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津古城,山水临夏-山水临夏

临津古城,山水临夏-山水临夏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渡口位置重要,不同历史时代在渡口所在的黄河两岸都建了城:在晋永宁时黄河北岸建白土城;在前凉张轨时黄河南岸置临津县,建临津城;隋时称之为临津关,现古城遗址仅存东墙一段及北墙少许;唐时设积石军;金、元时设积石州;明设积石关。1949年王震大军62军从此渡过黄河挺进青海,至今这里仍然传颂着当年民拥军、军爱民的许多感人事迹。禹王庙几经盛衰,后遭兵火,遗址日渐鲜为人知。除古长城遗迹外,县境内还有许多烽火台遗迹。

临津古城,山水临夏-山水临夏

【积石关桥】唐大中四年(850年),凤林桥被烧后,吐蕃论恐热部莽罗蔺真于鸡项岭造桥渡河,驻军黄河北岸白土岭[26]南宋嘉定九年(1210年),西夏于来羌成(今积石山县刘集)界建黄河折桥。金元帅右督监完颜赛不率军烧桥。

【临津古渡】临津,即临近(黄河)渡口的意思,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临大公路84公里处,南岸为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北岸为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常水期河宽125米,水深4米,流速每秒2.2米。由于渡口位置重要,不同历史时代在渡口所在的黄河两岸都建了城:在晋永宁时黄河北岸建白土城;在前凉张轨时黄河南岸置临津县,建临津城;隋时称之为临津关,现古城遗址仅存东墙一段及北墙少许;唐时设积石军;金、元时设积石州;明设积石关。它是秦汉以来黄河上游一个古老的重要渡口,是连接甘青两省的重要通道。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出临津关渡河至西平隋唐称临津渡,明清称黄河上渡或积石渡。北宋熙宁年间,古渡边设有茶马互市的榷场。明朝设官船2只,水夫20名。清代改为民渡,并置官船1只,沿至民国。1949年王震大军62军从此渡过黄河挺进青海,至今这里仍然传颂着当年民拥军、军爱民的许多感人事迹。1957年临夏县人民政府拨款1.5万元,架设钢丝绳,打制渡船1只,载人畜摆渡。1965年州上投资3万元,打制新船1只,可载渡小型机动车辆。1969年又更新船只,改进维修渡口设施。1979年州上拨款5万元,将两岸码头更新加固,打制载重16吨渡船1艘,一次可载2辆中型汽车,或可载100人渡河。1981年州上拨款5.14万元,建修南北停车场各1处,挡水墙2处,改造码头127米。1982年秋,黄河水涨,天气寒冷,河面冰块垒积10米多高,推毁支撑杆8根。州上又投资4.4万元修建挡水墙35米,新建支撑杆2根。1986至1987年县财政拨款1.12万元两次维修渡船。1988年11月新建的黄河大桥通车,结束了临津古渡辉煌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今只留下了一墩石锁,两条铁链。

【禹王石】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村,出积石峡,经木场村,翻过索屯坡,在黄河南岸有一尊磐石,高约3米,周围直径约10米,石上似乎有人休息的坐痕,双腚压出宽2米左右的痕迹,形象逼真。同侧上部有耒耜之柄靠放压出的痕迹,也很形象。叫“禹王石”。《河州志》记载:“青石高8尺,宽7尺,长1丈,大禹导河时曾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

【禹王庙遗址】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村西面的临河台地上。明弘治甲子(1504年),巡按御史李玑[27]重修,有诗匾、碑文嘉靖四年(1525年)御史卢向之将禹王庙移到关内,增展基地,扩建庙宇。嘉靖《河州志》载:庙宇“东向,中为殿六楹,设神位,肖像龛幕;后为寝殿八楹,左右各为庑,前后共十有六;绕以周垣,广一丈,计八十有五,袤二百丈,前为重门,各四楹,题额如制”,建筑宏伟,闻名遐迩,盛极一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河州知州王全臣《重修禹王庙碑记》载:“余任河之明年,以事至积石关,问禹王庙所在,则颓垣败瓦,回民犁锄及宇下”,又在旧地重修禹王庙,“面河北向,为大殿,左右廓,庙门,周以土垣,足给祭祀而已”。禹王庙几经盛衰,后遭兵火,遗址日渐鲜为人知。

长城烽火台遗址】永靖的秦长城遗址从永靖县盐锅峡南口开始,沿黄河南岸下至八盘峡口,经上铨、下铨、上车、下车、抚河、小寺沟村,长约12千米,断断续续,残缺不齐,保存较好的底宽4米多,残高6米多。1983年曾在长城内出土排水陶管数节,为这段长城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段长城不但城墙坚固,还凭借波涛汹涌的黄河作为天然护城河,险固无比。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曾考察过此段长城遗迹定位秦始皇时所筑。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www.xing528.com)

除古长城遗迹外,县境内还有许多烽火台遗迹。烽火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传递军事信息的设施,周幽王为逗妃子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就是有关烽火台的历史故事。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进步,通信手段飞速发展,以烽火台烟火传递军事信息的方式早已被淘汰。而现在矗立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的临夏县、永靖县一带的高丘峁上的许多明代烽火台遗迹,似乎仍诉说着那段烽烟突起的岁月。从临夏北塬崔家坡头的孟家墩,一直到新寺,计有21座土墩。这些墩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墩与墩之间相距有10余里,而且均位于高山峁上,能够互相瞭望。这些墩形式相近,外围是10丈见方的黄土筑成的土围子,围墙高约2丈,厚有丈许,只有一个很坚固的出入口。围子中心是高过围墙一倍的土台;登到土台的顶层,可以观察到周围的一切。

敦是由烽火台演变而来的戍边军事设施,今天,它已完全失去了军事价值,只是作为考古工作者或历史学者的研究对象,也留给人们对残酷战争的回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