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玩具管理误区:黄冈师范学院与黄冈市实验幼儿园研究成果

家长玩具管理误区:黄冈师范学院与黄冈市实验幼儿园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着众多的玩具涌向千家万户,玩具的管理成为每个家庭和父母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玩具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玩具能否发挥其应有价值,并且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但家长在玩具管理过程中却存在很多误区,具体来说包括玩具选购、玩具使用、玩具整理、玩具清洁、旧玩具处理等方面。没有家长的指导,孩子难以从玩玩具中进一步获得知识。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玩玩具,而不局限于玩具固有的玩法与功能。

家长玩具管理误区:黄冈师范学院与黄冈市实验幼儿园研究成果

罗泽林 陈 希

改革开放前,大部分孩子的玩具不是购买来的,而是运用自然界的各种材料自己制作的;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给孩子购买玩具;当代社会,无论贫富,几乎每个家庭都会给孩子购买很多玩具,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家长也愿意通过购买玩具来表达对孩子的宠爱,或是通过玩具达到让孩子成才的目的。

伴随着众多的玩具涌向千家万户,玩具的管理成为每个家庭和父母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玩具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玩具能否发挥其应有价值,并且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但家长在玩具管理过程中却存在很多误区,具体来说包括玩具选购、玩具使用、玩具整理、玩具清洁、旧玩具处理等方面。

一、玩具选购方面的误区

(一)玩具功能单一

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购玩具时并没有考虑玩具的价值和功能,只是根据幼儿的喜好,或是玩具本身的趣味性等因素来购买。还有的家长只选择可以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玩具。这样会造成购买的玩具功能单一,不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发展价值。例如有的男孩家长给孩子购买了很多汽车,既有能拿在手里的小型汽车,也有可以坐在里面的大型汽车,既有普通的汽车模型,也有声光电一体的遥控汽车,但是玩具汽车的功能有限,主要可以让孩子探究与认识汽车的结构,发现汽车运行的原理,再就是孩子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操作与汽车行驶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其他的价值并不明显;很多电动类玩具也是如此,孩子只需要用手按一下按键,然后看各种灯光,听各种声响即可,这种傻瓜式的操作会限制孩子的思维模式,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

(二)无节制地购买玩具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都将孩子奉为“小皇帝”“小公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生活环境,吃好穿好也要玩好,因此便购买各种玩具给自己的孩子:孩子喜欢的玩具要买,家长觉得有用的玩具要买,便宜打折的玩具要买,其他孩子有的玩具自己孩子不能少,商店里看到的玩具也要买,只要店铺里有的玩具家里也一定要有,这样下来家里的玩具不仅种类多数量更多,同样的汽车可以达到几十辆。孩子面对如此众多的玩具,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对哪个都失去了兴趣,一个玩具玩几分钟就丢掉再拿起另一个玩具,同时,对于父母给自己买玩具不懂得感激感谢,认为是理所应当,也不会去爱惜这些轻易得来的玩具。

(三)忽视玩具的安全性与质量

有些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只考虑了玩具的价格因素,尽量购买同样款式价格较低的玩具,因为他们认为玩具都是玩一段时间之后就丢弃了,没有必要买太贵的。殊不知玩具的质量好坏会对幼儿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橡皮泥中含有各种导致孩子慢性中毒或过敏的物质;劣质金属或塑料玩具由于做工粗糙,锋利的边缘会划伤孩子娇嫩的皮肤。另外,家长们也容易忽视玩具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些玩具体积小,孩子们出于好奇或是不小心会将体积小的玩具呛入气管或吞咽;仿真玩具枪和弹弓等玩具,玩耍的时候如果对着其他小朋友,也会造成人身伤害。

(四)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每个年龄段都有适合孩子发展的玩具,如果将不适合的玩具给孩子玩,即使孩子可以操作,但是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有害影响。比如目前孩子们常玩的扭扭车,最佳年龄是2岁以上,扭扭车虽然是一项比较安全的运动,但是它需要孩子调动全身的力量才能把车扭起来,而小一点的孩子无论是手臂还是腰背部的力量还不足以支撑他做这样的运动。有很多父母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就给孩子购置了扭扭车,过早让孩子接触,会对骨骼与肌肉造成不良影响。滑板车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儿童玩具,3岁以上的孩子才可以玩滑板车,并且刚开始最好选择有把手的三轮式滑板车,板车的滑动主要依靠腿部的力量,而且是单脚滑动,对平衡性的要求很高,一旦掌握不好平衡,就有可能摔倒。3岁以后,孩子胯部和腿部的力量发育到一定程度,平衡性也逐渐提高,才能够很好地掌握。小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力量没发育到相应的程度,很容易出现扭伤

(五)忽略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玩具”

对于婴幼儿来说,身边可以接触到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拿来当玩具,瓶子与瓶盖、水、洗脸盆、纸箱、妈妈的鞋子、颜色鲜艳的衣服……自然界的水、沙、泥土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这些玩具不用花钱购买,却能够给孩子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并能够促进他们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瓶子与瓶盖,在盖、拧瓶盖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一对应与配对,掌握了瓶盖与瓶口之间的关系;玩沙玩水玩泥巴可以促进孩子多种能力的发展,由于水、沙子、泥巴都是没有固定形状的,孩子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创造想象与材料进行互动,从而提高自己的感知、想象创造、运动等能力。

二、玩具使用方面的误区

(一)不陪伴孩子玩玩具

目前大部分家长热衷于给孩子购买各种玩具,但是玩具购买回来之后,有的忙于工作,有的一边看手机电视一边陪孩子,没有真正作为孩子的伙伴陪着他们玩玩具。当孩子邀请家长一起玩,或是有困难向家长求助时,家长才勉强过来陪一会儿孩子,甚至有的家长嫌孩子烦,要求孩子自己玩。总之,很多家长都是采取被动指导的形式,玩具仅仅是大人们用来哄孩子的工具,孩子玩玩具时,家长便去休息或是做其他事情,当孩子玩玩具遇到困难,请求帮助时,他们只是随便应付。没有家长的指导,孩子难以从玩玩具中进一步获得知识。

(二)认为玩具有固定玩法并纠正孩子

每种玩具都有相应的玩法,但并不是说玩具的玩法是唯一的。新玩具买回来之后,家长总要给孩子做示范,之后便希望孩子按照大人的做法来玩,当孩子出现和家长示范不一致的行为或玩法后,家长便急于制止并纠正。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会使孩子缺少自我思考与探究的机会,也损害了孩子的想象创造能力。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玩玩具,而不局限于玩具固有的玩法与功能。比如铃鼓是一种打击类乐器,一般要求孩子一手拿鼓,一手拍鼓面跟随音乐打节奏,如果孩子拿到鼓没有去拍鼓,而是将铃鼓扔在地上听它发出的声响,或者放在地上模仿汽车轮子滚来滚去,家长会马上制止,强行要孩子拿在手里拍鼓。其实孩子对玩具创造性的玩法,正是他们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想法的表现,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主动性与自主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三)一次提供的玩具数量过多

家长不断地购买玩具,家里的玩具越来越多,所有的玩具都呈现在孩子面前,前一分钟还在玩这种玩具,下一分钟又已经拿出另一种玩具玩起来了。不到十分钟,客厅就被玩具全部堆满了。孩子玩玩这个,又玩玩那个,每个玩具玩不过两分钟就换掉。玩具选择太多,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发展。孩子的选择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够成熟,玩具过多,刺激过度,信息过杂,很容易使大脑形成的各种“兴奋灶”之间互相影响、干扰和制约,阻碍神经系统的发育。玩具选择太多还会阻碍孩子探究能力的发展,如果玩具太多,孩子很容易“浅尝辄止”,无法深入探索。结果什么也玩不好,一直处于简单的摆弄阶段。

(四)孩子玩玩具时总是干扰和打断孩子(www.xing528.com)

与总是不陪伴孩子玩玩具的家长相比,有一类家长是时时刻刻陪着孩子,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要评价和指导,一会儿夸宝宝真棒,一会儿又说宝宝犯错误了,不停地指挥纠正,不停地唠叨,这样会导致孩子不喜欢与家长一起玩,也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还有的家长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一会儿提醒孩子去不去上卫生间,有的直接抱起来去把尿;一会儿问孩子渴不渴,要不要喝水;一会儿问孩子吃不吃水果,饿不饿。这类行为也会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探究,影响他们对玩具的专注力,未来在其他事情上也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努力坚持。

三、玩具整理方面的误区

(一)玩具没有固定的位置,随便摆放

少数家庭给孩子购买数量众多的玩具之后,就全部丢给孩子玩,慢慢地客厅里、卧室里、床底,甚至厨房和卫生间都有玩具的身影,一套30块的积木,客厅有10块,卧室有10块,还有10块不知道丢在哪里,无从寻找。孩子没有收拾整理玩具,家长也没有收拾整理,玩具到处乱放。这样不仅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玩具,造成很多玩具缺少零部件与相关组成部分,并且影响孩子秩序感的建立以及收拾整理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没有使用收纳用品将玩具分类摆放

大多数家庭都会用专门的收纳箱或者废弃的纸箱给孩子装玩具,最常见的做法是将许多不同种类的玩具不加区分地全部放置在一个大的收纳箱中。因为没有分类摆放,所有的玩具混合在一起,孩子想玩的时候只能在混乱的玩具堆里找自己想玩的玩具。没有被孩子发现并“挖掘”出来的玩具在某个角落满布灰尘,造成玩具的浪费。很多家长自己也认为玩具太多了,想玩的玩具都找不到,还得帮孩子找,把所有玩具都翻个遍太麻烦了,这就是玩具没有分类造成的后果。每个家庭都应该给孩子准备玩具收纳柜与收纳箱,不同种类的玩具要分开摆放,有利于孩子自由取放,并学会分门别类整理玩具。

(三)没有教给孩子自主收拾整理玩具

孩子将每件玩具一一拿出来玩,每拿一个玩具并没有将之前的玩具送回去,等到玩具玩够了,自己也不去收拾整理,家长还得在身后不停地捡玩具,并将玩具放回原处。这是很多家庭最常见的场景。究其原因,都是没有从小培养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相关调查显示仅有1/5的孩子是独立整理玩具;有接近1/3的家庭完全是由大人整理玩具;其余家庭是孩子和家长一同整理的。在整理玩具的环节,父母尤其是祖辈不可避免地“帮助”孩子,这其实是剥夺了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有的家长认为玩具数量多,整理任务过重,所以需要家长帮忙完成;还有的认为孩子太小,无法完成收拾整理的工作。殊不知整理玩具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并且让孩子一次只拿一个玩具,送回去才能拿另一个玩具,这样也会避免玩具太多造成的整理困难。

四、玩具清洁方面的误区

(一)玩具清洁次数少

很多家长对玩具使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明显重视不足,玩具不卫生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埋下隐患。调查显示1/4的家庭从来不清洗玩具,接近一半的家长偶尔清洗玩具,只有大约1/6的家长经常给孩子清洗玩具。玩具是幼儿直接接触的物品,一些灰尘细菌会直接沾到幼儿的皮肤上,而且有的幼儿在玩玩具的时候还会乱摸,有时还会把手放到嘴里,严重影响了幼儿健康,细菌滋生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保持玩具的卫生对幼儿非常重要。除了关注度不够以外,家长工作繁忙、幼儿玩具数量相对过多、玩具结构复杂清洗困难都导致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玩具清洁。

(二)玩具清洁方法不当

不同的玩具材质不同,清洁方法不同,例如电动类玩具不能直接用水清洗,只能用带有清洁剂的湿布擦拭;毛绒类玩具填充物需要在阳光下暴晒;金属类玩具需要用清洁剂洗干净后晾干。有的家长用84消毒液等给孩子玩具消毒,这也是不恰当的,应该用儿童专用的洗衣液、玩具清洗液或是奶瓶餐具清洗液。清洗过程中最好用流动水多次冲洗,以免存在清洁剂残留。

(三)没有让孩子参与玩具清洁

一般来说,玩具应该一周或一个月清洗一次,对于玩具过多的家庭,清洁玩具也是很繁重的一项工作。很多家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辛辛苦苦地清洗、擦拭、晾晒。其实对于年龄稍大的幼儿来说,完全可以与父母一起进行玩具清洁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可以锻炼自己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相关清洗玩具的方法与经验,也能够体会劳动的快乐与艰辛,尊重自己与家长的劳动成果,会更加爱护与珍惜玩具。

五、旧玩具处理方面

旧玩具处理方面常见的不当做法有两种:一是将旧玩具存放不处理;二是放进垃圾桶。很多家长都是将孩子不玩的玩具放在箱子里不作处理,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是对空间的浪费。家长们也认为玩具太多了,很多玩具在孩子长大后不玩了,落了很多灰尘,扔掉觉得挺可惜又不知道怎么处理。还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又比较铺张浪费,不懂节约,稍微损坏的玩具或是旧玩具都扔到了垃圾桶里。其实将不用的玩具捐赠、交换、转卖给他人都是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将旧玩具进行改造、创新玩法,或者让孩子拆开探究一下内部结构,这些都可以将玩具重新再利用,进一步发挥旧玩具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宝宝2岁前千万别玩这些,否则后果很严重.http://baobao.sohu.com/20151102/n424943799.shtml,2016年9月30日.

[2]岳玲.大班幼儿家庭玩具的选购和使用现状调查研究——以保定市两所幼儿园为例[D].河北大学,2015.

[3]徐亚楠.3~4岁幼儿家长玩具选购与管理现状研究——以保定市清苑县为例[D].河北大学,20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