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身份认同:ICT消费中的转变

大学生身份认同:ICT消费中的转变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大学生”身份被赋予“天之骄子”的光环,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也被看作“准精英”“准干部”。近几年来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4],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比2012年多19万人,创历史新高。

大学生身份认同:ICT消费中的转变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鲤鱼跃龙门”等都在讲述着“读书人”的优越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大学意味着未来较高的职业地位和较好的前程,尤其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巨大的权力真空需要将大量的大学生补充进政权体系,这使得当时的大学生显得尤为珍贵和稀缺,其主要标志是大学生毕业后统包统分,包当干部,从而形成了中国大学生特有的身份定位——天之骄子,这种观念深入人心。教育选拔制度使“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命题的合法性得到了重新的确立,而后的一系列制度也为此种合法性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大学生包当干部的政策或者制度,使他们整体进入社会权力、财富和社会声望的优势阶层,成为社会精英。“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大学生”身份被赋予“天之骄子”的光环,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也被看作“准精英”“准干部”。

伴随着社会体制改革而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从1999年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政策开始,高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招生规模的扩大加剧了大学生的群体危机感,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出上述情况的严重性。高等教育的人数,从1999年的100万人左右,扩大至2009年的600万人以上,全国本专科和研究生的平均毕业数量大约翻了5倍。[3]截至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当时所预想要达到的适龄青年的15%的标准,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意味着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被当作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巨大成果广为宣传。可在这宣传的背后,有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也在不断地刺激人的眼球:毕业即失业、蚁族、蜗居、知识民工等。

近几年来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4],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比2012年多19万人,创历史新高。以往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在70%以上,按照这个数字,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学生,预计2013年会有超过300万的大学生不能实现初次就业。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显示,201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月平均初始工资为2153元。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67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3096元。大学生的月平均起薪2153元正好介于两者之间。虽然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工资高于农民工工资,但在整个社会的工资层级中,仍为中等偏下水平。正如浙江省农业厅经济管理处处长童日晖所说,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和社会精英变为普通劳动者,社会称之为“收费精英化,就业普通化”,大学生的经济回报预期不断下降。(www.xing528.com)

《重庆晨报》2010年3月2日报道称,山东济南有5名大学生应聘某处的掏粪工,通过6个月的考核、试用,正式与该处签订了聘任合同,并正式上岗工作。这几名被录用的大学生是通过层层选拔、严格考核挑选出来的,当时报名的人数达到了391人,录取的大学生中包括本科生4人、专科生1人。《广州日报》2012年10月24日报道的《三千本科生争当环卫工,大学生争扫大街为哪般》同样刺激人的神经: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环卫工,尽管此次计划招聘的457名环卫系统员工全部为工勤技能岗位,却吸引了11539人报名,最终报名成功的7186人中,近半数为本科学历,并且还有29名硕士研究生。而在我国最优秀的学府也频频出现“北大才子陆步轩街头卖肉”“北大毕业生武小锋待业在家做糖葫芦”,还有“北大毕业生高健摆摊当‘陪聊男’”等现象,这样的新闻似乎在给我们传达这样的信息,无论是普通大学毕业生还是重点大学的大学毕业生似乎都面临着相同的一种状况,那就是大学生就业进一步陷入困顿,换言之,大学生的身份进一步下滑。读书无用论的进一步抬头侧面印证了这一结果,一个有力的注脚是全国高考弃考人数的逐年增加。教育部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考弃考人数达84万人,2010年高考弃考人数接近100万人,2009年到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了105万,高考弃考人数超过了300万。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实施而出现的就业困难等问题,将恢复高考时期大学生的精英形象几乎消磨殆尽,大学生是否为精英成为需要证明、确认的事情。

全球化背景下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信息化社会的信息爆炸,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难现状等等,使当代大学生有太多的迷茫。高等教育扩招后,大学生数量激增,大学生精英光环渐渐褪去。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考试背景下,一切围着高考转,使得高中生高考之后目标缺失而产生了整体性的迷茫[5]。在学校所接受的理想化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巨大反差,让大学生无所适从。市场话语的介入让竞争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主要词汇,无论是公共生活或是私人领域都有时刻遭遇强大的竞争对手,面临被淘汰的可能,普遍面临一种危机感、不安全感、无意义感和无方向感。网络时代充满视听感官的诱惑,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中迷失自己,不能完成学业。在大学生最关注的就业环节中,各种“萝卜”招聘、各种“拼爹”,让未出校园的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了社会的真实和残酷,也让他们陷入了某种身份认同的困境。初入大学阶段,发现大学的环境、教学方式与理想中的大学有较大落差,失落感油然而生;大二大三期间,考试不济,与学业优秀者相差甚远,成功成才受挫,人际关系不和谐,都可以让大学生产生无力感、失控感、无安全感;临近毕业,选择就业、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这一系列关系人生未来发展的选项摆在大学生面前。另外,我们当前的高等教育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注不足,对学生生命体验的关切较少,更多地转向了外在可评估、可量化的事物(成绩、考研率、就业率等),缺少对学生心灵世界的引领,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有隔阂。教师们在很多情况下不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使学生与教师产生距离感。大学生产生困惑的时候,也无法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大学生们急需一种方式来实现对自己的稳定认同。同时,关于大学生的负面新闻报道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媒体形象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香港文汇报》于2009年12月31日刊登报道:“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调查发现,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打开有关大学生的新闻链接,“卖淫”“浅薄”“吸毒”“网恋”“性放纵”“急功近利”“自杀”“暴力”等充满负面信息的词语与“大学生”联系在一起,充斥着媒体空间。我们说媒体“妖魔化”大学生可能欠妥,但媒体靠大学生来吸引眼球的行为却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大学生”的污名化,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却听不到大学生自己的声音。种种迹象表明,大学生的身份、地位、声望都不如以前那样光鲜,进入大众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精英身份似乎已经式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