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合组织核心素养界定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经合组织核心素养界定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促使各国重视公民的核心素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经合组织即积极关注素养界定与调查研究,于1997—2005年实施了DeSeCo项目,成为有关核心素养的有代表性的项目。表1-1经合组织核心素养的维度与具体内容在经合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中,还强调素养的可教性、可学性。

经合组织核心素养界定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经合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旨在对15岁学生的数学科学及阅读进行持续、定期的国际性比较,测试他们是否具备参与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建立定期循环(每三年)的评价指标,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参考,以此来审视、评估国家及学校教育的整体成效。结果发现,在大部分会员国的公民身上,成年生活所需的关键知识与技能仍有待加强,甚至有些国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无法完成适当难度的阅读任务,而这实际上却是他们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为了促使各国重视公民的核心素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经合组织即积极关注素养界定与调查研究,于1997—2005年实施了DeSeCo项目,成为有关核心素养的有代表性的项目。[2]

DeSeCo从一个广泛的跨学科视角来探讨核心素养,致力于建构一个核心素养的总体概念参照框架,从而为指标的研制和实证结果的解释提供参考,鼓励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为政策决策者提供参考信息(见图1-2)。该项目指出,核心素养可以使个人拥有良好的、成功的生活。这种成功的生活表现为与他人具有亲密的关系,理解自我和自身所处的世界,与自身的生理和社会环境自主互动,拥有成就感和愉悦感。同时,核心素养对多样的社会和个人均具有包容性,它回答的问题是,普通人要想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同时能够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需要哪些素养。DeSeCo认为,核心素养是对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素养,是帮助个人满足各个生活领域的重要需求并带来益处的素养,核心素养必须有价值且可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且这些素养是能够发展与维持的。

图1-2 DeSeCo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方案(www.xing528.com)

基于对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DeSeCo将核心素养界定为:个人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并且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在义务教育结束时,学习者应该具备这些基本的关键素养,并且在后续的终身学习中继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具体来说,对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分为三个维度(OECD,2005)(见表1-1),这些方面对个体适应不同的情境分别起着重要作用。

表1-1 经合组织核心素养的维度与具体内容

在经合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中,还强调素养的可教性、可学性。素养不仅可以规划、设计、实施、教学与评价,而且必须经由学习过程进行培养。换言之,“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进行互动”,以及“能自主地行动”等素养,都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与课程设置使学生获得,并在他们完成学习之后进行相应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