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改革:40年风雨,2018征文《心歌》

金融改革:40年风雨,2018征文《心歌》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金融业开放是应全球化潮流的自主开放。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上。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业整体质量、防风险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人民币国际化也步入关键阶段,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中国金融业开放将注重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善,金融监管能力的提升。经过市场化改革的“强身健体”,防风险建设的“百炼成钢”,全球化大潮中的“同台竞技”,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国之重器将崭露新颜。

金融改革:40年风雨,2018征文《心歌》

文/李 清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改革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坚定不移地深化金融改革,对于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开创我国金融工作新局面,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既有现实意义,也有长远意义。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有序前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稳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金融体系日渐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有力推进,民营银行试点破冰,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业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金融改革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中国金融业开放是应全球化潮流的自主开放。经济全球化不可逆是世界进步趋势,也是时代发展潮流,对外开放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过去40年来,我国打开国门,主动拥抱世界,自主拟定扩大开放的时间表、路线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指引下,在顶层设计的蓝图下,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立足金融业发展阶段特点,有步骤、有节奏地推进自主开放,提升了金融业国际竞争力。金融业基础制度逐步健全,监管体制立足国情,并与国际接轨,防风险能力逐步增强,金融市场容量快速扩大,金融机构“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我国金融地位显著提升。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上。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金融业发展也是如此,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由大向强的转型升级中,而作为国之重器的金融业,理应肩负更重要的历史责任。欧美国家历史经验显示,经济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我国稳健的经济基本面和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需要金融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业整体质量、防风险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人民币国际化也步入关键阶段,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比如银行业不良率总体较低、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较强,这些指标均处世界领先水平。

金融要发展,改革是动力。在我国金融业成长历程中,曾经遭遇种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难题,最终都是依靠改革成功化解。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金融业发展与创新步伐加快,金融体系复杂度、开放度越来越高,不少风险挑战也随之而来,迫切需要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关键是让金融改革沿着正确方向不懈推进。(www.xing528.com)

开放也是改革。有序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更好利用全球资源,以开放促改革。要鼓励区域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主动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市场竞争。对那些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举措,应当加速推进。

同时,维护好国家金融安全,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但必须立足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不能照抄照搬,既要积极有为,又不可操之过急,一切以我国发展根本利益和经济安全为依据,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当然,开放不等于放弃监管,也不等于忽视风险。中国金融业开放将注重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善,金融监管能力的提升。金融业国际化程度提升之后,金融风险的传导、扩散机制会更趋复杂,破坏力将更大,这要求开放程度与风险防范能力、监管水平相匹配。

近期,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为银保监会,监管体制的优化及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出台,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明确的信号: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有能力有信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经过市场化改革的“强身健体”,防风险建设的“百炼成钢”,全球化大潮中的“同台竞技”,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国之重器将崭露新颜。

(作者单位:肖墙路分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