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1950-1983)

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1950-1983)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1年6月,榆林县人民政府武装科改为榆林县人民武装部。1955年1月,榆林县兵役委员会成立,榆林县兵役局印章启用,榆林县人民武装部印章继续使用。1961年5月,中共榆林县人民武装部委员会设立。(四)全宗档案接收数量榆林县人民武装部全宗档案接收明细表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纸质档案案卷目录清点移交接凭证登记。1967年3月至1968年3月,榆林县人民武装部生产办公室成立,领导全县工农业生产。

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1950-1983)

一、全宗来源简况

(一)全宗构成者形成和职能

1.全宗构成者形成

1949年4月,镇川县人民政府武装科改为榆林县人民政府武装科。

1949年6月,榆林城区县级榆林市人民政府设立武装科。

1950年4月,榆林市并入榆林县,榆林市人民政府武装科并入榆林县人民政府武装科。

1951年6月,榆林县人民政府武装科改为榆林县人民武装部

1955年1月,榆林县兵役委员会成立,榆林县兵役局印章启用,榆林县人民武装部印章继续使用。

1959年1月,榆林县兵役局印章退出使用。

1961年5月,中共榆林县人民武装部委员会设立。

1966年10月,榆林县人民武装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榆林县人民武装部,划归解放军序列。

2.全宗构成者职能

榆林军分区和中共榆林县委领导的地方军事和人民武装领导机关。

(二)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

榆林县人民政府武装科

榆林县人民武装部

榆林县兵役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榆林县人民武装部

(三)全宗管理机构和档案数量

榆林县人民武装部全宗档案明细表

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纸质档案案卷目录分类清点登记。

(四)全宗档案接收数量

榆林县人民武装部全宗档案接收明细表

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纸质档案案卷目录清点移交接凭证登记。

二、档案内容与成分介绍

(一)全宗构成者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全县人民武装工作,负责兵役、民兵工作。

2.领导全县民兵组织建设、政治教育、军事训练,负责武器装备管理和民兵登记、统计工作。

3.负责国防动员工作,战时组织动员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保卫后方和维护生产、社会秩序。

4.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做好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工作,组织民兵完成战备执勤、防汛、抢险、救灾等任务。

5.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良好的战备、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完成征兵任务,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

(二)全宗构成者主要活动

1950—1952年,开展土改、镇反、“三反”“五反”运动,开展人民武装实力统计,建立区、乡、村基干民兵连、排、班,开展冬季民兵训练,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打击敌特和反动首要分子。

1953—1956年,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展烈军属优抚工作,加强民兵组织建设,健全民兵情报、治安保卫组织,配合公安机关侦破、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实行民兵结合互助合作编队,开展生产合作互助;健全兵役委员会机构,开展兵役、预备役登记工作。

1956—1957年,加强党员干部整风教育,拥政爱民,发放转业军人证明书和安置复员退伍军人;加强预备役及民兵组织调整、整顿,试行预备役与民兵组织合编工作,制定应对突发事件备战方案,严密防范敌特破坏活动。(www.xing528.com)

1958—1960年,贯彻执行总路线和全民皆兵指示,组建基干民兵师,支援社会主义事业;管理党政机关、事企业单位民兵干部,加强复员军人管理教育和民兵干部、基干民兵训练,培养民兵“三八”作风和统计民兵执行任务情况。

1961—1963年,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创建“四好”人民武装部;结合农村整风、整社,加强民兵组织整顿,推行民兵工作“三落实”,坚持县武装部训练民兵营、连骨干,人民公社训练基干、普通民兵制度。

1964—1966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习毛主席著作,抓好“四好”人民武装部建设和民兵工作“三落实”;整顿民兵组织,审查武装基干民兵,集训民兵指导员、连长,配备重点武装基干民兵武器,执行治安联防协作,开展防空和反空袭斗争。

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共榆林县委、榆林县人委工作停滞。1967年3月至1968年3月,榆林县人民武装部生产办公室成立,领导全县工农业生产。

1969—1970年,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改进人民武装部党委工作,参与榆林县革命委员会工作;执行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开展全县战备支前组织指挥、政治教育、后勤保障工作,恢复组建各级民兵组织和配发武装基干民兵武器。

1971—1975年,开展批修整风、批林批孔、“三批一清”运动,加强党管武装和全民备战教育,组建武装民兵独立团,设立专业技术分部和地炮、通讯、反坦克分队;加强民兵配发武器管理,开展民兵打坦克爆破军事训练,实行民兵组织“劳武结合”。

1976—1978年,开展基本路线教育,开展民兵武器装备普查,开展民兵通讯人员、打坦克爆破和迫击炮骨干训练,建立健全民兵武器修理网点,调整、充实、集训专职武装干部。1977年12月召开榆林县民兵代表大会。

1979—1980年,开展民兵组织整顿、民兵骨干和专业分队干部培训、民兵武器装备普查和调整分配、民兵军事训练考核,开展专职武装干部集训和招收专职武装干部,换发复员转业退伍军人证明书。

1981—1983年,开展党员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活动,推行公社(镇)人民武装部工作细则,推行基层武装部责任制,检查验收“青年民兵之家”;开展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工作,制定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规划。

(三)档案文种名称列举

1.综合

陕西省军区、榆林军分区及榆林地委、县委有关文件;本部工作计划、请示、报告、总结,重要活动安排和总结,基层武装部请示的批复;机构设置、领导任免,统计年报等。

2.人民武装及兵役工作

人民武装、征兵、兵役工作,预备役登记、统计,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登记和证明书发放,武装干部配备,上级和本部表彰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通知、决定等。

3.民兵工作

民兵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基层组织建设和整顿,民兵干部集训和基干民兵军事、战备训练,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榆林县民兵代表大会材料等。

三、检索查阅注意事项

(一)检索注意事项

1.全宗可使用的检索工具

案卷目录、全引目录。

2.机读目录和手工检索工具条目的数量

2015年,制作115卷档案的机读目录2345条,取代手工检索条目。

3.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的画幅数量

2015年,完成数字化扫描画幅14070页。

(二)查阅注意事项

1.档案鉴定的情况

1992年10月,转入1949年革命历史档案永久1卷;新增1950—1958年长期档案4卷。

2.档案全宗划分为永久和长期两种

永久档案70卷,长期档案45卷。

3.档案内容向社会开放的情况

(1)1951—1954年档案开放4卷,为长期档案4卷。

(2)1955—1958年档案开放7卷,为长期档案7卷。

4.馆藏档案全宗号对照

1990年6月编《榆林市档案馆全宗名册》,榆林县人民武装部全宗号X26;2014年3月编《榆阳区档案馆数字化项目编号》,榆阳区人民武装部全宗号X0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