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ICT消费:大学生身份认同的视角

ICT消费:大学生身份认同的视角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ICT产品除本身具有的使用功能外,还具有消费社会的文化角色功能,它成为一种展示,向人们呈现着使用者的某种品味倾向和身份认同。大学生通过ICT产品消费,展示自我身份积极建构的行动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通过这些积极的社会意义主动建构自我身份认同;获得更加优越的身份;与其他群体对比的优势;实现消费文化的反哺,且扩展了自我的生活世界等机制来建构自我身份。

ICT消费:大学生身份认同的视角

ICT产品除本身具有的使用功能外,还具有消费社会文化角色功能,它成为一种展示,向人们呈现着使用者的某种品味倾向和身份认同。这可以通过人们对产品的消费选择、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来进行评判。齐美尔认为:“现代生活中最深沉的问题来自于,个人在面对压倒性力量时仍要保有自身存在的自主性。”[1]大学生群体的个性消费实际上是希望通过消费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抗拒社会力量对其个性的控制。处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们在城市生活中并不占据足够的经济资本和优越的社会地位,而是处于从属地位。他们渴望能够转换社会角色,拥有一定的主导地位,ICT产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显示年轻人主导的平台。大学生通过ICT类产品的选择、购买、使用等,突出了“新”“潮”的特色,为他们建构自我身份提供了有益的资源。他们运用这些有益资源,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机制来建构他们的自我身份。

鲍德里亚指出:“从生产性社会秩序向消费性社会秩序转变的过程中,技术与信息的新形势占有核心地位。在生产性社会秩序中,由于人们用虚拟、仿真的方式不断扩张地建构世界,从而消解了现实世界与表象之间的区别。”[2]在消费社会的逻辑中,消费使得人们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平等的。凡勃伦指出:“生产者在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中尤其关注于如何将荣誉因素注入消费品之中……现在各行各业所提供的消费产品,都包含着程度不等的荣誉因素。”[3]凡勃伦所说的“荣誉因素”可以理解为消费者通过消费所表达的与众不同,通过这种“荣誉因素”,可以传达消费者自我的重要信息,从而突显出消费者的社会身份。(www.xing528.com)

个体以自由联想与表达的方式,把ICT消费实践运用为文化符号。现代市场不断地创造新时尚、新感觉、新体验,以刺激人们的持续消费,同时,人们将这种对新的追求以审美的方式体现出来,这是风尚引起人们关注的重要原因。由于体验与商品的消费相关联,这种体验一方面具有幻想满足的心理维度,同时当商品发挥着沟通者的作用时,它也具有了社会性的维度。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文化暗示无论何种出身,人们都有提高自我、表达自我的权利,他们追求新的、最贴近的联系和体验,他们有冒险精神,敢于探索生活的各种选择机会以追求完善,他们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必须努力去享受、体验并加以表达”。[4]虽然在他者看来,当代大学生往日“天之骄子”的光环已经黯淡。由于就业困难,大学生逐渐被视为继中国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与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位于同列。大学生的群体形象与“蚁族”“知识农民工”“毕业即失业”等负面信息相联系,这种被想象的、泛化的身份由媒介进行着污名化的形象表达。从有些研究者的结论看,大学生的污名化现象严重,他们正被日益刻画成不学无术、虚度光阴、道德素质不断沦陷的一个群体,这正是造成他者对大学生身份呈现消极印象的一个根源。这种刻板印象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即涂尔干所提到的弥散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一种社会事实。大学生虽然并不能改变这种社会事实、社会存在,但是,他们却试图对自我身份进行积极的建构,通过积极的自我身份建构,来反抗消极的社会身份。大学生通过ICT产品消费,展示自我身份积极建构的行动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通过这些积极的社会意义主动建构自我身份认同;(2)获得更加优越的身份;(3)与其他群体对比的优势;(4)实现消费文化的反哺,且扩展了自我的生活世界等机制来建构自我身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