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年研究中的宏大叙事选题:现状与趋势

青年研究中的宏大叙事选题:现状与趋势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宏大叙事”意味着选题的宏大和概念的宏大,而选题宏大的主要根源在于概念的宏大。许多“宏大叙事”的青年研究文章往往只是浮在“属概念”层次上蜻蜓点水,泛泛而谈。2020年年初,笔者在评审某地共青团组织发布的研究课题申报材料时发现,394份申报书中,“宏大叙事”选题占比约有1/3。这说明,10多年过去了,“宏大叙事”的选题在青年研究界依然声势不小,远未销声匿迹。

青年研究中的宏大叙事选题:现状与趋势

刘卫兵认为,目前(刘卫兵所说的“目前”指的是他2013年发表《目前青少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思考》一文之前的数年),青少年研究中,“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一些青少年研究论文,动辄就冠以‘中国青年×××的研究’,连个基本的抽样调查统计都没有,如何做出中国青年就业观、中国大学生消费观、当代青年婚姻观的研究分析?选题之大,无非是为了更便利地借鉴相关文献,如此研究,意义何在[26]?”其实,刘卫兵所说的这种“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的现象普遍存在,且由来已久。2010年,笔者撰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题为《浅议青年研究中的“宏大叙事”》[27]的文章中,笔者梳理了青年研究中“宏大叙事”的几种主要表现。

第一种表现:“站在历史尽头看全貌”——选题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太长。“在不少青年研究文章中,其选题往往动辄纵跨‘当代’‘改革开放30年以来’‘新时期以来’‘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等很长的时间长度,给人以‘站在历史尽头看全貌’之感”。

第二种表现:“站在珠峰顶上看世界”——选题涉及的空间范围太广。不少青年研究文章往往以中国青年、当代青年、当代大学生等等为研究对象,却并未具体明确是东西还是南北,是沿海还是内地的中国青年、当代青年、当代大学生。

第三种表现:“见‘水果’不见‘苹果’”——选题涉及的核心概念太大。“宏大叙事”意味着选题的宏大和概念的宏大,而选题宏大的主要根源在于概念的宏大。许多研究青年的论文,所使用的概念,往往都是高度抽象的“水果”层面的属概念,至多只是一些抽象程度也很高的种概念,鲜有在“亚”种概念层面上的具体分析和深度开掘。许多“宏大叙事”的青年研究文章往往只是浮在“属概念”层次上蜻蜓点水,泛泛而谈。这种现象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存在。杨雄指出:“好用‘全称判断’,是80年代青年研究的缺陷之一。缺乏分层、分类与精细化的剖析,使我们的研究过于笼统和一般化。某些文章动辄以‘当代青年’‘80年代青年’来涵盖,使文章很难有深度。”“在种种‘宏大’的背后,隐含着的是研究者对具体研究对象的不明确、浮光掠影一知半解,隐含着的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真知灼见的匮乏。”(www.xing528.com)

第四种表现:“错把选题当标题”——对选题涉及的内容缺乏明确见解等。一些研究者把学术研讨会、研究机构发布的课题选题作为自己文章的标题,而忽视了在学理上,课题选题与文章的标题之间有着重大区别。本书第二章已经说明,选题标明了学术研究主要内容的范围,而文章的标题,严格意义上讲,是指以简洁凝练的文字对文章主要观点进行表达的形式。把选题当成文章标题,说明作者尚未聚焦具体问题、确定自己研究的具体范围。

2020年年初,笔者在评审某地共青团组织发布的研究课题申报材料时发现,394份申报书中,“宏大叙事”选题占比约有1/3。如:青年政治引领工作规律研究,高校意识形态风险研究,人工智能时代下青年思想引领研究,新时代研究生专业志愿服务的机制研究,学校共青团依托中国共产党历史推进文化育人的研究……这说明,10多年过去了,“宏大叙事”的选题在青年研究界依然声势不小,远未销声匿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