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蒙讲座感受:文学教学得心应手!

王蒙讲座感受:文学教学得心应手!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写下这个题目,缘于听了文化与旅游部原部长王蒙的讲座,又恰好看到相随去听讲座的朋友发了朋友圈,她说:“幸好有文学”。这也许就是王蒙先生所说:文学是对生命和时间的挽留和编织,是对人生体验的浓缩、超越和冲淡。不过,幸好有文学。王蒙之所以豁达,应该也是文学的功劳。我很庆幸懵懂少年时遇见了文学。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个精彩的讲座。

王蒙讲座感受:文学教学得心应手!

写下这个题目,缘于听了文化与旅游部原部长王蒙的讲座,又恰好看到相随去听讲座的朋友发了朋友圈,她说:“幸好有文学”。

这句话说到我心坎上了。

喜欢文学,是因为我的父亲。那时候在一个巴掌大、人口不足百人的村子里,会有一个男人经常利用外出做生意的机会,给他的孩子带课外书,这是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这些购书的钱,足以买上很多鸡蛋、很多肉。当然,现在的孩子是不屑于吃鸡蛋和肉的,但在我的童年,能有肉吃,除非是来了亲戚,或者逢年过节。

那时候,除了课本,几乎没书。能拥有一本课外书,是件多么自豪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书,只要是故事类的,见了就喜欢。在路上行走,见了泥水里的一两张带有文字的纸,也是小小心心拾起来看半天。有时候是没头没脑的情节,于是就猜,进而渴望读到完整性的这个故事。

印象里很感激我的启蒙老师——严厚植,这是一个人如其名的老师。那时候,我们小学是要晚自习的。他把每周二晚上的自习定为阅读课,这一天,他会从家里带来为孩子常年订阅的杂志小说,让我们自己选择看。我经常会在晚自习睡着,因为这个原因,我第一次评选少先队员时没通过,因为同学说我爱睡觉。但周二我是非常兴奋的,直到老师要收上书时,我还是精神抖擞。记忆里,昏暗的灯光下,教室里一片安静,唯有翻书的沙沙声。

上初中时,伯父在邮政所工作,于是我跟着他寄住在单位。那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报纸杂志从外面运进来,然后经过分发再由伯父往外送。我因此阅读了大量的小说、故事。比如每半个月会有《知音》《故事会》《儿童天地》,每个月会有《小说月报》《山海经》等。为了赶在伯父下乡送报前读完,整个初中我似乎都躲在被窝里赶着看。当然,这样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我唯有语文优异但其他科目亮红灯的结果。

我是在《小说月报》上读过王蒙写的小说,印象里有《组织部里来了个年轻人》和《乔厂长上任记》,那时候,“王蒙”两个字让我无比崇敬。我在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要是我也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就好了。(www.xing528.com)

后来,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阅读的习惯一直没有丢。我的内心里,童年是七彩缤纷的,因为有了文学。成家立业了后,人生是厚重的,也是因为有了文学。那个当初爱“窃”读的女孩,现在也用文字书写生活,成了别人眼中的作家

2006年的时候,我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低谷,甚至想到了死。后来,我从书里明白,生活,本来就是一地鸡毛,于是我学会了豁达,并选择了写作。写自己的心情,写自己的经历,写自己的憧憬。写着写着,痛苦减了不少,甚至感觉到了快乐。每写一次,内心反而更轻松、更安宁。从此,我坚持阅读,爱上了写作。这也许就是王蒙先生所说:文学是对生命和时间的挽留和编织,是对人生体验的浓缩、超越和冲淡。

2016年,我的生命里有了重大的变故。这份抉择是毅然的、勇敢的。打破二十年苦心经营的一切,不亚于亲手砍掉自己的双手。失衡,痛苦,甚至整夜地失眠。不过,幸好有文学。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书写与阅读的日子,我会是怎样的一种萎缩状态?

我想,这恰恰就是文学的力量。听了王蒙先生讲座的“永远的文学”,我恍然大悟。我知道文学让我在生活中变得更快乐、更坚强,再黑暗的日子里,我也感觉到温暖。但我只是感知到它的力量与温度而已,说不清楚所以然。原来,文学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只有文学是无法替代的;文学还是对世界的命名和修辞,可以帮助认知,也可织造梦幻……

正如龙应台所说:文学,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王蒙之所以豁达,应该也是文学的功劳。文学让他看见了世界的精彩、生活的本质。

我很庆幸懵懂少年时遇见了文学。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个精彩的讲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