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侵权行为的财产损害赔偿规范

侵权行为的财产损害赔偿规范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接损失系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对被侵权人造成的财产的减少,应当按损失金额全部赔偿。因此包含了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致使被侵权人的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及其他财产利益受到侵害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本节主要介绍了侵权行为发生后,被侵权人人身、精神以及财产三方面可能遭受的损失,以及如何确定该损失的价值,被侵权人针对上述侵权损害结果的赔偿标准、计算方式和法律依据。

侵权行为的财产损害赔偿规范

对于财产损害目前的法律规定较少,《侵权责任法》第19条[7]规定了基本的财产损害赔偿方式。律师在代理案件时,除了直接财产损失外,还应当考虑间接财产损失以及可预期的财产损失。

(一)财产损害赔偿的概念和赔偿范围

财产损害系侵权人的行为侵害了被侵权人的财产权,致使其财产权客体的使用价值或价值的减少、贬损甚至完全丧失,或者破坏了权利人对于财产权客体的支配,使财产权利人财产利益遭受损失,致使其财产价值减少或可得财产利益的丧失。

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应当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以全部赔偿损失为原则,即损失多少赔偿多少。直接损失系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对被侵权人造成的财产的减少,应当按损失金额全部赔偿。间接损失系被侵权人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应当获得的利益,由于被侵权人的不法侵害致使这些利益丧失,原则上也需要全部赔偿。

(二)财产损失范围的界定及赔偿金的计算

1.损失范围的界定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9条的规定,所有的财产损失都应当包括在赔偿范围内。因此包含了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致使被侵权人的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及其他财产利益受到侵害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www.xing528.com)

2.赔偿金的计算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9条的规定,按照损失发生时计算显然不一定利于保护被侵权人的权益。若发生损失时财产的市场价格为1000元,而审判时该财产的市场价格为2000元,显然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不利于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此时应当采用审判时的市场价格为宜。因此,在计算损失金额,确定赔偿金时,应当考虑实际情况,如果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足以弥补被侵权人遭受的损害时,应当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若按该价格不足以弥补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时,则应该考虑采用其他方式计算,目的是合法合理地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本节主要介绍了侵权行为发生后,被侵权人人身、精神以及财产三方面可能遭受的损失,以及如何确定该损失的价值,被侵权人针对上述侵权损害结果的赔偿标准、计算方式和法律依据

【思考问题】

1.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有哪些?

2.残疾赔偿金如何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