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穆斯林三大节日:山水临夏

穆斯林三大节日:山水临夏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穆斯林妇女制作的油炸馓子、馃馃等节日食品,造型别致,色泽金黄,香酥可口,且久放不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不少青年男女选择在这个喜庆的日子举行婚礼,到处一派喜庆、吉祥的喜人景象。节日这天,所有穆斯林成年男女都要沐浴净身,修整面容。伊斯兰教规定,全世界穆斯林中,凡身体健康、有条件有能力的穆斯林,应到沙特麦加完成一项神圣的宗教义务——朝觐。圣纪节是穆斯林的重要节日,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纪念日。

穆斯林三大节日:山水临夏

开斋节伊斯兰教教历每年10月1日,即一个月斋戒期满后开斋庆贺的日子。世界各地穆斯林跨越时空距离、语言障碍,被信仰缔结为一家,以庄严欣喜的心情共迎最盛大的节日——“开斋节”,即前尔德节,又称“尔德节”或“肉孜节”。斋月期间,主妇们夜半起身准备茶饭。男12岁、女9岁以上穆斯林于黎明前吃饱喝足,日出至日落前,不准吃喝,严禁烟酒、房事和任何嬉狎行为。病人、婴儿、外游者、孕妇可适当例外。夜幕降临,人们举意开斋。斋月在穆斯林心中至高无上,斋戒后食色不亲,做礼拜,颂《古兰经》,参悟真理。

开斋节一般欢庆三天。清晨三时许,在清真寺洪亮的“索俩”(唤拜词)声中,家家灯火通明,人们沐浴净身,穿戴一新,家家户户香烟袅袅,主妇们操持家务、接纳吉庆,男子们到清真寺做完晨礼后到亲人的坟园诵经,向真主祈祷,替亡人求赎。当天大亮时,互致“色俩目”的祝福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对孩子们来说,这真是个欢乐的日子,三五结伴带新朋友到自己熟悉的人家去给户主人说“色俩目”祝福。随便进入哪一家,户主人都会热情地用油炸糕点、糖果来招待,还会赠一些零钱让孩子们高兴。从坟园归来后,人们到清真寺或“出荒郊”举行会礼,会礼人数空前,场面壮观。会礼后开始节日活动,亲戚朋友相互到家中致“色俩目”。每个穆斯林家庭还要为家中所有成员出纳一定数量的钱(每人按三斤麦计算),施舍给穷苦教胞,称“弗退勒”,斋戒才算圆满。每家每户备下美味佳肴款待亲友。穆斯林妇女制作的油炸馓子、馃馃等节日食品,造型别致,色泽金黄,香酥可口,且久放不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不少青年男女选择在这个喜庆的日子举行婚礼,到处一派喜庆、吉祥的喜人景象。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又称“忠孝节”或“后尔德节”。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教历每年12月10日,即开斋节后70天为古尔邦节,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都要宰牲庆节,故又称“宰牲节”,系阿语“尔德·艾祖哈”的意译。节日这天,所有穆斯林成年男女都要沐浴净身,修整面容。清晨,随着清真寺传出的洪亮的“索俩”(唤拜词)声,男子们带着拜毡到清真寺或“出荒郊”参加会礼。由于会礼人数众多,在郊外广阔的平地上举行,被称为“出荒郊”。成千上万的穆斯林群众在伊玛目[18]带领下,从各个清真寺、大街小巷走出,自觉排列成整齐的队伍,井然有序,蔚为壮观。每个人把自己带的拜毡依次按顺序铺好,无论冰天雪地或烈日当空,随着异口同声的诵经声和整齐划一的礼拜,在庄严神圣的气氛中,每个人仿佛进入忘我的境界,在精神的神圣殿堂,灵魂被净化、升华。

会礼结束,众人一边互致“色俩目”(祝福),一边兴高采烈地回家。家家户户忙碌起来,男子们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宰牲。宰牲可延续三天,只用牛、羊、驼三种,也可以几户亲戚朋友合宰一头牛、一只骆驼。一般要求宰牲节用的牛羊要比平时的外形健美,宰时要求用锋利的刀割断气管血管、食管,还要挖一个土坑,将血盛入坑中掩埋。

宰牲后,家家户户首先请阿訇到家中诵经赞主、赞圣,祈祷平安,为家中过世的亲人求赎。宰牲的肉一般分成三份,一份施舍给穷苦教胞,一份馈赠亲朋邻居,一份留作自食。大街小巷走亲访友的人络绎不绝,到处是互致“色俩目”的殷殷祝福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洋溢着祥和而浓郁的喜庆氛围。

古尔邦节同时是全世界穆斯林汇聚圣地麦加朝觐的日子,也是世界穆斯林吉庆欢快的日子。伊斯兰教规定,全世界穆斯林中,凡身体健康、有条件有能力的穆斯林,应到沙特麦加完成一项神圣的宗教义务——朝觐。

【圣纪节】圣纪节,称“圣纪”或“圣忌”。圣纪节是穆斯林的重要节日,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纪念日。阿拉伯语“毛利得·奈比”的意思,一译“先知诞辰”。据阿拉伯史籍记载,穆罕默德出生于伊历570年,即阿拉伯太阴历“象年”的3月12日。此年因阿比西尼亚皇帝乘坐大象、率军队出征麦加,故名“象年”。由于穆罕默德于希吉来历十一年时逝世的时间亦为3月12日(一说13日),即632年6月8日,因此,穆斯林将两个纪念日合并举行,称为“圣纪”或“圣忌”。据阿拉伯史书记载,穆罕默德逝世300余年后,什叶派[19]的法玛王朝(909—1171年)首先在埃及举行圣诞纪念。到了12世纪,伊拉克的穆斯林也开始在每年的教历3月12日庆祝圣诞,此后,纪念先知诞辰的活动便扩大到了其他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届时,穆斯林多在清真寺内诵经祈祷,吟诵“赞圣词”,讲述先知事迹并设宴纪念。念圣纪时,人们多以清真寺或拱北为一单位,也有以同一门宦的多斯达尼(信教的民众)为一组的。大家按照各自的经济条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宰牛羊,炸油食,做烩菜,请阿訇念经,赞主赞圣,让人们牢记穆圣的教诲,做一个合格的穆斯林。诵经赞颂结束后,大家一同分享美食,感谢真主的恩赐。

【注释】

[1]商埠:旧时与外国通商的城镇。另指商业发达的城市,如中国的广州、上海等。

[2]先贤: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逝,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3]格底目:阿拉伯语意为“古老”“陈旧”。指最早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派,又称“老教派”。格底目派是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中传播最广、人数最多的一个教派,是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派。

[4]伊赫瓦尼:阿拉伯语意为“凡穆斯林皆兄弟”,通称“新兴教”或直呼“新教”。19世纪末,由甘肃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著名阿訇马万福创立。

[5]赛莱菲耶:阿拉伯语意为“前三辈”。指信奉穆罕默德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时的教义、教法。赛莱菲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步由伊赫瓦尼中分离。始传人马宝得,亦称“尕白庄”。

[6]虎菲耶:阿拉伯语意为“隐藏”“低念”。因其在秘密状态下低念“则可若”(赞主之词)和礼拜、祈祷,亦称“隐密派”。虎菲耶门宦除尊信《古兰经》《圣训》等经典和遵守天命外,主要功修是静修参悟和默念。(www.xing528.com)

[7]哲赫忍耶:阿拉伯语意为“公开”“响亮”。因其念“则可若”时高声赞诵,又称“高念派”。乾隆初年,哲赫忍耶始从青海循化、甘肃河州传播,后逐渐发展到西北乃至全国。

[8]嘎迪忍耶:阿拉伯语意为“大能”。此派最早创于12世纪的巴格达,是苏菲派创立最早的教团。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穆罕默德29世后裔华哲·阿不都·董拉希在河州传播嘎迪忍耶教理。

[9]库布忍耶:原意为“大能者”,属苏菲派教团之一。大约在明末清初由伊拉克穆罕引底尼传入河州东乡。据说穆罕引底尼是“圣裔”,曾三次来中国传教。第三次来传教时共父子3人,后来一子回国,他和另一子艾赫麦提·克比若·白贺达吉落户东乡北岭大湾头。

[10]主要参考董克义编:《临夏保安族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年。

[11]短脚客:又称“跑短脚”,是大多数本钱少的保安族商人的行商方式。

[12]鞑子客:主要从河州采购日用品,返运到青海柴达木盆地蒙古族牧区进行交易,故称“鞑子客”。

[13]松潘客:主要来往于甘肃、青海至四川阿坝和松潘等地,故称“松潘客”。

[14]中原客:主要来往于北京、天津、广州、汉口、上海等地,货物主要有珍珠、古玩、刀子、布匹、珊瑚、铝制品、药材及日用品。

[15]“藏客”“印度客”:保安族中最有实力和最有名望的商人,因主要到藏区和印度经商,故称“藏客”或“印度客”。

[16]十四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丹增嘉措,1935年7月出生于青海湟中县祁家川(今青海省平安县红崖村)。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藏历第十六饶迥铁龙年)2月22日晨,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在布达拉宫正殿坐床,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入藏主持坐床大典,中央及西藏地方官员共五百余人参加。1950年11月17日开始亲政,年仅16岁即成为藏传佛教的领袖之一。

[17]主要参考马志勇编:《临夏东乡族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年。

[18]伊玛目:阿拉伯语单词的汉语音译,意为领众穆斯林做礼拜的人。最早源自对穆斯林祈祷主持人的尊称,又称领拜师、众人礼拜的领导者,没有其他诸如学者、领袖、表率、率领者、楷模、法学权威等含义,这些含义都从前者引申而来。

[19]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什叶”,阿拉伯语意为“党人”“派别”。又译作“十叶派”。什叶派与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是伊斯兰教中除逊尼派外人数最多的一个教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