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领导方式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领导方式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领导方式理论研究的是领导者的各种做法,每一种领导方式理论都归纳出了若干种典型的领导方式。图5-2管理方格图五种典型领导方式的比较五、领导行为连续流坦南鲍姆和施米特于1958年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启示:首先,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能够敏锐地认识到在某一个特定时刻影响他们行动的种种因素,准确地理解他自己,理解他所领导的群体中的成员,理解他所处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

领导方式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领导方式理论研究的是领导者的各种做法,每一种领导方式理论都归纳出了若干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一、三极端理论(美怀特和李皮特为代表)

1.权威式领导。所有权力都集中于领导者个人手中。

2.民主式领导。权力定位于集体主要决策由组长成员集体讨论决定。

3.放任式领导。组织成员或群体有完全的决策权,工作几乎全部依靠组织成员个人自行负责。

二、管理系统理论(美伦西斯·利科特)

1.压榨式的集权领导。上级决定一切(权力高度集中,惩罚为主,自下而上的沟通)。

2.仁慈式的集权领导。授予中下层部分权力,奖惩并用。

3.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在次要问题上,下级有一定决策权,奖励为主,双向沟通。

4.参与式的民主领导。民主协商,职工参与管理,上下级平等,奖励与支持。

三、领导行为四分图

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提出来,一开始研究人员列出1000多种刻画领导行为的因素,通过逐步概括,最后将领导行为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抓组织”或“主动结构型”。这种行为主要以工作为中心,领导者通过制定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与制度来引导和控制下属的行为表现。

另一方面是“关心人”或“体贴型”。这种行为主要以人际关系为中心,注重建立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互信气氛。

图5-1 领导行为四分图

四、管理方格理论

在俄亥俄大学提出的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和穆顿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www.xing528.com)

图5-2 管理方格图

五种典型领导方式的比较

五、领导行为连续流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于1958年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为了使人们从决策的角度深刻认识领导作风的意义,他们提出了下面这个连续体模型。领导风格与领导者运用权威的程度和下属在作决策时享有的自由度有关。

七种主要的领导模式:

l.领导作出决策并宣布实施。

2.领导者说服下属执行决策。

3.领导者提出计划并征求下属的意见意图,领导者和下属能够共同讨论决策的意义和作用。

4.领导者提出可修改的计划。

5.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作决策。

6.领导者界定问题范围,下属集体作出决策。

7.领导者允许下属在上司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启示:

首先,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能够敏锐地认识到在某一个特定时刻影响他们行动的种种因素,准确地理解他自己,理解他所领导的群体中的成员,理解他所处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次,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能够认识和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即如果需要发号施令,他便能发号施令;如果需要员工参与和行使自主权,他就能为员工提供这样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