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实践:需求导向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重庆实践:需求导向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和国家都表示今后将努力使城市和农村能够公平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这对农村群众来讲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随着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绝大多数农村基层,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这样的基础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日渐完备。掌握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是做好服务供给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从公共文化获取渠道,从需求内容等方面分析农户获取公共文化。

重庆实践:需求导向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虽然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上下了很大功夫,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影响,与城市相比仍然还有不小的差距。政府和国家都表示今后将努力使城市和农村能够公平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这对农村群众来讲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要想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够真正让农村群众受益,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花架子,还需要在激发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意愿上多下功夫。如今在不少农村地区,虽然说还没有像城市那样,拥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这样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网点,农村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也相对寡淡一些。但是,随着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绝大多数农村基层,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这样的基础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日渐完备。不过,让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这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虽然功能齐全,但是常常门庭冷落,原因就在于不少基层群众只喜欢麻将室而不喜欢图书室。

通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让农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够享受到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是一步好棋,但是如果因为农村群众对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不感兴趣,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就变成了摆设,这就会成为一种浪费。因此,做好公共文化服务这篇大文章,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侧和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端两方面发力,千方百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激发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基础。掌握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是做好服务供给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从公共文化获取渠道,从需求内容等方面分析农户获取公共文化。(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