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体制改革:传承·开放·超越

文化体制改革:传承·开放·超越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走出了文化发展新路子。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文化体制改革:传承·开放·超越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走出了文化发展新路子。要看到,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还不完全适应,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还不完全适应,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努力用新的思路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新的体制机制保障文化繁荣。

(一)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必须紧紧抓住体制创新这个关键,充分考虑文化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打造一大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出版、发行、电影业要在率先完成全行业转企改制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演艺业要积极推进歌舞杂技曲艺、地方戏曲等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国有文艺院团率先转企改制,推动尚不具备转制条件的文艺院团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和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做大做强主流媒体。适应“三网融合”的新趋势,加快推进各级广电网络传输机构转企改制和资源整合,构建新的广电运营主体。

(二)切实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着眼于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职能、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要与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相衔接,积极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赋予文化事业单位应有的自主管理权限,建立和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探索符合基层特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开展流动服务、联网服务。继续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向社会免费开放。(www.xing528.com)

(三)积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与微观运行机制相辅相成。在推进文化单位改革的同时,必须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要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在全面完成副省级以下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市场监管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适应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入推进的形势,探索建立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企事业单位自觉承担文化使命、履行社会责任,确保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