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编司法文书写作实务:行政判决书的作用和程序

新编司法文书写作实务:行政判决书的作用和程序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政判决书,是针对已经审理终结的行政争议作出的,意味着该案在该审程序所有诉讼活动的终结,因而具有终结性。行政判决书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的最后决断,涉案双方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否则,将导致强制执行程序的启动,因而对涉案当事人具有法律强制力。按照审判程序,行政判决书有一审、二审和再审之分。

新编司法文书写作实务:行政判决书的作用和程序

一、概念

行政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行政诉讼程序,对审理终结的行政案件,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行政判决书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合法性。行政判决书必须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作出,因而具有合法性;二是实体性。行政判决书是对诉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的结论,解决的是双方当事人争议的实体问题,因而具有实体性;三是终结性。行政判决书,是针对已经审理终结的行政争议作出的,意味着该案在该审程序所有诉讼活动的终结,因而具有终结性。四是强制性。行政判决书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的最后决断,涉案双方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否则,将导致强制执行程序的启动,因而对涉案当事人具有法律强制力。

按照审判程序,行政判决书有一审、二审和再审之分。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公正合法作出判决,这对调整和稳定行政法律关系,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格式、内容及写法

行政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下面主要介绍一审和二审行政判决书的内容和制作方法。

1.首部

(1)标题

标题包括人民法院名称、案件性质和文书名称,应居中分两行写明。县、县级市人民法院名称前要冠以省、自治区名;对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名称,应与最高人民法院制发的该院印章冠名相符,如“××市××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

(2)案号

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简称、案件性质、审判程序代号和案件序号组成。如“(年度)×法行×初(终)字第×号”。

(3)当事人身份情况

行政诉讼的原告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自然人原告,依次说明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和职业或职务、住址。原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写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和地址,并另起一行说明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及其姓名和职务。

被告即被诉的行政机关,应写明该行政机关的名称、地址,并另起一行说明其法定代表人及其姓名和职务,再另起一行说明其委托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和职业或职务、住址等;如委托代理人是律师,则仅需说明其姓名、工作单位和职业即可。第三人的基本情况与原告写法相同。

二审行政判决书当事人的称谓为“上诉人”与“被上诉人”,除在其各自的姓名之后用括号注明其在原审中的诉讼地位外,其身份事项的项目与写法同一审原、被告。原审有第三人的,应称其为“原审第三人”,以有别于二审中的“第三人”。

(4)案由、案件来源、审判组织和审判方式及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

一审行政判决书表述为:“原告××不服××(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年度)×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依法不公开)审理了本案。……(写明到庭的当事人、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二审行政判决书表述为:“上诉人××因××(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度)×法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审判组织及其后诸项目的写法同一审行政判决书)。”

2.正文

正文部分包括案件事实和证据、判决理由和判决主文三部分。

(1)事实部分

①一审行政判决书的事实部分包括被告具体行政行为概况、原告诉称、被告辩称、第三人述称及法院查明的事实5项内容。

当事人之间的行政纠纷及各方的利益诉求主要是通过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的陈述显现的,即原告起诉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有哪些,其诉讼请求是什么;被告针对原告起诉,提出的答辩理由及答辩要求有哪些;而第三人对本案事实的陈述与意见又是什么。明确了上述几点,就能清楚反映案情,突出双方争执的焦点。

第一,概述被告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名称和主要内容。

第二,在原告诉称部分,应概述原告诉称的双方之间纠纷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及目前状况、争议焦点和起诉要求(即诉讼请求),应以一个自然段完成。其行文格式为:“原告诉称,……起诉要求:(一)赔偿××费××元;(二)支付××费××元。”

第三,在被告辩称部分,应概述被告答辩的理由、法律依据及答辩要求。其行文格式为:“被告辩称,……并提交了××证据,答辩要求……”。

第四,第三人述称部分,应概述第三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相关证据及要求。

其行文格式为:“第三人述称,……并提交了××证据,要求……”。

第五,法院审理查明的案件事实部分的行文格式为:“经审理查明,……(叙述法院查证认定的本案事实)”。

法院认定的案件事实和证据,是行政判决的关键和基础。因此,虽然在此之前要明确原告诉称、被告辩称、第三人述称的事实和要求,但均系便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收兼听则明之效的基础。因此,法院认定的案件事实必须客观真实,表达要准确具体,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内容、情节和因果关系等。判决认定的事实要注重证据,强调被告的举证责任,各种证据须经法庭查对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叙事与举证要紧密结合起来。

②二审行政判决书的事实部分一般包括一审判决的主要内容、上诉人上诉理由和要求、被上诉人的答辩理由与要求及二审查明的本案事实4 项。

其中一审判决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判决理由和法律依据及判决主文。其表述格式为:“一审法院认定,……(概述原审认定的本案事实),认为……(原审判决的理由),根据《……》第×条之规定,判决……(即判决主文)”。

上诉理由和要求以及被上诉人的答辩理由与要求,其行文格式为:“上诉人××认为……,请求……。被上诉人……答辩称,……请求……”。

二审查证认定的案件事实和证据部分,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清楚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前因、经过与后果,并辅以相应的证据说明。其行文格式为:“经审理查明,……上述事实有以下证据为证:……”。

(2)理由部分

①一审行政判决书主要写明判决的理由和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判决理由部分要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法学理论,就行政机关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是否合法、原告的诉讼请求和理由是否合法合理,以及被告的答辩意见与要求是否成立,展开分析推理和论证,阐明一审法院的观点。判决所依据的法律应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国务院各部、委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行政规章,表述要准确、具体、完整。

②二审行政判决书主要写明二审判决维持或改判的理由和所依据的法律条款。主要在论述二审法院关于本案性质、被告行为性质及是否合法、应否负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再针对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就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上诉理由是否成立,上诉请求是否应予支持,以及被上诉人的答辩是否合法合理等,阐明二审法院的观点,然后再引用所依据的程序法和实体法相关条款,为判决主文的作出奠定法律基础。

(3)判决主文(www.xing528.com)

①一审行政判决书

判决主文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

第一,维持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

“维持××(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撤销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

“一、撤销××(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二、……(写明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如果是不需要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此项不写。如果是确认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原告合法权益而须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和交付时间等)。”

第三,部分撤销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

“一、维持××(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第×项,即……(写明维持的具体内容);

二、撤销××(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第×项,即……(写明撤销的具体内容);

三、……(针对撤销部分写明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如果是不需要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此项不写。如果是确认被告侵犯原告合法权益而须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和交付的时间等)。”

第四,判决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

“责成被告××……(被告应当履行法定职责的内容和期限)。”

第五,判决变更行政处罚:

“变更××××(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为……(变更后的处罚内容)。”

第六,单独判决行政赔偿:

“被告××赔偿原告×××……(写明赔偿的金额、交付时间,或者返还原物、恢复原状等)。”

②二审行政判决书

判决结果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维持原审判决的: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第二,对原审判决部分维持、部分撤销:

“一、维持××人民法院(年度)×法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第×项,即……(写明维持的具体内容);

二、撤销××人民法院(年度)×法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第×项,即……(写明撤销的具体内容);

三、……(写明对撤销部分做出的改判内容,如无需作出改判的,此项不写)。”

第三,撤销原审判决,维持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年度)×法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

二、维持××(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第四,撤销原审判决,同时撤销或变更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年度)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

二、撤销(或变更)××(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三、……(写明二审法院改判结果的内容,如无需作出改判的,此项不写)。”

3.尾部

(1)诉讼费用的负担,写法分别同一、二审民事判决书

(2)一审行政判决书要交代上诉权、上述期限和上诉方法及上诉审法院,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

二审行政判决书写明“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3)合议庭组成人员署名,注明判决日期,加盖院印,再由书记员署名,最后加盖“本件与原本无异”条形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