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监狱安防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化应急管理平台

监狱安防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化应急管理平台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开展基于物联网的应急指挥综合管理平台研究成果的集成应用示范,有效提升了现代监狱运行管理的综合技术水平,促进了监狱系统内各部门分散数据的动态聚合与资源共享,为监狱各部门动态资源整合和联动高效处置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在监狱管理方式转变、监狱基础设施优化、物联网技术及产业发展等多方面体现出显著的现实意义并形成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二是以信息数据为关键。三是以快速响应为目标。

监狱安防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化应急管理平台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开发和应用的监狱日常业务系统有力提升了监狱工作效能。全国监狱系统实现了罪犯信息网上录入、网上管理和跨部门共享机制,通过大力加强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等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从单一应用向平台化应用发展,逐步迈入了集约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全国监狱系统提供的刑满释放人员信息超过100 余万项,完成对罪犯的计算机辅助心理评估200 余万人次,基层监狱干警办理减刑假释、记分考核等主要业务的工作效率分别提高了75%和45%,有效地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矛盾,极大地解放了警力。

目前,监狱信息化系统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监狱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总体水平不高。尽管监狱信息化的建设水平与国内的公安海关税务等行业信息化的差距不大,但在应用方面却是差距明显:各个应用系统与数据资源库的建设相对分散,部分信息采用人工采集方法,缺乏高效、标准化的信息资源交换接口和语义一致性组织表示,给后台的信息模型组织与数据存储管理带来不便,缺乏信息自动整理、评价、分析环节,使得监狱信息综合集成度低。信息缺少提炼和分析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信息利用率偏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狱内案件,教训之一就是罪犯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导致有关案件在处置过程中应对不及时、措施不到位。

监狱信息化建设业务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研制相对分散,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标准化数据信息接口,业务流程匹配性差;各业务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不畅,管理流程间衔接困难,罪犯日常学习和劳动改造的行为联动分析能力缺失,难以适应现代监狱罪犯改造的发展需要。监狱已建和在建的罪犯信息库、干警职工信息库、监狱管理信息库等数据资源库之间未能实现资源共享,难以全面获取监狱日常工作中所需的人员、物品、环境和事件等及时信息,系统二次开发难度大,数据库建库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的缺失和不完善导致难以支撑开展有效的“循证矫正”工作。

随着监狱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各种技防设备数量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复杂,查找和定位难度大,专业性强,一旦有突发事件,对指挥中心的现场指挥带来巨大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查找速度慢。在数千个视频监控中难以准确找到指定建筑物、指定楼层、指定位置的某个监控视频,费时费力。

第二,整合度差。不同类别设备由不同的系统管理,没有统一入口,来回切换,降低了指挥效率。(www.xing528.com)

第三,可操作性差。现有的鼠标和键盘适合常规的输入和管理操作,当多种设备网络的管理集成到一个界面上甚至多个显示屏上时,信息量急剧增加,操作难度也急剧增加,仅靠鼠标单点导航或键盘上下左右控制既不直观也难以操作。

通过开展基于物联网的应急指挥综合管理平台研究成果的集成应用示范,有效提升了现代监狱运行管理的综合技术水平,促进了监狱系统内各部门分散数据的动态聚合与资源共享,为监狱各部门动态资源整合和联动高效处置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在监狱管理方式转变、监狱基础设施优化、物联网技术及产业发展等多方面体现出显著的现实意义并形成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

智能化监狱指挥系统是指监狱利用现代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资源数据库、方法库、知识库为基础,以监狱指挥中心为核心,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信息表示系统为手段,借助全方位前端安防设备,依托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实现对监狱安全管理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应急处置指挥的决策辅助,对各类应急资源的组织、调度、管理、控制等功能。

智能化监狱指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智能化监狱指挥系统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手段,只有灵活应用各种信息化系统,才能实现指挥调度的灵敏高效。二是以信息数据为关键。将情报信息的获取以及关键数据的传输贯穿指挥系统各方面,作为指挥与实战紧密结合的纽带。三是以快速响应为目标。快速响应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监狱指挥效能的高低,这是构建智能化监狱指挥系统的直接目的。四是以专业队伍为保障。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信息化设备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专业化的处突警力是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的中坚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