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甫《无家别》:人生离散之痛,感受灾难带来的苦难

杜甫《无家别》:人生离散之痛,感受灾难带来的苦难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开篇是以追叙写起,追溯无家的原因,引出下文。作品赏析《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他两篇一样,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别”,即《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杜甫《无家别》:人生离散之痛,感受灾难带来的苦难

〔唐〕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注释〗

①天宝后:指安史之乱以后。开篇是以追叙写起,追溯无家的原因,引出下文。

②庐:即居住的房屋。但:只有,极为概括也极为沉痛地传达出安禄山乱后的悲惨景象:什么都没有,唯有一片蒿藜(也就是野草)。

③贱子:这位无家者的自谓。

④日瘦:日光淡薄,杜甫的自创语。(www.xing528.com)

⑤怒我啼:对我发怒且啼叫。

⑥鞞(pí):同“鼙”,鼓名。

⑦携:即离。无所携:家里没有可以告别的人。

⑧齐:齐同。

⑨委沟溪:指母亲葬在山谷里。

⑩酸嘶:失声痛哭。

⑪蒸:众。黎:黑。蒸黎:指劳动人民。

作品赏析

《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他两篇一样,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子仪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夫。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别”,即《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知识链接

杜甫对诗

据说,一年冬天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杜甫有事要去一个叫梅岭的地方。他雇了一顶四人抬得轿子,就上路了。

行进途中,雪越来越大,鹅毛似地雪片飘飘洒洒,天地间的一切都被皑皑白雪笼罩,一位轿夫突然诗兴大发,随口吟道:“片片片片片片片。”接下来,轿夫就不知道怎么接了。憋红了脸苦想。杜甫在轿子里看了看不远处的梅岭,苍茫隐晦,巍峨壮观,就接道:“雪落梅岭形不见。”那轿夫一听,觉得对得非常好。就是啊,虽然在空中是鹅毛般的雪片,可落在山岭之上,便和地上的大雪融为一体,分不清是哪片了。他想这个坐轿的人是谁呢,当今只有诗圣杜甫杜少陵有这样敏捷的才思,他也接道:“此人莫非杜少陵?”

杜甫笑了笑,接出了最后一句:“然然然然然然然。”把这四句合起来,变成了一首比较有意思的诗:

片片片片片片片,

雪落梅岭形不见。

此人莫非杜少陵,

然然然然然然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