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告中的两性研究:男性统治地位与伙伴关系模式

广告中的两性研究:男性统治地位与伙伴关系模式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她指出霸权性的男性气质被认为是“理想型”的,在大众社会关系的层面上,高度刻板印象化和苍白贫乏的男性气质的定义是构建占据支配地位的男性与处于从属地位的男性,以及所有男性与女性关系的基石。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气质无法避免地被引向满足这种共谋的男性气质的利益及愿望的方向。结合康奈尔的观点,这种社会是由霸权性的男性气质所统治的;而另一类社会,则是以圣杯为标志的伙伴关系的社会。

 广告中的两性研究:男性统治地位与伙伴关系模式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康奈尔(R.W.Connell)(2003)对男性气质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在专著《男性气质》(Masculinities)中,将男性气质分为霸权性(hegemony)、从属性(subordination)、共谋性(complicity)和边缘性(marginalization)四种类型。同时,她指出霸权性的男性气质被认为是“理想型”的,在大众社会关系的层面上,高度刻板印象化和苍白贫乏的男性气质的定义是构建占据支配地位的男性与处于从属地位的男性,以及所有男性与女性关系的基石。也就是说,虽然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有多种表达方式,但都围绕一个确定的前提: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即霸权性的男性气质对所有其他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控制。与此同时,性别气质属于其他三种类型的男性依然能够享受康奈尔所提出的“家长制红利”,即从男性气质占主导地位的家长制中获利。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气质无法避免地被引向满足这种共谋的男性气质的利益及愿望的方向。

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控制体现在家庭的私人领域和社会的公共领域两个层面上。佟新(2011)认为女性不仅被限定在家庭的范围内,在家庭中,她们扮演的依旧是顺从和依附的角色:年轻女性作为性对象和被观望的对象,其气质多与性行为的接受能力有关;老年女性的气质则多与母性相关。作为维护霸权的需要,这些被强调的女性气质在各种媒体、广告和消费活动中流行。(www.xing528.com)

随着时代进步,其他气质类型逐渐壮大,这就意味着父权制社会正被解构着。那么,非父权制社会的性别模式是怎么样的? 通常的观点是,如果一个社会不是父权制,那么它必定是母权制。美国人类学家艾斯勒(2009)颠覆了这种非黑即白的简单观念。她通过重新论证考古发现,指出人类社会存在过一个伙伴关系社会并倡导重建这种模式的社会,以取代统治关系的社会。历史上存在的两类社会,一类是以剑(男性生殖器象征)为标志的统治关系的社会,这种社会崇尚战争与暴力、以征服为目的。结合康奈尔的观点,这种社会是由霸权性的男性气质所统治的;而另一类社会,则是以圣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为标志的伙伴关系的社会。在这种社会模式中,两性维持着平等、依靠和合作的伙伴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和谐的。统治型关系的社会逐渐成为历史的主导,父权制社会的霸权得以确立。但同时,男女平权的伙伴关系的社会模式并未完全消失,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与男性统治关系社会模式进行着斗争。艾斯勒的论述为这种多元共存、尊重差异的新型的社会气质的建构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