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开展青年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如何开展青年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发现和把握住问题,其研究与写作的选题自然缺乏依据和必要,研究的目标必然不明确,研究的内容难免空洞、杂乱。多年来,笔者在审稿过程中发现有不少投稿的选题自说自话。第二部分,积功累行,着力提升高校共青团意识形态预警管控能力。或者说,对这些问题缺乏把握,使得本文缺少了写作的必要性,成为自说自话的产物。毋庸讳言,总体上看,这种抓不住具体问题,没有以问题作为研究开端的文章在青年研究中并不少见,绝非个别。

如何开展青年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玉林指出:“青年研究当然需要问题意识。”“‘我们有很多的著作,但没有很多的问题’,同样也适用于青年研究领域。没有问题的研究文章和著作,虽然不能说是学术泡沫,但对知识增长和学术研究很难说有多少价值[25]”。没有发现和把握住问题,其研究与写作的选题自然缺乏依据和必要,研究的目标必然不明确,研究的内容难免空洞、杂乱。在此基础上写成的论文和著作,难有多少理论和实践价值。这样的研究成果在社科学界并不少见。青年研究领域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这种“研究”的重灾区。

多年来,笔者在审稿过程中发现有不少投稿的选题自说自话。比如,有篇题为《高校共青团意识形态预警管控机制建设研究》的论文,共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积极应对高校意识形态预警管控的机遇挑战。主要内容包括: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迎来空前的战略机遇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二部分,积功累行,着力提升高校共青团意识形态预警管控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要提升发现力,坚持问题导向,警惕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第二,要提升研判力,坚持史论结合,直面现实具体分析提供合理化决策;第三要提升处置力,敢于亮剑发声,能打好批判错误思潮和倾向的主动仗。第三部分,变虚为实,保障高校共青团意识形态预警管控落到实处。主要内容包括:突出政治建设,确保方向对头;找差距抓落实,确保任务对标;掌握工作节奏,确保节点对表;找准重点定位,确保目标对准;把握内在规律,确保方法对路。第四部分。春风化雨,贯穿高校共青团意识形态预警管控的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要管好工作导向,第二要管好平台阵地,第三要管好工作队伍,第四要管好考核评估。

笔者在给作者的审稿意见中提出,这篇文章工作报告色彩太浓,学术性不够。主要表现为:

问题不明。“诸多挑战”并非今日新出现的,而是早已有之的问题。那么,今日强调“高校意识形态预警管控”,是否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预警管控是否出了什么问题?出了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文中并没有必要的说明。而对这些问题的把握,恰恰是本文选题的基本依据。或者说,对这些问题缺乏把握,使得本文缺少了写作的必要性,成为自说自话的产物。

概念不清。高校意识形态、高校意识形态预警管控、高校意识形态机制等概念各自有什么涵义?文章对此都缺乏必要的界定和梳理。

依据不足。第三和第四两个部分都在谈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和建议的依据是什么?作者说要“管好工作队伍”,那么,“工作队伍”原先是不是就有问题?问题在哪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这些问题,文章似乎都缺乏必要的梳理和分析。没有说清楚“病症”“病因”,就忙着“开方药”,似乎不妥。

逻辑不严。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病症、病因不清,就忙着开药。(www.xing528.com)

观点不亮。标题是“研究”,这就说明文章并没有形成可以用简洁的文字就能说清楚的基本观点。

该文的主要问题,首先就在于作者未能把握住问题,特别是高校共青团意识形态预警管控方面的实际问题有哪些?机制是否不健全?不健全表现在哪里?“工作队伍”是否有问题?问题在哪儿?等等。

再比如,有篇论文研讨“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的意义,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个部分,“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问题表征”。“表征” 表现为三个方面:意义追求迷失化、价值取向的功利性、目标选择的从众化。第二个部分,讨论“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彰显”(估计是表述作者对这种价值的理解)。其下有三个层次展开说明:确立生活意义,体现人生价值;充实精神生活,改善精神面貌;明确发展方向,提供成长动力。第三个部分,讨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三条路径:梳理价值追求,以精神成人为目标;立足精神生活,更新对象需求性内容;加强深度辅导,激发自我教育积极性。

很显然,这篇论文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理想信念教育”等在本文语境中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文章都缺乏必要的界定,只是生搬硬套,让人不知所云;第二,“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问题表征”部分,除去一些引用他人的、碎片化数据,缺乏作者的独特把握。作者并不能说明大学生精神成人方面确实存在着他所说的那些问题,这也就使得该文写作的必要性和意义也成了问题。同时,作者未能厘清三种问题表征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未能说明这几种表征与精神成人、理想信念教育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第三,第二部分语焉不详,未能讲清楚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人之间的关系;第四,未能说明第三部分“实现路径”的依据是什么,三条路径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条路径的可行性在哪里,等等;第五,文章三大部分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结构松散。总体上看,该文最主要的不足和问题,还在于作者未能把握住大学生精神成人中的具体问题,选题不具体、不明确,标靶自然不清楚,不知所云便在所难免。毋庸讳言,总体上看,这种抓不住具体问题,没有以问题作为研究开端的文章在青年研究中并不少见,绝非个别。

抓不住问题,必然使得我们的青年研究不能帮助人们准确把握住青少年现实生活的实际状况;不能帮助人们把握住青少年内心深处的疑问、对前途的询问与企盼;更不能帮助人们准确把握青少年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着的种种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种种问题的破解之道,难以回应社会和党政关切的问题,自然受不到社会和党政更多的关注和学界的认可与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