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实践:探究需求导向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重庆实践:探究需求导向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给要素的维度划分供给要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效应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选择适当的维度来展现供给要素对于最终效果的评价,成为研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一项重要问题。图4-2服务评价的研究理论基础

重庆实践:探究需求导向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1)供给要素的维度划分

供给要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效应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选择适当的维度来展现供给要素对于最终效果的评价,成为研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一项重要问题。基于以前学者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可以发现其涉及的维度广泛,比如顾金孚(2009)研究维度涉及文化供给的数量、产品、质量、形式、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李少惠(2009)提出从文化服务保障的角度去研究,如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保障、组织和社会方面的保障。因此,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维度,本书提出以下四个维度:一是场所有效性,测量指标从设施、设备、功能方面去测度;二是活动质量,测量指标从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群众接受度等方面去测度;三是政府支持,从工作人员角度、资金支持力度等方面去测度;四是社会氛围,从社会支持力度、活动的次数方面去测度。

基于以上分析,本书从四个维度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满意度评价,并形成如图4-1所示的评价体系。

图4-1 供给体系的理论架构

(2)服务效应的维度划分(www.xing528.com)

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服务效应评价,巩村磊(2010)提出公共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既承担着大众娱乐职能,也发挥着社会教育、政治动员、凝聚价值认同等社会治理功能,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发展,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张亮亮(2012)认为构建符合我国实际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成员广泛享有文化的标准,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成员参与、非营利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因此,本书对于服务评价从两方面去测度:一是个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直接服务群体是村民,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公共文化服务是否为其提供了平等参与机会,是否公平享有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服务;二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对于其评价需要从提供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是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方面去考察。具体如图4-2所示。

图4-2 服务评价的研究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