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母亲与信用社的故事:四十年感情永恒

母亲与信用社的故事:四十年感情永恒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后母亲再路过信用社,与小郑他们打个招呼,寒暄几句,总觉得分外亲切。期间母亲的小摊改装三次,新增卖货十余种,锅灶添了两个,味道推陈出新换了十来回。而多年来不变的是母亲勤劳勇敢的心灵,坚强乐观的脾性,还有她与信用社的感情。2018年,是我进入信用社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四十年改革深化,四十年鱼水之情,深耕“三农”,细作小微,有理由相信,我们还将迎来更加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下个四十年!

母亲与信用社的故事:四十年感情永恒

文/郭婷婷

母亲出生于1961年,到1978年的时候她17岁,刚刚高中毕业。班里多数男生回家务农侍弄庄稼,多数女生操持家务很快就嫁为人妻。母亲不愿意过那种围着灶台转的日子,她想,不是改革开放了吗?男耕女织的封建头脑怎么还没改变?她一直向往男女平等渴望有一份体面的职业,朝九晚五。

凭着在学校时的良好表现,她向校长争取到一个临时在校任教的机会。她教学认真,讲起课来深入浅出、抑扬顿挫。她写得一手好字,唱得几曲红歌,她会打篮球,会花式踢毽子,把班里的活动搞得绘声绘色。

那时候的农村信用社,还是几间土坯房,就在学校的西边,母亲一天要路过好几回。每逢走过总听见里面“噼里啪啦”拨拉算盘珠子的声音,还有会计们“二一添作五,逢二进一”的喃喃自语。

终于得以走进信用社的时候,是和姥姥一起去的。时代变了,大锅饭的局面打破了,各家各户关起门来过日子。姥姥想养几头猪,但买不起猪仔,听说信用社可以先给“借点钱”,半年或一年为期,利息也不高。母亲站在门口,上下打量。屋里几张掉漆的桌子拼在一起,案头都垒着高高的账簿,但是码得整整齐齐。角落里是两个戴着老花镜的老先生,左手指头在纸上飞走,右手灵活地打着算盘,头都不抬一下却胸有成竹。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年轻的后生,叫小郑。他笑眯眯地拉过两只凳子,就开始话家常,家里的营生、孩子几个、地里收成、借钱的目的,也说到了社会,提的最多的就是改革开放。

小郑眼睛里好像能放出光来:“瞧着吧,改革开放就是一场春风,能把这小村庄也给叫醒了!”母亲相信的,她在广播里面都听到了,“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得轰轰烈烈,沿海经济特区设立,全国上下都充满了干劲,充满了希望。

借钱很顺利,下午村里的大喇叭一广播,母亲和姥姥又去了一趟信用社就办完了。姥姥在借条上郑重地签名字按手印,出纳就很利索地把钱数出来了。小郑把钱放到姥姥手里:“大娘,你家的人性人品咱村里人都知道,钱你先拿去用,咱信用社就是支持农民生产哩,有困难了你再过来。”几句简单的话让姥姥很意外,没想到穷苦庄稼人问公家借钱这么容易,更多的是感动,一定要对得起人家这份信任。

半年后猪出栏,又逢上过年,在集市上卖了个好价钱。当天集市罢了,姥姥就把钱送到信用社了,她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信用社靠得住,真正是为老百姓解难的。”之后母亲再路过信用社,与小郑他们打个招呼,寒暄几句,总觉得分外亲切。

1988年,母亲27岁,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也辞去了教师的工作,为了照顾家庭她开始自学裁缝。母亲心灵手巧,什么东西一学就通,她审美时尚,披着一头大波浪卷。她批发回来的布料颜色新潮、质量纯正,做出来的衣服款式美观、不落俗套。有人问母亲为何不安分呆在家中,她说:“咱自己有两只手,不需要靠男人养活,妇女也是半边天。”

这年,信用社恢复了合作性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组织上更具群众性,邀请村民入股。父亲在犹疑,母亲却二话不说拿出家里积蓄,“入呢!”那是母亲给人做衣裳辛苦攒下的八十元钱,因她对信用社的信赖,所以义无反顾。(www.xing528.com)

此后每年年终决算后的一礼拜,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计算好股息,便按时把分红送上门来。他们说:“信用社是靠着大家伙的支持生存下来的,你们和我们就是鱼水情,割舍不断啊!”

1998年,改革开放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吃饭、穿衣、住房、出行的变化翻天覆地,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的提高也有目共睹。这年也是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全国上下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效之时举国缅怀。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充斥着悲剧、苦难以及荣光、辉煌的经历。“他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推动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母亲时常摩挲着我政治书上这些反复出现、反复强调的语句,念诵着就湿了眼眶。

2008年,我考上大学,母亲也有了新的营生。推一个小车,一只煤气罐,一块铁板,烧热了倒上油,再丢上去几支胖乎乎的烤肠,滋滋响的声音撩人心弦。这样的街头小摊不仅给家里带来了收入,也是我们姊妹学费、生活费的支撑,这样一摆就是十年。期间母亲的小摊改装三次,新增卖货十余种,锅灶添了两个,味道推陈出新换了十来回。她成了周围街坊的榜样,风里来雨里去,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误;她成了孩子们嘴里的奶奶,亲眼看着这些吃烤肠的小孩成长起来。而多年来不变的是母亲勤劳勇敢的心灵,坚强乐观的脾性,还有她与信用社的感情。

母亲和信用社走得更近了,因为每月要给我和姐姐寄生活费,她也就成了信用社的常客。彼时的信用社已经是高墙新瓦,窗明几净,有了单独的柜台窗口、规范的业务单据和统一的职业着装。母亲坐在填单台前填写汇款单,经常会被大堂经理夸赞写的字漂亮。偶尔攒下些钱,母亲便忙不迭拿到信用社来存个定期,不仅因为信用社利息高,更因为放在自己的银行里放心、踏实。

2018年,是我进入信用社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当知道我考上信用社的时候,母亲就笑言:“这就是注定的,难怪一直对信用社感情深厚,原来咱家要出一个信用社的人啊!”母亲终究没有实现小时候的愿望————有个稳定职业,却从来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勤勤恳恳,自食其力,此生她最大的成就就是家里三个孩子,一个博士两个硕士。多年来我无不感受着她的恩情,感谢她给我乐观热情的性格,让我总是用最大的期待期许生活;感谢她给我一颗勇敢包容的心,让我在痛到哭不出来的时候也能够选择坚强。

更不能忘记,一场雷厉风行的改革使全国人民走上了富裕优越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今,小平同志离开也有二十余年了,他创造的福祉却无时无刻地给我们带来便利和享受。所谓的“生生不息”也许就是这样吧。就是“虽死犹生”这样伤感的话说出来也会因为他的激昂而充满力量。

现今金融改革改头换面,信用社改制农商行,改名不改姓,改体制不改初心,“服务三农”的口号依然深入人心,依然是像母亲这样老一辈人甚至更多人信赖的家门口的银行。四十年改革深化,四十年鱼水之情,深耕“三农”,细作小微,有理由相信,我们还将迎来更加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下个四十年!

温鹏宇(岚县联社)《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优秀奖

(作者单位:孝义市农商银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