半袖上也还有羽状或花状装饰(详见前)。高春明先生指出这种半袖或叫绣,加在诸于等女服之上。《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记载更始元年“诸将过,皆冠帻,而服妇人衣,诸于绣镼。”镼即。有一种袖口没有装饰的半袖,即《方言》所记的

隋唐代穿半袖很多,加在襦裙上称半袖裙襦,是正式礼服,唐代命妇六衣之一。《新唐书·车服志》:“半袖襦裙者,东宫女史常供奉之服也。”实际上不仅东宫(太子)女史,一般女子也常穿,唐代壁画中常见,以长裙配窄袖襦,加短的半袖,束在裙内,又加披帛、玉环绶等。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前室南壁壁画上有一位女官,穿大红窄袖襦,加浅米色半袖,浅绿色帔子,下为暗褐红长裙,腰系一条同色腰裙,又佩一条玉环绶。也系裙带。她正该是东宫中的女史。山西万荣的唐代薛儆墓线刻画中的女子也有同类形象。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石椁线刻画上都有袒胸窄袖腰襦、下配窄半袖,又穿长裙、系腰带、披帔带、挽螺髻的女子。只是没有玉环绶,则可能是日常衣服(图二十三)。

图二十三 永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半袖襦裙的女子

半袖襦裙也有袖子较宽的襦、半袖加宽裙子。如唐代敦煌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绘都督夫人王氏、女儿十一娘、十三娘礼佛。均穿交领襦,外罩较宽的半臂,长裙。半袖衣也有很短小的,或就是《解酲语》中记的“诸嫔衣碧鸾朱绡半袖衫”。它衣裾短不到腰,衣袖也很短,领口很宽,或是套头式,裁为圆领、鸡心领(心字领),半袖的领、袖口镶以彩条,下裾有的也镶以窄条,约束在胸乳之下。胸前或系同心结带为饰,与之相配的襦、衫也多是圆领、心字领之类。看上去既美观,又别致。陕西礼泉的李震墓壁画、燕妃墓壁画、西安李爽墓壁等处多有女子在襦裙外套半袖衫,多收腰而窄短、宽领,低胸,可以更好地束身、突出胸部,和宽长裙相配,尤显窈窕。

考古资料看半袖一般是直领,也有交领、敞领、翻领、圆领,如唐代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彩绘陶俑有圆领半袖,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有袖口带褶、翻领对襟的半袖,以及袖口平齐的圆领对襟半袖。唐代女俑也有披翻领半袖的。

有的唐代陶女舞俑上半袖衫和袄子都用花锦制作,重叠达三四层之多。唐代中堡村墓的一件唐三彩女俑,黄底蓝花襦,黄色蓝花曳地长裙,蓝色披帛,隐约可见里边穿半袖,肩臂隆起,可见半袖也穿在襦或袍里以保暖。西安鲜于庭诲墓的一件女俑,也是内穿半袖,外加圆领绿色缺胯袍。也有把半袖披在外,手臂不套进袖的。

半袖不都是把袖子截短就可以了,还有复杂的装饰,配以广袖、长袖的襦、衫,更为动人。如有接袖,袖口加羽状装饰或打细褶,或加单层或多层窄彩条镶边,有晕色效果。袖口或如羽翼般翘起,2003年洛阳关林镇出土的一件唐代女俑,穿间色裙,窄袖衫,外加半袖;半袖的领子是凸起的,袖口如翅般弯翘,很有立体感,大约里边用了铁丝之类才能有这样效果吧。唐代半袖的料子、工艺都很精,多用锦等华美料子,和长袖襦、衫、裙的纱罗等质料相衬。唐代李德裕《李文饶集·别集》卷五《奏缭绫状》说唐玄宗命皇甫询在四川益州(今成都)织造半臂。新疆吐鲁番出土文书也记有“益州半臂”,可见唐代蜀锦和织成等的半臂是很有名的。《新唐书·地理志》载扬州贡物也有半臂锦。也有彩画的半臂。《奁史》引《青阳记》则记有人为爱姬画九华山图于白绫半臂上,号九华半臂,象征身常在云泉的高雅。

新疆阿斯塔那206号唐墓曾出土一件女俑,穿联珠天鹿纹锦半臂配以襦裙,足可印证南北朝庾信《春赋》“艳锦安天鹿”的句子,还下启宋、明时期的天鹿纹。同时还出土有柿蒂纹白、褐色双面锦制半臂。还有蹙金绣、镶珠的半袖,或用轻柔的纱罗制作。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有放在捧真身菩萨函底的半袖、裙子、袈裟的模型,是唐代皇室供奉的,真实地反映唐代衣物的状况。其中的蹙金绣半袖,衣身长6.5厘米,两袖展开长14.1厘米,显得袖子较短,袖口较宽,而衣身长仅过腰;对襟直领,领上用细金线绣如意云头和直线表示领的镶边。紫红色小花罗为表,大红细绢为里,衣表以细捻金线绣细密的一枝枝折枝花图案,与衣色相映,每朵花心还缀一颗红色宝珠。两边袖上还绣直的金线,表示袖的接缝。袖口和两肋下还有金线,似表示滚边。

半袖色彩上也和衣、裙互相搭配,很多变化,如唐代燕妃墓壁画中的几位女子,都是白窄袖襦,深褐色或大红浑色裙,或黑白间色裙,穿的半袖则有浅绿、蓝、紫、白、大红,袖上还有不同色彩的镶边。显得明丽而和悦。内蒙集宁市元代故城遗址出土的绣花夹半臂,衣长62厘米,棕色素罗表,米黄色绢里,直领对襟,短至手肘的袖,衣领及前襟下部用彩色梅花挖花纱缝拼,两肩绣九十九组精细花纹,包括了观赏风景的人物,百合、牵牛、牡丹以及翔凤、鹿、鲤、龟、双蝶、鸳鸯等,还有莲花、茨菰边成对的鹭鸶。扬之水老师说它近于苏绣针法,把南北风景纳在一起,有集锦式的包容,也和满池娇图案有关。同时出土的一件印金半袖,形制相同,前襟及领边镶黄、绿、浅黄色蔓草花纱,面料也为棕色素罗,米黄色素绸里,通身印有圆形冰裂纹金花,简洁大方。山东邹县的元代李裕庵出土香黄色梅雀方补菱纹暗花绸夹半臂,补内织写实的梅树、石榴树、雀鸟、萱草等,雀鸟栖于树枝上对鸣呼应,极为生动。

明代也使用半袖,北京长辛店吕村英国公吴氏墓出土有杂宝花卉纹缎半袖。江苏无锡九碑店墓出土一套半袖襦裙,是一位钱氏之妻周夫人的衣服,为明初江南女子的流行装束:素罗半袖,领口有刺绣缠枝小花,加在“卍”字田格纹绮长袖衣上;下边是素罗百褶单裙,衬着脚上的闪射金光的金线绣牡丹缎鞋(图二十四)。

图二十四 明代半袖、江苏九碑店出土

谢肇淛撰的《五杂俎》书中还记珍珠半臂。明、清女子画像中也还能看见美化的半袖。如陈洪绶《夔龙补衮图》等。清代,半袖也仍沿用。苏州的潜庵的《苏台竹枝词》写到:“半臂香围巧凿绒,团花簇锦夺天工。金丝细缕千如意,缩本西湖入画同。”是用掐花工艺制半袖,以乌绒镂空作各种花纹,内衬洋绉,衣边用金丝缕出成百上千的云蝠如意,每个如意内还绣出西湖十景及翎毛、人物等。林苏门《邗江三百吟》记蜢蚱褂,“褂短小而袖仅一半,妇女夏日梳洗用之”。也是半袖之制。张劭《半臂》诗说:“短覆莺毛翎未满,双披荷叶藕微遮。”是单穿半袖的美。

半袖的形制本是很长的,唐代后主要指短衣,但从画像看明代仍有长垂至膝盖的(陈洪绶、徐易合作的《楼月德像》就有),又多有直领对襟的。因而常把它和背子相混。但还是能区别开来的。

古代也有无袖背心:两当,也写作裲裆,用丝帛制作。也有用皮、钢铁制的,属于盔甲类。《仪礼·乡射礼》中记熟牛皮质的当:韦当。郑注:“直(值)心背之衣曰当。”可见,两当可追溯到先秦,汉代《释名·释衣服》记:“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因以名之也。”王先谦疏:“案即唐宋时之半背,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之义也。”两当有前后两片,两臂出露,肩部有带相连,长仅及腰,恰如梁代王筠《行路难》说:“两当双心共一抹。”穿着它春秋夏皆宜,纳丝绵的两当则冬天穿,所以汉晋时文士、妇女都喜欢穿用。江西南昌市晋代吴应夫妇墓有“白练两当一要,白练夹两当一要”等名目。

女子的两当衣多穿在外,用锦绣罗豰等制,有精美花纹,和上衣颜色相衬,并有纳丝绵的。但也有穿在内的。《晋书·舆服志》记载:“元康末,妇人衣裲裆,加于交领之上。”《玉台新咏·吴歌》也写到一个女子穿新衫、配以绣花两当的美:“新衫绣裲裆,迮置罗裳里。微步动轻尘,罗衣随风起。”精致的两当是吴越水滨田畔直到西域都流行的。河南邓县南朝画像砖就有宽袖长衣、长裙的妇女,外穿两当。新疆阿斯塔那晋代十六国墓还出土实物,一位年轻女性穿一件素绢为里的红绢两当,上有黑、绿、黄彩丝绣蔓草、金钟花等,四周以素绢镶边,出土时还存前片和肩带。另一座墓的女子也穿一件红绢两当,上彩绣龙、凤、鸟、花卉等。

与两当相似的是裆,《逸雅》说:“言两当之罩其外,如盖甲然也。”就是比两当更宽长一些的背心,穿在襦外,男女都用。唐代传奇《霍小玉传》写小玉就穿石榴裙、紫色裆,红绿帔子。当然还配襦。阿斯塔那张雄墓的一件泥头木身女俑,系红黄二色间裙,加笼裙,扎彩纹腰带,上穿青色窄袖襦,外加连珠纹对鸟锦裆,加黄色披帛,华丽大方(图二十五)。(www.xing528.com)

图二十五 张雄墓女俑、襦与裆、披帛

宋代穿两当的较少,多流行由此变化来的背心,也是男女都穿,直领对襟,无袖,长至腰,两侧下摆开衩。《清明上河图》中男子有单穿背心、露出双臂的,《耕织图》中的女子穿背心则套在襦裙外边,腰间扎带。黄升墓出土有八件这类背心,皆花罗、素罗、绢、绉纱制作,轻而柔薄,长70厘米左右,对襟无袖,也无纽带。其中有绢制的,就是宋代文献记载的生绢背心了。又一件深烟色的牡丹花罗背心,轻柔有若蝉翼,重仅仅16克!这些背心襟缘都镶素色或彩色花边,有两件饰印金菊花边、一件彩绘荷花花边,更为美观(图二十六)。

图二十六 黄升墓出土背心

茶园村宋墓也出土一件女式背心,对襟,无袖。无纽或系带,长55厘米。用浅黄色平纹印花罗制作,衣料较挺括,衣边也用同样的衣料。印花十分精美,循环往复。宋代《梦粱录》记载有满池娇图案的背心。《西湖老人繁胜录》载:“御街扑卖摩侯罗,多着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着背儿、戴帽儿者。”文献中记载的也就近似这些出土实物吧。女子们把它们加穿在衣裙外,自是又添一重美妙。

背心后来发展为坎肩、背褡、褡膊、搭背、马甲、小紧身等。如明代方以智《通雅》说:“今贴身小背心,杭人曰搭背。”明代北京长辛店吕村英国公吴氏墓出土有暗八仙黄缎制作的方领背心。交领背心明代也有。清代曹庭栋《养生随笔》说的绰子也是一种背心。当然和宋代绰子(背子)不是一回事。

貉袖、旋袄等,也是宋元时的背心一类衣。周密《武林旧事》说元夕时妇人皆穿戴貉袖、项帕,而衣多尚白。元代陶宗仪《说郛》卷十九引宋代曾三异的《因话录》解释貉袖:“近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里或其中用绵者,以紫或皂缘之,名曰貉袖。”据说是源于御马院马夫,以便于骑马,当时把它加于衣上,男女皆然。沈从文先生指出宋人《射猎图》中人物即穿貉袖。明代《千秋绝艳图》里的王昭君也穿貉袖,还有毛边出锋。曾三异用旋袄来说明貉袖,证明二者相似。旋袄大约是类似背子,短袖齐腰、对襟,前后左右开衩,或起舞时可旋转。当时的比肩也是这类皮袄。

从元代开始流传的比甲,是无衣袖的对襟长衣,随季节用锦绫或夏布制作,花绣精美,罩在衫裙外边,色彩互为对比,有层次。传世有明代神宗皇帝生母李太后寿诞用的一件无袖方领寿字纹刺绣比甲,红底,长139.7厘米,袖口和腋下、对襟、领子均以金银绣升龙对舞、卍寿的细花边滚边。清代《燕寝怡情图》中女子就有在衣裙外加比甲、系汗巾的,禹之鼎《女乐图》中也有女子穿蓝比甲、系红汗巾的,上加云肩,下配长百褶裙

褂子,也是加在衣裙外的衣物,方以智《通雅·衣服》中就有“”褂的记载,在《红楼梦》中屡有描写。凤姐穿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宝钗穿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子,黛玉穿大红羽缎对衿褂子,都罩在外边的,当是对襟;或是长袖,否则无法在雪天穿,或也有无袖的,露出里边的衣物。也有圆领无袖的褂子,清代小说绿野仙踪》插图里的玉磬儿穿的就是。

抹胸、诃子,是贴胸的内衣,但有时也坦荡外露,这里也略加记述。

左传》里称女子的内衣为衵服,是日日近身之衣。汉代刘熙《释名·释衣服》说女子内衣有帕腹,横裹腹部;抱腹,加上下带;心衣是在抱腹基础上加钩肩和裆,也就是宝袜(不是脚穿的古称为襪的袜子)、袜胸、袜肚、袜腹、袜裙、袒服、小衫等,也写作抹胸。《中华古今注》追溯说袜肚是文王所制,缯制,也叫腰巾,宫女以锦制作,叫腰彩。汉武帝时系四带,称抹肚,汉灵帝时赐宫人蹙金丝合胜抹肚。后来叫肚兜、兜肚。它兼有遮胸和束腰的作用,一般隐在外衣下,不出露。但也有不束腰只遮胸的诃子出露,如《簪花仕女图》里的女郎,外穿披衫,里穿系得较高的长裙,上加布幅遮胸,即诃子。宋代《绿窗新话》等书载,诃子是杨贵妃发明,用来遮胸的。但诃子和襦裙等配穿在杨贵妃前已有了,昭陵陪葬诸墓壁画、陶俑中就很常见,如唐太宗的妃子韦贵妃墓壁画中一位女官,穿大袖襦,长裙,襦内可见到内穿诃子遮住胸口,上部呈圆弧状,同墓的壁画中还可见到多位乐女,也多是穿大袖袖襦,裙,襦内加诃子。同时代的太宗燕妃墓中的舞姬也有类似穿法,一直延续到五代后。所以诃子不会是杨贵妃发明,但她也会穿的。内蒙宝山辽墓壁画就画她穿襦裙、诃子。还有背子。五代时后周的冯晖墓砖雕的乐女,及蜀地、南唐,也有类似的穿着。

诃子要和襦裙、背子美观地相衬,是醒目的,起重要的装饰作用。多用较坚挺而厚的料子制作,加彩花。为了束住诃子,或又加一条系带,《簪花仕女图》的女郎、冯晖墓砖雕的乐女穿的诃子上就有。五代王处直墓壁画绘的一名侍女是蓝襦红裙,白帔带,红诃子束在外,另一位侍女是红襦白裙,白帔带,红花诃子也束在红襦外;诃子上部边缘制成花瓣状,更为美观。她们的女伴则也有把诃子穿在襦里的。同墓出土的石雕《散乐图》上乐女则都束在襦外。敦煌绘画中女子的重叠大袖襦裙,也常是里穿一件中衣,再加束诃子,再加大袖襦,有的可能有两重诃子;诃子都花纹绚丽,在全套衣物中如点睛一般。

两宋时,从当时雕画和出土实物来看,女子穿背子,直领对襟,有时内衣也会出露。不过裙系得不高,所配内衣多是既束腰又遮胸的抹胸,而不是诃子。抹胸上部有平的,有弧线状的,有裁出两个尖角的。黄升墓出土一件较长的抹胸,可遮住胸腹,长55厘米,宽40厘米,以牡丹花绫制作,纳有丝绵,上两端有尖角,缀两根绢带,左右也缀两根绢带。

腹围,岳珂《程史·宣和服妖》:“宣和之季,京师士庶竞以鹅黄为腹围,谓之腰上黄。”黄升墓出土一件长方形围兜(原报告所称),上加系带,褐色牡丹花绫制作,系在腹部,即腹围(包铭新先生有叙述)。宋《烬余录》中《宫中即事长短句》有:“漆冠并用桃色,围腰尚鹅黄。”腹围或即围腰。宋代王沂孙作《庆宫春·水仙花》,咏水仙花宛如穿着围腰的窈窕女子:“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南北朝庾信《王昭君》:“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明代汤显祖戏曲《南柯记》也有“瘦损围腰”的说法。从诗文与绘画中可见围腰有黄、红、翠等色。(古诗文中围腰也常指腰带)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说皇后常服包括粉红纱抹胸、真红罗裹肚,这裹肚当就是指腹围。

宋代女子穿背子加短直领衫或襦,若是不系束,可见内有抹胸,或加束一条系带,或加一件腹围;山西晋祠等处的女子像就有这么穿,有的腹围是黄色,即腰上黄。有的女子把抹胸加在圆领或交领中单上,外再加襦衫、背子,只微露抹胸一抹而已。如济源市东石露头村宋墓壁画、彭山双室墓的程氏大娘像都有。

或单穿较厚料子制的轻便的背子配抹胸、腹围。如河南偃师酒流沟的厨娘砖雕,中间一位只穿一件短背子披下,可看见抹胸(上部是平的),抹胸上加系腹围,下穿长裤,外加短的合欢襕裙,裙下裾裁成圆弧状。若背子是系束的,就只露出抹胸,如陕西甘泉的金代壁画墓中女子等。

或单穿衫襦配抹胸、腹围。传为南宋梁楷作的《亲蚕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中忙于蚕事的民妇为了便于劳作,多穿直领襦或衫,腰扎短裙、裤子,襦或衫不加系束,有的下摆扎入裙中,有的披下,都露出上部有尖角的抹胸,或加腹围。王居正《纺车图》中的朴素老妇人,穿不系束、任其披垂的直领夹衫、长裤,配有尖角的抹胸,再扎短裙,把短裙揽起后又加系一件红色腹围,也很利索。

黄升墓中出土有腹围,上部有尖角的抹胸,直领衫或襦,背子,也当是组合而穿。和这些艺术形象的衣物穿法是吻合的。

四川大足石窟的养鸡女则是在抹胸外穿两件交领襦,省去腹围,再穿裙子。《韩熙载夜宴图》中穿襦裙的女子有的是在里边穿平的抹胸,外加一件白色对襟中衣再穿对襟彩襦,一些女子也有这样在抹胸外加中衣的。粱楷《八高僧故实图》中的汲水女子、刘松年《茗园赌市图》中的持茶具的女子,都只是抹胸、襦配以短裙、长裤而已,较为随便。南宋元时也有系得较高的裙,或也配诃子。元代刘致咏木犀提到贴体衫儿和掩胸诃子。明时女子穿主腰,上有纽扣或细带,可有束腰的效果,穿外衣若不相系束,也露出主腰(《水浒传》二十七回)。明代后期之后,内衣逐渐被外衣遮住,不会外露了。不但女子穿的袄是立领,穿披风、帔(背子)时也要配立领袄。连脖子都要裹住。哪怕交领的中衣领口也是很窄的,如江西广昌的吴念虚夫妇墓出的交领麻质衣。当然明清时女子暑天穿薄薄的衫,肚兜、主腰等内衣的色彩也会外露,但只限于内庭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