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晚清军队整顿改造:平捻后淮军驻防变化

晚清军队整顿改造:平捻后淮军驻防变化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68年平捻结束后,约有一年的时间淮军没有大的军事活动。清政府下令李鸿章带所部淮军马上赶赴近畿一带驻扎。因此,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后,淮军驻防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这些驻防的淮军,总人数约为45000人,所驻防区为江苏、湖北、山西、陕西、直隶五省。1871年,援陕西的淮军撤回16营,驻防江苏。

晚清军队整顿改造:平捻后淮军驻防变化

捻军平定后,曾国藩被调任直隶总督,当时陕甘总督左宗棠、安徽巡抚英翰、左都御史毛昶熙等人向朝廷建议,以淮军镇守近畿,得到了朝廷的采用。清政府于是命淮军中最精锐的铭军廿余营留驻山东张秋,以待曾国藩调遣。清政府命潘鼎新回任山东藩司,留鼎军7营分防鲁境。江苏省则以董凤高的凤字4营、吴长庆的庆字马步11营留驻徐州。刘玉龙的开花炮队留驻下关。以段喆所统勋字5营于沿江布防。李鸿章因为回任湖广总督,自带武毅军5营,盛军马步炮队14营,进驻湖北。

这样,淮军在平定捻军后的驻防区域,比原来扩大了不少。在这之前,淮军只有江苏一省的防地,现在防地扩大到四个省。直隶和山东为畿辅重地,江苏和湖北为财赋重地,淮军驻防的这四个省份,这为后来淮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地和立足之资。

1868年平捻结束后,约有一年的时间淮军没有大的军事活动。到1870年,李鸿章奉命去督办贵州军务,正在筹备率旧部前往,清政府又马上改派李鸿章率淮军援助陕西。李鸿章即于当年4月由湖北起程,前往陕甘,进驻西安,筹划陕西全局剿防事宜。

正当此时,天津教案发生,中外局势变得紧张。清政府下令李鸿章带所部淮军马上赶赴近畿一带驻扎。李鸿章于是派郭松林、周盛传率部先出发,他本人则于8月自西安出发,带兵前往直隶。很快,清政府即下令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从此,淮军得以长期驻守北疆门户,担任国防重任。

因此,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后,淮军驻防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还有一部分淮军在支援陕西镇压回民起义,这部分淮军还有两万人左右,他们是铭军马步28营,郭松林所部武毅军步队10营,徐邦道马队2营,共40营。这部分军队的实力不错。

留防江苏省的淮军有庆军8营,刘玉龙炮队1营,勋军5营,裁并3营,已于同治九年初调到湖北,并入西征军中,凤字军则改为徐州防军,不再计入。

留防山东省的淮军,有鼎军7营,已在同治八年遣散。(www.xing528.com)

山西省,从1870年起,有张树屏新募的树字6营。

湖北省,有郭松林带回湖北驻防的武毅军马步10营,被裁减后也只留下7营。

驻防畿辅的,有周盛传的盛军,唐仁廉的仁字营马队,共12000人,以及丁寿昌新募药字营2营3哨。

以上这些驻防的淮军,总人数约为45000人,所驻防区为江苏、湖北、山西、陕西、直隶五省。其中江苏、山西两省军饷,全由地方承担[58]

1871年,援陕西的淮军撤回16营,驻防江苏。1874年,因日本侵犯台湾,沈葆桢受命赴台查办,李鸿章即派淮军13营随沈葆桢到台湾,同时把驻在陕西的淮军也先后撤回,分扎于江苏、山东作为接应。在这些防区中,直隶仍是重中之重。

1875年援台军务结束后,淮军驻防基本固定下来,其驻防直隶、江苏的情况为:淮军分防直隶保定及天津各海口,护卫亲军盛仁马步水师,并各台局护运粮饷、军械,共计33营,提督刘盛体所部铭字马步全军17营,由山东济宁州调扎张秋一带为南北洋策应之师,又福建陆路提督唐定奎统领铭武步队13营,与直隶正定镇总兵吴长庆所统庆字亲兵8营,及续已裁撤刘玉龙开花炮队1营,均调防江苏分驻沿江南北岸炮台并分扎上海及吴淞海口的武毅右军5营,驻防徐宿的马队5营,共计分驻各地的淮军为95营[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