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淮军武器的近代化:晚清旧式军队的整顿与改造

淮军武器的近代化:晚清旧式军队的整顿与改造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晚清中国,从军事角度来看,淮军正沿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其近代化的程度有限,但可以代表当时中国军队发展的方向,淮军的近代化包括武器装备、组织编制、训练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其中以武器装备的近代化最为典型。淮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刚开始时,淮军的武器装备主要为大刀、长矛、小枪(鸟铳)、抬枪、劈山炮等旧式兵器。

淮军武器的近代化:晚清旧式军队的整顿与改造

淮军与湘军比,大为改变,其转变之机,以效法西洋关键,且独用西洋火器,与湘军不同,后来的湘军也往往仿效之。所以淮军此时最大的特色是加强火力,改换军械,使用洋枪,仿效西法

淮军刚成立,适逢上海士绅赴安庆请兵,以解上海孤城之危。1862年4月5日至5月29日,驻在安庆的淮军9000余人在李鸿章的率领下,陆续搭乘英轮到达上海,闯过太平天国的辖境,前往上海,与英、美各军合作共同对抗太平军。清政府随即于1862年5月13日任命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

进入上海后,李鸿章掌握了上海的军政大权,集领兵、筹饷两项权力于一身。他充分利用当时形势的发展,迅速扩大淮军。他一方面对当地的防军大力裁汰、整编;另一方面又针对苏南太平军中皖籍将士较多的状况,积极进行策反,招降纳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淮军便在最初13营的基础上,陆续增加了30多个营。此后,李鸿章通过回乡募捐、发展水师、大量引进洋枪、洋炮和采用西方国家的治军方法加以训练等手段,继续经营、扩充淮军实力,使之成为中国第一支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和技术的军队。

淮军到上海,首先组建2营1000人的洋枪队,韩正国所统带的一支。这支亲兵营,是曾国藩就督标亲兵营中拨给,成为淮军本军的亲兵营。随后的郭松林部,也拥有洋枪小队。他们在上海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当时上海的太平军也使用了洋枪,且数量不少。那他们为何不能取胜?主要是因为其组织不如淮军优胜。淮军组织严密,利用洋枪,成为一种新的队伍。到同治元年九月,淮军改各营的小枪队为洋枪队,每哨并添劈山炮2队。这就使淮军成为一种具有特种武器的新营,一营可抵两营之用。随后不久,李鸿章所部淮军各营水陆七万人,大部分改用洋枪,每营多则400余杆,少则300余杆。淮军每营4哨,连亲兵共500人,除伙勇以外几乎全用洋枪,劈山炮亦逐渐减少,小枪、抬枪、刀矛,则尽被革去[6]

这样,淮军较湘军而言,实为一大进步。原来湘军的火力,计有小枪9队,小枪每人1杆,每队除伙勇外,11人持有小枪,全营共有小枪100杆。抬枪每4人一杆,每队3杆,计每营抬枪8队,不过24杆,合计所有枪械,共120余杆,另加劈山炮2队,合共19队持有火器。淮军均用洋枪,每营有400余杆,是湘军火力的二倍或三倍。

当然,此时的小枪、抬枪,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旧式的,前膛装药装弹,再加药线燃放,不仅装药时药粉易被风吹散,火线也易被雨水浸湿,缺点很多。当时的洋枪,还是前膛装药装弹,但已用铀帽装就火药,后嵌铜墙铁壁火引,前置弹丸,扳机击燃铜墙铁铜帽,燃及膛中火药,则弹丸被推送发射,这比旧式抬枪、小枪要先进得多[7]

淮军不仅有洋枪队,还有西洋炮队。当时只有英法军和常胜军设有炮队。李鸿章请常胜军统领华尔物色外国造炮工匠,并代购洋炮。在刘铭传部、程学启部,有了炸炮队,多使用12磅重弹子的炸炮,有的甚至使用32磅重弹子的炸炮,很是精利。在攻苏州城时,淮军使用了108磅重弹子的炸炮。到1864年,淮军所有的开花炮队,共有6营。计刘秉璋部1营,刘铭传部1营,罗荣光部1营,刘玉龙部1营,余在榜部1营[8]

从炮队建设上看,淮军比湘军同样是一大进步。湘军每营,只有劈山炮两小队,每队有炮4尊,没有独立的炮营。所谓的劈山炮,就是原来的红夷大炮,老式的先放火药于炮膛,然后加百余颗小铁弹子入膛,燃火线轰发,弹子多时可达三四百颗。

淮军当时所用的炮,系外洋长炸炮和短炸炮,长炸炮少,短炸炮多。短炸炮又叫田鸡炮,也称天炮。因其口斜昂向天,形如怒蛙。实际上就是现在军中的迫击炮,只是精巧不及而已。不调动炮口高低,不能定炮口方向,永远都是四十五度角,以火药量的多少来定弹的远近,弹落地即开花。这种炮弹,李鸿章的炸弹三局都能制造[9]

当然,李鸿章在淮军发展炮队,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常胜军的影响。1864年李鸿章办理裁遣常胜军时,还酌留炮队600人,枪队300人,分扎上海附近的昆山、浒关等处。当时马夏礼认为上海地面应由中国派兵保护,程学启所部之军,“素为洋人信服,驻防上海非此军不可”[10],清政府让李鸿章照办。李鸿章在办理过程中,确实学到不少炮队的知识和经验。(www.xing528.com)

晚清中国,从军事角度来看,淮军正沿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其近代化的程度有限,但可以代表当时中国军队发展的方向,淮军的近代化包括武器装备、组织编制、训练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其中以武器装备的近代化最为典型。

淮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刚开始时,淮军的武器装备主要为大刀、长矛、小枪(鸟铳)、抬枪、劈山炮等旧式兵器。1862年,淮军进驻上海还不到五个月,李鸿章就已令淮军各营添练洋枪小队,共有洋枪千杆。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淮军装备洋枪的数量不断增多。到太平军被镇压时,当时国内的军队中,淮军枪炮最多,郭松林、杨鼎勋、刘士奇、王永胜四军1.5万人,洋枪万余支,刘铭传所部7000余人,洋枪4000支;总计当时淮军陆师5万余人,约有洋枪4万杆,基本上摒弃了旧式的兵器,而装备近代西洋枪炮。以后,淮军所装备的西洋武器,也随着西洋武器的不断更新而更新。洋枪由前膛更新为后膛;洋炮则由前膛短炸炮更新为长炸炮、后膛钢炮。

淮军的新式武器装备,最初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购自外洋。后来,随着国内新式工业的诞生和发展,李鸿章在向外洋购买枪炮的同时,开始自设局厂制造新式军火,建立新式的兵工厂,如上海的三个炸弹(炮弹)局,统称“上海炸弹三局”。苏州洋炮局(每周可生产1500至2000发枪弹和炮弹)、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等,这些新式的兵工厂全部采用大机器生产,所制造的各种新式武器、弹药,全部或部分供应淮军。李鸿章到上海后,亲见洋人的利器精良,于是师夷长技,几年内淮军换装洋枪、洋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装备的军队。在中国军队近代化的道路上,淮军引进西方武器,以西法操练,依靠西方武器的威力,极大地增强了战斗力。

枪炮作为营中利器,洋枪尤其便捷,清淮防军,每月操练次数及火药等项数目,均于光绪九年报部有案,只因经费维艰,总未如数发给。现在江北土匪多有洋枪,兵勇缉捕,动辄拒捕抗敌。平日必须操练火器精娴,方能缉捕得力,而水师巡查海面,更赖施放枪炮,以壮声威。松椿到任后,发现实不能东跑西颠缉捕土匪,转致遇事无措,于是饬令讲求军火,宽为制备,并咨请两江总督发给各式洋枪,分给各营,俾平时打靶有准,临时应敌操胜,实于镇慑匪类,保卫地方,大有裨益[11]

淮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变革在同治、光绪时期始终坚持,后来不断改进,坚持走武器不断更新换代的道路。

从1871年到1877年,淮军添置了最新式的德国克虏伯后膛钢炮114尊,一律仿德国炮营制度成立了新式的炮队19营,每营钢炮6尊,每尊正副车2辆,每车配马6匹,炮目另骑1匹,共13匹。每炮什长和兵本共24人,全营正勇共144人,连同营官、哨官、号手、鼓手、医生、炮目共骑马32匹,再加上铁工车、木工车、伙食车、行李车7辆,总计车19辆,连骑马带拖车的马共150匹。此时,淮军中的炮营基本上已独立,用以配属铭盛各军。由于炮营的成立,淮军成为当时国内唯一的劲旅[12]。1884年以后,淮军加快了炮营的建设,其后膛钢炮,增加到370余尊,大有不断增加和与时俱进的趋势[13]

淮军在平捻期间,马队的建置可谓达到高峰,多达30余营,到西捻平定后,才将马队大部分遣散,只留亲兵马队3营及铭军马队4营,马队计全营人员为592人。

淮军武器的改进和近代化,在当时所有中国兵种中是最出色的。诚如李鸿章自己所言:“臣军久在江南,剿贼习见洋人火器之精利,由是弃中国尽习用之抬枪、鸟枪,而变为洋枪队。现计出省及留防陆营五万余人,约有洋枪三四万杆,饷糈月需千余万颗,粗细洋大药月需十余万斤,均按月在上海、香港各洋行先期采买。臣每亲自料理。又有开花炮队四营,一为潘鼎新带往济宁,一交刘东璋镇守苏州,两营为臣亲兵,现在分守金陵城外之下。”[14]

军营制胜,火器为先,火器又以洋枪为最。清淮各营勇队,技击尚精,而洋枪较少。1880年署理漕运总督谭钧培函商两江督臣拨用1000杆,给淮军分授操演,以洋法教习之[15]

淮军中大量购买和使用地雷等新式武器。周盛传所部淮军使用了电线地雷,最为制敌要著,可以放半里之远。发出之时,石子即在面前及左右轰炸,即有飞石向后,亦不过数丈之内,人之离电总有四十丈之多,大可无虑[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