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雄州2020年林业草原工作成果

楚雄州2020年林业草原工作成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0年,林草总产值达43.93亿元,与2019年的39.21亿元相比增加4.72亿元,增长率12.04%。按照《楚雄州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要求,认真组织推荐省级“森林乡村”申报工作,全县获得省林草局评价认定省级“森林乡村”9个。配合技术支撑单位,抽取村庄绿化状况调查样本35个、集镇绿化状况调样本12个,开展村庄和集镇绿化状况调查,配合县级部门完成生态保护修复相关工作,打好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

楚雄州2020年林业草原工作成果

【林草资源】 2020年森林资源监测结果显示,全县森林面积1627880.2公顷,有林地面积156551.57公顷、蓄积980.47万立方米,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26846.75公顷。其中,天然森林面积15260.96公顷、蓄积569.83万立方米,人工森林面积80827.06公顷、蓄积410.6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77%;自然保护区面积30048.35公顷,其中,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17348.67公顷、三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12699.68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8%。全县有天然草场135981.29公顷,可利用草场106066.34公顷,草原承包面积106066.34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78%,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7.9%,平均高度35.71厘米,每公顷鲜草产量10395.68千克,可食牧草鲜草产量8918.24千克,2020年全县鲜草总产量14.13万吨,比上年增长0.7%。通过监测,全县湿地面积2391.68公顷,受保护湿地面积1789.3公顷,湿地保护率达74.81%,湿地保护率和自然湿地保护率均呈“双增长”态势。

经济运行】 2020年,全县林草系统共争取到项目资金10423.4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855.7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074.18万元、州级财政资金3493.5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7331万元的142.18%;编报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个,完成投资2.38亿元;编报招商引资创新项目5个,其中,重点招商项目2个、储备项目3个,占目标任务的125%,成功谈妥《南华县构树产业发展项目》和《南华县森林康养建设项目》。编制完成了《云南省南华县国家储备林等林业生态建设(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总投资9.83亿元,项目通过省财政厅入库审核,经过资格预审、公开招标程序,已确定项目社会资本方。2020年,林草总产值达43.93亿元,与2019年的39.21亿元相比增加4.72亿元,增长率12.04%。

【生态建设】 2020年,组织调供各类造林籽种12.9吨,落实育苗面积26.68公顷,共培育苗木460万株,为全县造林绿化进行了充足的种苗准备。年内,对全县造林绿化苗木生产苗圃开展种苗质量检查4次,各苗圃基地培育苗木所用种子、穗条来源清楚,苗批合格率均为100%。经调查统计,全县完成人工造林647.18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66.75公顷、陡坡地生态治理200.1公顷、异地造林项目20.01公顷、美丽公路建设260.32公顷,完成州级下达人工造林计划的101.1%;完成全民义务植树88.63万株、四旁植树151.95万株,建成县级机关义务植树基地18.68公顷。在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的同时,对南华县列入《楚雄古树名木》名录的136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明确了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人,确保保护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按照《楚雄州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要求,认真组织推荐省级“森林乡村”申报工作,全县获得省林草局评价认定省级“森林乡村”9个。配合技术支撑单位,抽取村庄绿化状况调查样本35个、集镇绿化状况调样本12个,开展村庄和集镇绿化状况调查,配合县级部门完成生态保护修复相关工作,打好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

【资源管理】 2020年,上报审批永久性征占用林地32件,使用林地63.29公顷,收缴植被恢复费982.55万元;审批临时征占用林地2件,使用林地1.12公顷,收缴植被恢复费11.2万元,为全县重点项目推进提供了林地用地保障。对2017年以来建设项目永久性征占用林地、临时占用林地和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设施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核查,依法查处不批就占、少批多占等非法征占用林地违法案件,清理排查出12个违法案件,已移交森林公安进行依法查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开展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要求,实地核查上级反馈疑似图斑51个,面积14.96公顷。经核查,合法图斑6个,面积1.77公顷;违法图斑45个,面积13.19公顷,违法图斑中,已进行处罚图斑39个,面积10.74公顷,移交森林公安查处图斑6个,面积2.45公顷;按照2020年森林督查工作要求,核实省下发我县疑似图斑204个,面积187.13公顷。其中:违法图斑51个涉及违法案件36起,违法面积10.4公顷,查处行政案件5起,收回林地4起,恢复林地面积1.8公顷。

【路域绿化】 2020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全省高速公路绿化美化工作动员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建设“最美公路”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昆明大理丽江高速公路南华段路域环境绿化美化工作。规划昆明—大理—丽江高速公路南华段45千米公路产权外可视范围1000米内绿化美化工程建设493.91公顷,其中:绿色廊道工程260.32公顷、增绿复绿工程233.59公顷,规划项目总投资17985.24万元,完成绿色廊道工程260.32公顷,完成计划任务的100%;结合迹地更新、退化林修复项目、异地造林等项目完成增绿复绿工程110.12公顷,占计划任务的47.1%。

【天保工程】 2020年,上级下达县森林管护任务68560.93公顷,管护资金294.05万元。按照天保二期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年初将管护任务及时下达各项目实施单位,全县实际完成管护面积166736.66公顷,其中,国有林10145.07公顷、集体国家和地方公益林58415.86公顷、集体商品林98175.73公顷;上级按1万元/人的补助标准下达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115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65万元、省级资金785万元,按照生态护林员与天保管护员同工同酬的原则,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1206名生态护林员,管护补助标准为800元/月,其中,中央资金421名,省级资金785名,全县共有护林员1602名,根据《云南省护林员管理办法》及森林管护、生态护林员管理要求,建立了天保管护员管理台账,完善签订管护协议1602份,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同时,结合森林管护工作实际及时为管护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团体保险,提高了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和管护效果。(www.xing528.com)

【退耕还林】 2020年,省、州下达县2019年第二批退耕还林建设任务166.75公顷,委托云南云天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到项目实施乡镇开展外业调查规划工作。经规划设计,全县共涉及4个乡镇1424户3574人49个小班,其中,五顶山乡25.58公顷、红土坡镇83.92公顷、罗武庄乡6.91公顷、五街镇50.34公顷。规划种植核桃132.59公顷、花椒0.17公顷、芒果6.36公顷、华山松23.18公顷、樱桃0.28公顷、沃柑4.16公顷。同时,按照省州下达的2000陡坡地建设任务,于9月中旬开展外业调查,现已全部完成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造林任务。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全县共兑现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补助资金1386万元,其中:种苗费190万元、生活补助费1196万元,有力推进造林计划任务的落实。

【生态补偿】 2020年,省、州下达南华县公益林补偿面积58415.86公顷,补偿资金1357.5万元。其中,国家级公益林23645.15公顷,补偿基金549.48万元;省级公益林34770.71公顷,补偿资金808.02万元。按照《云南省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最新的公益林区划成果,全县安排集体个人公益林补偿面积58415.86公顷,其中,国家级23645.15公顷、省级34770.71公顷,补偿资金875.8万元;安排管护费补助资金480.75万元,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94.48万元,省级公益林286.27万元。全县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共涉及10个乡镇2.83万农户12.14万人,分布在495个林班5139个小班,按照“四定(订)四落实”认真开展公益林管护工作,共签订完善公益林禁限伐协议3165份,落实管护责任单位159个,签订管护合同1602份,做到各管护责任区管护人员巡山有记录、监管检查有台账。年内,完成五顶山公益林管护站等7个项目州级验收,雨露龙顶寺等5个项目的县级验收工作。

【防火工作】 2020年,全县投入森林草原防灭火经费543.64万元,共签订各级各类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状46503份,落实“五种人”监护责任1049名,张贴标语2205条,刷新永久性碑牌134块,举办1天以上森林防火培训班14期1253人,以会代训346次;对全县1502名护林员进行了调整,划定责任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全县重点林区设立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站点34个110人,从源头上来控制火源进山入林;32套森林防火野外视频监控系统对林区人员活动情况及火情进行实时监控,监控率达60%,4个瞭望台对瞭望监测区域实行24小时瞭望监控,确保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力求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县组建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11支270人,经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调度,先后3次100人次支援外县扑救森林草原火灾,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机构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火情处置及时、规范。年内,全县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圆满完成了州人民政府下达的目标控制任务,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

【防治检疫】 2020年,全县发生林草有害生物面积2027.68公顷,其中,病虫害953.81公顷、鼠害373.52公顷、毒害草700.35公顷,林草有害生物发生率为0.58%,无一成灾。全县完成防治面积2001公顷,防治率98.6%,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有害生物发生率、防治率均控制在省、州下达的考核指标内。全县实施产地检疫苗圃20.01公顷,产地检疫苗木7.23万株,调运检疫苗木73.43万株,调运检疫木材3820立方米。通过检疫,未发现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其他林业危害性有害生物。为有效防范沙漠蝗入侵风险,及早监测沙漠蝗迁入地区和扩散动向,制定下发了《南华县沙漠蝗监测预警方案》,对全县范围内的森林、草地等有绿色植物区域开展监测,未发现沙漠蝗入侵迹象。分别于4—6月、9—11月组织开展了两次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采集疑似标本138份,经分析鉴别,未发现松墨天牛及松材线虫病。

【保护管理】 2020年,扎实做好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问题和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整改工作,全面组织排查自然保护区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完成对各级环保专项行动中存在问题整改25个,开展日常巡护、监测巡护等1120次,巡护车960台/次,2440人次,巡护里程10800千米,依法制止保护区内毁林开垦、蚕食林地、滥伐林木、毁坏林木等违法违规行为;按照《云南省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技术规范》和《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空缺分析技术指南》等技术规程,严格按时间节点和技术规范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方案已经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审议和州级审查通过,现已上报国家林草局审查;制定下发了《南华县在养野生动物处置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各乡镇9月底前完成在养野生动物处置工作,全县共处置人工驯养野生动物166只(条),其中,无害化处理28只(条)、放归自然138只(条),移交农业农村部门135只(条),兑现补偿金50.67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