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教师领导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当代教师领导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次是引导他们对“风景”进行有层次、有重点的观察。案例二、《天山景物记》——无韵的诗具有浓郁的诗情,是散文意境的又一基本特征。在得到学生一致赞同后,我便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节——“迷人的夏季牧场”,思考一下这个牧场美在何处。

当代教师领导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引言】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批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这些散文以苍松翠竹、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甚至戈壁荒滩为歌吟对象,以清新雅致的文字,美化、诗化了这些景物。字里行间,荡漾着作者真挚动人的情愫,轻轻地叩动着读者心灵之窗;情与景、思想与形象融合在一起,幻化出一个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使读者得到艺术美感的满足。《风景谈》、《天山景物记》(高中语文第二册)就是其中的两篇。因此我在教这两篇散文的时候,特意引导学生体察其中固有的画意诗情。

案例一、《风景谈》——有字的画

茅盾先生的散文《风景谈》为我们描绘了六幅风景:有广漠苍凉的“沙漠驼铃”、明丽清新的“桃林茶社”、庄严肃穆的“北国晨号”,还有那田园牧歌式的“高原归耕”、充满火热生活气息的“延河夕照”、韵味无穷的“石洞雨景”。这六幅风景就像六幅舒展开来的图画,只不过它们是诉诸文字,而不是像真正的图画那样诉诸色彩和线条罢了。怎样让学生在读文章时对这些景物有所感、有所触、恰似身临其境、如睹其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我的做法是:

1.交给学生欣赏散文意境的钥匙

意境是散文的生命,是散文形与神的结合体,是形象的艺术。意境在诗、散文中的突出特征是:自然景物+人的活动(具有可视性)或作者的情(只能意会)。光向学生这样解释还不行,还得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于是我便举了他们学过的《敕勒歌》、李白的《望天门山》为例,指出“风吹草低见牛羊”为荒原带来了生机,“孤帆一片日边来”给江水注入了活力,这两句都是意境中的点睛之笔。常言道,“山无水不灵,景无人不活”,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得到了这把“钥匙”,就可以悟出为什么课文中的六幅“风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人的活动的奥秘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人可以使沉闷、寂寞的荒山生色,可以使单调平板大自然改观;人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可以填补自然界的贫乏,从形式和内容上增添景色。

2.帮助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

首先是抓有关的词语,多为偏正短语。如表示颜色的有:白茫茫的戈壁、猩红的大旗、黑魆魆的山、蓝蓝的天、银色的月光、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粉红色的荞麦花、黄褐色的浊水、雪白的泡沫等;表示情态的有:层层的梯田、弯弯的牛角、汤汤急流、熊熊的野火、干坼的黄土、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二三十棵桃树、半盘旧石磨、几尺断碑、一截旧阶石等;表示声音的有:轻柔的驼铃、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爽朗的笑声、嘹亮的喇叭声等。

其次是引导他们对“风景”进行有层次、有重点的观察。如“延河夕照”这幅风景主要是人的活动场面,分为三个重点:①生产归来的人群;②准备晚餐的鲁艺女学员;③在河里洗脸冲刷的战士。然后启发学生根据透视原理将其分为远、中、近景。又如“桃林茶社”,重点:茶社、茶客。近景:一片开花的荞麦,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玉米大麻等高杆植物,像屏风。中景:桃林茶社、男女混合的一群。远景:一片桃林、隐约的远山。

3.唤起学生想象,借境重现意境

艺术欣赏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它必然会引起信息反馈。优秀的散文,总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触发人们的情思,唤起读者的想象力

艺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根据作品进行艺术重新创造的过程。每一个读者总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气质、审美层次创造着艺术世界。学生读《风景谈》也是这样,他们也是在边读边欣赏、揣摩、体味这篇散文意境的妙处。在作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准备以后,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运用自己的记忆表象,努力想像那六幅风景画面。这时我就将事先画在小黑板上的三幅风景画——“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挂了出来。等到学生睁开眼睛一看:只见茫茫的戈壁滩上,迎面走来一队高昂的骆驼,领队驼身上那面猩红的大旗十分耀眼。还有在银色的月光下,掮犁的人牵着牛姗姗归来的剪影,廷河边上火热的生活场面。学生情不自禁地“哇”了起来,随后便是热烈地鼓掌。于是我便趁热打铁,要求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剩下的三幅风景画出来,实在不会画的就闭上眼睛努力去想。这时不管是会画的还是不会画的都兴致盎然地动起了笔。然后我从中挑选了几幅画得较好的让大家互相观摩、欣赏。对其余的学生都给予了适当的鼓励。事后,不少学生说: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学《风景谈》,印象特别深,不光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思想上的教益和艺术上的享受。

案例二、《天山景物记》——无韵的诗

具有浓郁的诗情,是散文意境的又一基本特征。许多散文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有意把散文当作诗来写。如杨朔就有“自有诗心如火烈”的创作语。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也是这样,不光文中有画,而且文中更有诗。我在教完“雪峰·溪流·森林·野花”一节时,就情不自禁地将这一段大意归纳如下:

天山脚下走,野花过人头。

溪流轻荡漾,山色渐温柔。(www.xing528.com)

蹄响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夏作春图画,人在画中游。

刚一念完,学生便热烈地鼓起掌来,纷纷喊:“老师,抄出来!抄出来!”我说:“抄出来可以,不过得有个条件:这篇散文不光是这一节富有诗情,后面几节处处都有浓郁的诗情,我们共同来把它挖掘出来好不好?”在得到学生一致赞同后,我便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节——“迷人的夏季牧场”,思考一下这个牧场美在何处。这一节共八个自然段,要求把每个自然段都概括成一句话来回答,每句话都必须押ang韵。待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一番后,我便抽了八个学生起来,将这八个自然段概括为:

“迷人的夏季牧场”美在何处?

1.美在千里牧场奇丽的风光

2.美在牧群肥壮的马牛羊

3.美在牧女的欢笑和歌唱

4.美在雨后草原的碧绿芬芳

5.美在夕阳下的草原金碧辉煌

6.美在哈萨克牧民的热情豪爽

7.美在晚风里冬不拉的弦音和姑娘们的歌声嘹亮

8.美在夜的草原宁静而安祥

归纳出来后,我问学生:“这像不像一首诗?”学生一看,有点像。我就因势利导:“这八句话只是概括地说了一下,而这一节的诗情远远不止这八句。大家再仔细读一下,几乎每一段每一句都有诗。”于是布置练习,要大家课后把“迷人的夏季牧场”一节改写成诗歌,明天的第一节课拿到班上来念。学生觉得做这种练习真有趣,第二天一早的语文课,个个都把自己的诗作拿了出来,有的是五字句,有的是七言诗,更多的是长短不论。虽然有些粗糙,但也敝帚自珍。被点到名的,站起来就念,得意洋洋,声情并茂。未被点到的,跃跃欲试。由于时间关系,近一半的学生未有机会朗诵自己的“诗作”,他们无不感到遗憾。事后我从学生的周记中看到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今早上我在班上当众念了我的诗,老师表扬我说:‘不错,有点诗味。’我整整高兴了一上午。我觉得这种训练很有趣,希望老师今后多布置这样的练习。”一个未被点到名的学生在周记里写道:“今早上我多么希望老师点到我的名,可盼了好久,始终没有点到我,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诗得不到当众发表,我好难过哟。”虽然如此,这节课毕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既使学生在充满诗情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又使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一次有益的写作训练。

【后记】这是笔者发表在1993年第8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的一篇案例,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9期全文转载。之后10年间,这篇文章或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别人“专著”中的一章节,或改头换面变成了别人“论文”的一部分,甚至还被东北一位教师拿去改成她的名字后全文发表在一份叫《林区教育》的杂志上。当然也被语文界同行“合理化用”,其中化用最多的是《天山景物记》的教学案例。有时真想出面维维权,但是转念一想,一篇教学案例被转载转录多次,那说明我的做法是得到不少同行的认可的,这也正好说明了这两则案例折射出来的教学领导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