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物交易争议案例调查:真实调查结果揭示

文物交易争议案例调查:真实调查结果揭示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文物市场呈现出空前的火爆。在市场火爆与文物交易特殊性两个因素影响下,文物交易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往往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争议高发区。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都出具了涉案文物为赝品的鉴定结论。从争议焦点看,在文物交易争议案件中,民事案件的焦点主要有文物的真伪以及是否具有撤销文物买卖合同的事由;而在刑事案件中,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文物鉴定结果是否准确,以及嫌疑人是否具有诈骗的主观故意。

文物交易争议案例调查:真实调查结果揭示

我国文物市场呈现出空前的火爆。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有近7000万文物收藏玩家,近四年来,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基本稳定在300-380亿元之间,其中还不包括数额更加巨大的私下文物交易。在市场火爆与文物交易特殊性两个因素影响下,文物交易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往往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争议高发区。

为了解司法实践中文物交易纠纷法律适用的现状,笔者随机抽取了近年来发生的与文物交易相关的17起民事案件和28起刑事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类案件呈现如下特点:

(1)从案由看,在文物交易争议案件中,民事案件都是买卖合同纠纷,刑事案件都是涉嫌诈骗类犯罪。

(2)从举证方的证据看,在民事案件中,所有涉案文物都有被鉴定为赝品的报告。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都出具了涉案文物为赝品的鉴定结论(不予立案的案件中也有鉴定机构出具涉案文物为赝品的鉴定报告)。(www.xing528.com)

(3)从争议焦点看,在文物交易争议案件中,民事案件的焦点主要有文物的真伪以及是否具有撤销文物买卖合同的事由;而在刑事案件中,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文物鉴定结果是否准确,以及嫌疑人是否具有诈骗的主观故意。

(4)从案件处理结果看,在民事案件中,卖方胜诉的有12起,买方胜诉的有四起,买卖双方各有胜负的有一起。在28起刑事案件中,定罪处罚的25起,存疑不起诉的两起,不予立案的一起(由于中国刑事立案难的实际情况,此处不包括报案后不予受理的数据)。

(5)“知假卖假”是重要的裁判理由,在民事案件中,有两起案件法院明确认定卖方“知假卖假”的欺诈事实,因此判决买方胜诉,买卖合同撤销。在被以诈骗罪定罪处罚的案件中,被告人都被证明“知假卖假”;不予立案和不予起诉的案件中,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行为人明知涉案文物为“赝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