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题雷同:如何开展有效青年研究

选题雷同:如何开展有效青年研究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选题缺乏新意,主要表现在选题雷同重复等方面。(一)选题重复雷同由来已久一些选题20年来,甚至30多年来,被研究者们反复“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课题指南发布的那些选题对于这些研究者明确研究的方向、研究选题的范围等无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同“及时雨”。当各类课题指南中的选题出现重复、雷同之时,青年研究领域选题的重复、雷同也就在所难免了。当然,选题重复、雷同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都被简单视为坏事。

选题雷同:如何开展有效青年研究

选题缺乏新意,主要表现在选题雷同重复等方面。这是青年研究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重复雷同由来已久

一些选题20年来,甚至30多年来,被研究者们反复“研究”。从一些学者对一些主题词关键词、“热词”等的研究中,人们可以发现这一点。胡洪彬通过对2002年到2011年10年间,《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当代青年研究》《青年探索》等5种期刊所刊论文的量化分析发现:5种青年类学术期刊收录的8941篇各类文章中,“‘大学生’一词遥遥领先标引达521次之多。如果考虑到与之密切相关的‘高校’‘大学生就业’‘青年学生’等关键词,总标引次数达745次,占到关键词总数的7.5%。可见高校青年学生在该领域研究中的热门程度。居第2、第3位的关键词‘青年’‘青少年’总标引数也达到736次。这类研究既可指向青年学生,也可为社会青年等多重类别。其本身往往具有较大的综合性。若加上‘共青团’‘当代青年’‘青年工作’等相关的关键词指标,其可说明综合性研究是其中的主流。‘对策’‘原因’‘调查’‘特征’‘发展’等关键词的高频出现,则反映了研究本身的实践特性和经验趋向。而‘网络’‘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等关键词则表明国内学界对社会出现的与青年群体有关的新事物和新现象给予了积极回应,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主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3]”。

常进锋等统计分析后也发现,在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名称中,“沉迷网络”核心词汇出现频率大于20次;“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育”“体质健康”“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核心词汇出现11—20次;“道德”“犯罪”“国家认同”“流动”“变迁”“马克思主义”“新媒介”“民族认同”“素质”“人格”“社会支持”“手机依赖”“思想政治教育”“宗教信仰”“自我认同”“新青年社会适应”等核心词汇出现5—10次;“艾滋病”“诚信意识”“创造力”“大众传播”“法治观念”“反社会行为”“感恩”“公共服务”“公民意识”“婚姻稳定性”“家庭教养”“独生子女”“领导力”“金钱崇拜”“精神信仰”“就业与失业”“理想”“爱国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生命教育”“吸毒”“消费”“政治参与”“孝道观”“时间洞察力”“社会化”等核心词汇出现3—5次。“核心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既可以有效反映当前青少年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也可以折射青少年问题研究多角度、多学科的方向和趋势[24]”。

通过这些学者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多年来,中国青年研究中选题比较集中。从青年群体看,主要集中于大学生,而其他青年群体,如新时代(青年)农民工、青年工人、青年知识分子、青年军人等群体则较少涉及(需要指出的是,自从廉思等青年研究者发表研究“蚁族”“工蜂”“青椒”“蜂鸟”等青年群体的成果以来,青年研究界关注的青年群体的面更宽了,被关注的青年群体过于集中的状况有所改观);从研究内容看,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国家认同、公民意识、法治观念、精神信仰等方面。选题高度集中,难免重复和雷同。笔者多年编辑青年研究学术期刊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

(二)选题能力不足是关键(www.xing528.com)

不少青年研究者平时在相关学科和专业的知识体系、话语方式、前沿议题,以及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现实状况、症结所在、相关知识背景等方面缺乏积累,因此,他们想研究、写作,却往往苦于缺乏找到合适选题的能力。选题能力不足是不少青年研究者找不到合适选题的关键性原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课题指南发布的那些选题对于这些研究者明确研究的方向、研究选题的范围等无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同“及时雨”。每年年初,一些科研机构,包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各省市团委(下属研究室、青年研究机构)都会下发一些研究课题指南。这些选题往往有“科研基金资助”。它们对研究者选题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其中隐含了青年研究的热点。

刊载“科研基金资助”论文的数量,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因此,一些学术期刊往往比较重视组织、编发一些课题研究者提交的论文。论文上一般都会标上“本论文为××年度××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NO.××)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的字样。学术期刊是引领学术研究方向的重要平台之一,对课题成果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者对课题申报的重视,引导着他们贴近课题指南选题。青年研究学术期刊的选题也常常受到这些课题的影响。这就在青年研究界造成了各级课题指南深刻影响研究者选题的局面。当各类课题指南中的选题出现重复、雷同之时,青年研究领域选题的重复、雷同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选题重复、雷同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都被简单视为坏事。这是因为青年一茬茬成长,在与前辈相同的人生阶段,新一代青年也可能遇到前辈遇到过的问题;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不少老问题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在青年研究领域,“价值观”“体质健康”“文化”“心理”“素质”“人格”“社会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自我认同”“社会适应”等不少老问题,往往会多次重复出现。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一些老问题具有被反复研讨的必要性。事实上,一些老选题虽然字面上并不新颖,却要求研究者对它们有与时俱进的新的认知和把握。

需要追问的是,以这些老问题为选题的青年研究,在不断重复研究中,有多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进展和新贡献?篇篇重复研究又掩盖了多少人缺乏选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