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语文教育”之“大”,突出地表现在“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即利用生活实践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这是“大语文教育”最突出的标志。张孝纯先生和我的许多文章都是谈这个问题。新课标也特别强调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标还有一句话:“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欣慰的是,早在20年前,张孝纯先生就提出这一主张,是具有怎样的超前意识,他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具有怎样的高屋建瓴之势!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大语文教育”之“大”,突出地表现在“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即利用生活实践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这是“大语文教育”最突出的标志。张孝纯先生和我的许多文章都是谈这个问题。其他持“大语文观”的教师、学者似乎也特别看重这一点。新课标也特别强调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课标要求树立这样的理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实施建议”中,专门有一节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它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它要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标还有一句话:“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新课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高度重视”的,否则怎会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看到新课标的这些规定,我感到特别欣慰。过去,老师们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可能被当作“不务正业”;现在,课标不但提出了这种要求,而且要求“高度重视”。历史的脚步是强劲的,“天行健”呀!更欣慰的是,早在20年前,张孝纯先生就提出这一主张,是具有怎样的超前意识,他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具有怎样的高屋建瓴之势!20年前,我在“泥沙俱下卷江河”的情况下没有错投师门,也是人生一大幸事!(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