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人精英科学家论文年均出产量

华人精英科学家论文年均出产量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华人高被引科学家SCI论文总量散点图这种学科差异也存在于精英科学家的年平均发表量上。进一步与全体高被引学者的年均论文产出专业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材料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这四个样本量超过10人的专业领域,科学家的SCI人均发表量/年全部高于高被引学者的整体均值,其SCI人均发表量/年分别为13.23、9.32、7.47和4.49篇,可被视为华人科学家的优势学科。

华人精英科学家论文年均出产量

作为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经典定律,“洛特卡定律”(Lotka 1926)通过描述科学论文产出量的增长规律,揭示了科学家生产力的不均衡特征,即占总数75%的“低产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仅占论文总数的1/4,绝大多数成果实际是由少数高产科学家贡献的。[2]不过,在推导经验公式时,为了保证所得拟合直线的“完美性”,洛特卡删除了统计对象中的高产作者。而刘俊婉的研究则对这一定律进行了补充。她采用排序—频度分布法分析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力,发现高被引学者在不同论文数量级上的人数分布是比较均匀的(见图2-1)。

图2-1 高被引科学家论文数量的排序—频度分布曲线

(来源:刘俊婉,2013)[3]

并且,高被引科学家发表论文的模式与“洛特卡定律”中普通科学家的发表行为存在三方面主要差别:①论文发表数量存在巨大差异。高被引科学家年均发表7篇SCI论文,这个篇数显著高于普通科学家;②除两端高产和低产的科学家外,高被引学者在不同论文数量级上的人数分布是比较均衡的。这与洛特卡定律中科学家论文分布的不均衡性有很大差别;③高被引科学家论文的数量集中在某一个区间内,三分之二高被引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总量在100—400篇之间。[4]

而新近的一项研究(Ioannidis et al.2014)表明,科学出版物基本由精英科学家垄断,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全世界41%的论文作者名录中,是87%的高被引论文的合著者。研究者分析了1996—2011年间全世界1 500万科学家出版的论文,发现仅有不到1%的科学家能够保持每年都有学术发表,且随着年均发表量的增加,符合条件的人数越来越少(见表2-1)。[5]

表2-1 1996—2011年1 500万科学家论文产出力分布情况表

(数据来源:Ioannidis et al.2014[6]

通过计算,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SCI论文产出总数从几十篇到八百多篇不等,66.7%的学者的发表量集中在100—400篇之间(见图2-2),这一数据与刘俊婉对全体高被引学者的研究完全一致。另外,华人高被引学者年均发表7.69篇SCI论文(标准差6.040 5),远远高于普通科学家的发表水平,甚至超过了高被引群体7篇的人均发表量,在全体精英科学家群体中至少是不落下风。

对离散度比较高的两端样本进行简单分析后发现,发表总量在400篇以上的科学家在汤森·路透的专业分类中主要分布在材料学领域;发表总数在100篇以内的样本则多是数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可见,精英科学家在论文产出力上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

(www.xing528.com)

图2-2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SCI论文总量散点图

这种学科差异也存在于精英科学家的年平均发表量上。进一步与全体高被引学者的年均论文产出专业分布情况(见表2-2)进行比较后发现,材料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这四个样本量超过10人的专业领域,科学家的SCI人均发表量/年全部高于高被引学者的整体均值(见图2-2),其SCI人均发表量/年分别为13.23(标准差9.543)、9.32(7.0554)、7.47(5.2033)和4.49(2.5432)篇,可被视为华人科学家的优势学科。但微生物学家的SCI论文发表总量在所有专业领域中处于低位;生物学大类(包括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动植物学和免疫学领域)的华人高被引科学家年均出版论文6.45篇(标准差为3.490 1),不仅低于全体华人高被引科学家7.69篇/年的均值,而且低于除“动植物学”外四个专业领域国际高被引学者的发表均值。

表2-2 全体高被引学者年均论文发表量的专业分布表

(续表)

(来源:刘俊婉,2013)[7]

图2-3 四个专业领域的样本与全体高被引群体产出力比较图

这种情况需要我们予以特别注意。因为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科技的发展。2011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特别提出“我国生物技术人才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并将造就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不过,从2001版华人高被引生物学家的论文产出表现来看,至少在国际生物学精英群体中并不算突出。即便在2014后版中国大陆高被引学者名录中,以上五个生物学专业领域的总样本量与优势领域相比差异仍然悬殊。可见,生物学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提醒我们,华人学者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引进海外人才时应当视不同学科情况而定:在华人科学家表现卓著的领域,可以以回流的华人学者为主;其余领域可能仍然需要继续寻求与其他族裔的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

关于高被引科学家取得远超同侪杰出表现的原因,我们首先不能忽略这些优秀科学家所具备的个人素质,包括拥有聪慧的头脑、勤勉的态度、丰富的科研经验、敏锐的专业眼光和准确的专业判断等等。同时,他们可能恰好处于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中,有得力的助手、充裕的经费和充足的时间来支持研究。此外,还有学者(Ioannidis et al.2014)认为,这些高产的科学家通常都是所在实验室或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他们有能力申请到巨额的研究基金并监督研究进程,因而有权力在绝大多数研究成果上署名。也就是说,这种荣誉更多是由他们的身份带来的优势累积的结果。甚至在约安尼蒂斯等人看来,当前的科研体系导致了资源越来越向强势群体集中,年轻的科研工作者逐渐沦为廉价劳动力。[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