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玩转众筹:众筹的前世今生及商业模式特征

玩转众筹:众筹的前世今生及商业模式特征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类似的情况还有教会捐赠、竞选募资等,但上述众筹现象既无完整的体系,也无对投资人的回报,不符合商业模式特征。众筹真正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并开始风靡全球,是在10多年前率先出现于美国。“众筹”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Kickstarter等一批网站的创建和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签署的JOBS法案,则为众筹又加了一把火。众筹的另一面是众筹的风险。所幸随着众筹作为一种新金融现象的兴起,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也会逐渐出台并且规范起来。

玩转众筹:众筹的前世今生及商业模式特征

众筹其实不算什么新鲜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当时很多文艺作品都是依靠一种叫“订购(subscription)”的方法完成的。例如,莫扎特贝多芬采取这种方式来筹集资金,他们去找订购者,这些订购者给他们提供资金。当作品完成时,订购者会获得一本写有他们名字的书,或是协奏曲乐谱副本,或者可以成为音乐会的首批听众。类似的情况还有教会捐赠、竞选募资等,但上述众筹现象既无完整的体系,也无对投资人的回报,不符合商业模式特征。

众筹真正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并开始风靡全球,是在10多年前率先出现于美国。特别是在2012年奥巴马签署《创业企业扶助法》(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Act,简称JOBS法案)以后,众筹这种形式在美国的发展速度更是迎来了质的飞跃,并最终拓展到了全世界。2012年的秋季的时候,“众筹”一词成为了欧美地区最火爆、最流行的一个词。

有人甚至称众筹为“拯救美国经济的最佳创新工具”,认为众筹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因为它允许任何人为商业创新、生意机会乃至一项公益事业提供资金,从而使每个人都可能“有所作为”;同时它允许社会各个阶层资助能够带动就业的新企业,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可筹措资金的新渠道。

“众筹”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Kickstarter等一批网站的创建和发展。通过Kickstarter的平台,网友可以为各种项目捐募资金——例如,为计划出版新专辑的草根乐队以及将赴危险的战争地带采访的记者来筹集一笔款项,等等。捐款者获得的可能是一件艺术复制品、一张门票,或仅仅是帮助别人之后的愉快。

最初的众筹形式给予了热心人士和粉丝一种途径来表示其支持之心,尽管他们并不获得什么财务回报。然而,这一新颖的筹款形式迅速在美国和欧洲各地流行开来,并且从文艺领域扩大到商业领域,像Crowdfunder、Bloom Venture Catalyst等一批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逐渐参与到众筹领域中来,希望找到互利共赢的机会。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签署的JOBS法案,则为众筹又加了一把火。该项法案旨在帮助振兴美国经济,改善长期低迷的就业状况。而该法案中最具革命性的一项条款便是:允许公司通过“大众融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并由众筹参与者获取资本所有权(相当于股票)或债权(相当于债券)。特别是,这一法案的通过将众筹的参与者从捐款者演变成了投资者,同时帮助缔造一个新的“公民投资者”(Citizen Investors)群体。(www.xing528.com)

当然,硬币都有两面。众筹的另一面是众筹的风险。

在《福布斯》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众筹:即将到来的法律灾难》,文中预言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大量的”诈骗和破产诉讼。很多众筹投资者将抢着“快速发财”的心态而忽视投资项目应有的有效反馈机制,忽视了“每有一个Facebook站起,就有十个Friendsters倒下”的事实;而在投资失败发生时,大家都希望从倒下的集资公司内尽可能挽回些损失,所以法律诉讼将不可避免。

所幸随着众筹作为一种新金融现象的兴起,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也会逐渐出台并且规范起来。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众筹参与者的投资额设一个封顶值,视其个人收入与财产多少而定,从而保护人们不至于因为参与众筹而失去所有积蓄。同时还规定,大笔的筹资项目只能面向合格投资人(accredited investors)[1]来募资,目前,合格投资人需拥有净值资本100万美元以上,或者连续两年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夫妻年收入必须不少于30万美元。

另外,市场方面也出台相应举措,有专门鉴别正规和诈骗公司的专业服务机构在美国出现。与此同时,“众筹行业协会”(Crowdfunding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及“众筹训练营”(Crowdfunding Bootcamp)等机构相继出现。

实际上自古以来,传统银行业本质上就是众筹:由多数人出资来提供给少数人,只不过中间人换了而已。从某种意义而言,现在的众筹是一种Web3.0,它使社会网络与“多数人资助少数人”的千古募资方式交叉相遇,通过P2P或P2B平台的协议机制来使不相识的人之间融资筹款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