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地形看河川,领略南昌山水

探地形看河川,领略南昌山水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朝疆域辽阔,诗人们游历山川,有感而发,涌现了大量描写山水的诗。它比第二级阶梯高出2000~3000米,比第三级阶梯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看来,黄河好似从天上而来。巴山位于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处,是四川盆地的边缘。夜晚,谷(盆)地由于地形较闭塞,白天积蓄的热量不易散失,山地则正好相反。除山谷地形的影响,西南山地空气中水汽充足也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探地形看河川,领略南昌山水

唐朝疆域辽阔,诗人们游历山川,有感而发,涌现了大量描写山水的诗。在本书收录的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诗人发挥想象,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的云雾、飞瀑。从地理角度看,恰能体现庐山的高大和降水的丰富。庐山各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山上山下的气温差异较大。每年盛夏,庐山所处的鄱阳湖盆地赤日炎炎,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而庐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却只有22.6℃左右,庐山像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雨量充沛且山上林木繁茂,山下江湖环绕,空气湿度大,山中岭谷相间,地形复杂,这些自然条件造就了庐山神奇、多姿的云雾景观。庐山为断块山,多陡崖,山间流水汇聚,从陡崖上飞泻而下,形成气势磅礴的飞瀑之美。

附:庐山黄岩瀑布图

诗仙李白的另一首诗《将进酒》,虽不是以写山水为主,却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抒发了诗人雄奇豪放的情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之后曲折东流,经过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它比第二级阶梯高出2000~3000米,比第三级阶梯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看来,黄河好似从天上而来。此处也可以理解成黄河的主要补给来自天上的大气降水。正是因为黄河流经地区落差大,所以诗人用“奔流”来描写河流的快速流动,让人不禁感慨诗人对黄河流域地形地势的充分了解。

还有的唐诗虽未明确描写山水,但我们可以根据诗句推测出山脉周边的地理环境差异。如王昌龄的《出塞》最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与胡马的对峙说明了阴山是当时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活动区域的分界。阴山山脉是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河北省最北部的东西向山脉,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北界,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属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阴山以南因受夏季风影响,雨水较为充沛,冬季阴山阻挡冬季风,所以其南侧适宜发展农业,而其北侧适宜发展畜牧业。(www.xing528.com)

附:黄河壶口瀑布图(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

附:阴山南麓图(左图)和阴山北麓希拉穆仁草原图(右图)

山与水总是不能分割,当看到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时,我们不禁会去探寻巴山夜雨的成因。巴山位于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处,是四川盆地的边缘。诗中提及“池”,说明诗人所处的地方应该是巴山的某个地势较低的谷地或盆地。夜晚,谷(盆)地由于地形较闭塞,白天积蓄的热量不易散失,山地则正好相反。谷(盆)地热气流上升、山地冷气流下沉。谷地或盆地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水汽发生凝结而下雨,故“巴山夜雨”会时有发生。除山谷地形的影响,西南山地空气中水汽充足也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