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职场新人到哈佛高管:步步精心的情商管理之路

从职场新人到哈佛高管:步步精心的情商管理之路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处一个办公环境,条件也差不多,有人左右逢源、加官晋爵;有人则默默无闻,甚或一败涂地,除了工作能力,就是“职场情商管理”水平了。职场情商管理有时得掩饰你的真情实感,从你的本色个性中再培养出优良的职业个性和职业精神,在工作中历练和成长。下列这些消极、不受欢迎的个性,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情商低、缺乏职场情商管理了。职场情商管理直接关系到处理办公室人际关系的水平。

从职场新人到哈佛高管:步步精心的情商管理之路

情商代表一个人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智商相对应的概念,近年流行于世。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的掌控、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简单说来,情商EQ(Emotion Quotient)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以及把握他人情感的能力指数。情商高表现为能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调适自己的情绪,培养自动自发的心灵动力,感受别人感受的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情商是良好的道德情操,是自我激励,是持之以恒的韧性,是一种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善良,是善于与人相处的智慧。

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并出人头地,高情商往往比高智商更重要。拥有做事的智商是成功的一半,另外一半则要靠做人的情商。

“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想念”,这样的高情商不仅能让你职场得意,好友成群,还能帮你趋利避害,保持身心健康,拥有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人生。在职场如鱼得水的人都明白:做事先做人。同处一个办公环境,条件也差不多,有人左右逢源、加官晋爵;有人则默默无闻,甚或一败涂地,除了工作能力,就是“职场情商管理”水平了。也就是说,在事业的阶梯上要想跃上顶端,成为企业的优秀人才,既要业务精通,又要八面玲珑。要硬本事与软技巧相结合——既需基础储备、视野见识、战略思考、专业修养、做事方法、执行能力这些“硬本事”,还需责任心、意志力、吃苦精神、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人际处理,以及健康开朗的性格等“软技巧”。对职场新人来说,在职业阶梯上一级级向上攀登,步步惊心。如果说职场红线决定职业新人能否走稳,那么,情商管理就决定你能走多远、攀多高。

人都有七情六欲,人的情绪随着境遇做相应的波动,是正常又合乎人性的。若情绪走向极端化或长时间持续地僵化,而你又不能掌握调节情绪的方式,便很容易被情绪困扰。过于情绪化的人,不但事业不能如愿发达成功,连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可能受到影响。我最敬仰的北京大学老校长、大学者胡适先生在《四十自述》一书中的《我的母亲》一篇中说过:“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在职场中,我们与不同的人相处,可能自觉不自觉会展现不同的态度。正面情绪、和颜悦色让人如沐春风,负面情绪、满面愁容则令人退避三舍。唯有心存善意,宽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热情回应。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压力,或被领导批评、被客户误解等烦心事,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坏情绪传染办公室。

高情商者能抑制感情的冲动,克制急切的欲望,及时化解和排除不良情绪,使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乐观的心态。管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恶习,才能无欲则刚,才能内心强大,才能抵御风雨。

残酷竞争的职场,不可能风平浪静,我们需要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抗打击能力。具有高情商的管理能力又业务精专的人,工作动力都来自于自身很强的自觉性、主动性,懂得自动自发——自动学习、自发工作。决定做一件事后,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做任何事情,都动机明确、兴趣强烈、独立积极、不甘落后,有勇气,自信心强。因此,就算他的智商不比别人高,也一定能做出成绩来。在自我认识方面,一个人总有某些连自己也看不清楚的个性上的盲点。高情商者往往自我反省,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并竭力从内外找出积极向上的东西,把环境中的消极面压缩到最小限度,把自己的思路和言谈都引导到振奋人心的氛围里,把快乐精神和阳光心态带给周围的人。

职场高情商者,接受任务会摆正态度,不说“不可能”,而说“我试试”;不说“我不知道”,而说“好的”“我去查查”;面对困难,会直面,不逃避,接受挑战,以解决问题为重;不提加班加点、吃了多少苦,而是看结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业绩,完成任务才是效率;会正确对待来自同事之间的正常比试;坦然接受失败,输也输得漂亮;不会经常抱怨,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工作出错,会主动道歉,并积极弥补,让同事、客户明了你的诚恳态度及责任感,重新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

在办公室尤其要学会长大,不能恣意妄为、太情绪化,不在工作中夹杂过多私人化的东西。要适当克制自己的喜怒哀乐,顾及别人的情绪。我总跟我的闺蜜们说:“职场不相信眼泪!”记得那年年仅14岁的女儿独自赴英国留学,送行时人多匆匆,我顾不得悲伤。第二天一早到单位,准备“周一例会”,办公室尚无一人,这时新加坡同事好友通过MSN发来一句关心的问候:“Claudia,你还好吗?女儿昨天走了?”勾起我的伤心痛点,顿时眼泪夺眶而出……狠狠哭了几分钟,我立即用E-mail通知我的小组“早会因故晚10分钟”,擦干眼泪后照常主持了早会,布置交代一周工作,与会同事几乎没有察觉。职场情商管理有时得掩饰你的真情实感,从你的本色个性中再培养出优良的职业个性和职业精神,在工作中历练和成长。

下列这些消极、不受欢迎的个性,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情商低、缺乏职场情商管理了。

如狂妄自大(自信重要,但要有度);易怒或冷漠、爱记仇;对同事眼红嫉妒、怀有敌意;对他人吹毛求疵(应该多找自身的毛病);对人过度热情(与冷淡同样糟糕)或过分夸张;遇事推诿、推卸责任,不能坦然面对失败,自己犯错却习惯责怪他人,为自己开脱;拖沓,不按时完成任务时还给自己找一大堆托词;爱打小报告(低情商者的最大毛病,也是办公室“游戏”的大忌)。

职场情商管理直接关系到处理办公室人际关系的水平。情商高的人因为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不张狂自傲,都能与周围的人融洽相处。他们懂得情绪管理,洞察并理解别人的心态,领悟对方的感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尊重他人的意见。因此,他们善于人际沟通与合作、人际关系融洽,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游刃有余。(www.xing528.com)

在同事关系中,以下几点高情商者一般会这样把握:对上司和下属均要谦逊;宽容对同事,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明白每个人都不容易;多看人家的长处,多赞美欣赏同事、鼓舞他人,有时简单的一句赞美,便会融化一个人的心灵;男士多赞美女士;同事之间可以熟络,但始终不失分寸(私下做好友,在办公室不过多表示亲热);对烦人的同事/无聊的话题,也微笑应承,实在无聊就巧妙找个借口脱身;与同事聊天,别哪壶不开提哪壶,更不因为琐事与同事争吵;对同事倒霉,不幸灾乐祸,要诚恳地表示同情关切或以自己的遭遇呼应。不要在人家尴尬难堪时显示自己的优越感;相反,应小心翼翼掩饰同事的尴尬。熟记同事的名字(这一点在跨国公司尤其重视)。在办公区与老板不期而遇时,主动与老板打招呼;躲着老板的没出息,但也没必要溜须拍马。

看清一个人的职业教养、情商管理,就去看他如何对待陌生人或对新员工(不仅是利益相关者)。高情商者会尊重他人,微笑礼貌地对待陌生人;对新同事友善(也不必过于亲热),及时给予帮助,给人落落大方、值得信赖的感觉。工作中有问题,及时向资深员工虚心请教,别不懂装懂反而耽误事。还有,上班时间不讨论重大的政治宗教问题,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也不要强迫别人信你的)。不要卷入公司的人事纠纷中,对办公室政治处之泰然。与同事协同合作、妥协让步,而不是竞争对抗、钩心斗角。如果对同事有意见,也是对事不对人,坦然相告,礼貌而坚定。对个别同事的过火行为也不要与之计较,学会优雅地说“不”而拒绝。

职业初始,可能遇到你不喜欢或不习惯的人,让你不舒服或向你提出无理要求的人,有时还要与思想乖张、行为古怪的同事打交道。高明的情绪管理者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境呢?先反思一下自己有什么事让人家误解了,然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想别人的处事风格和动机(不是道德问题或智商问题,可能只是方式方法不同罢了)。若真有分歧,就尽早处理,不让事态恶化;开会时(避免私下议论)跟同人分享,找出办法;或直接找当事人谈,最好在合适的场合(可考虑工作场所之外更亲切);或者冷静回复E-mail,别火上浇油;如果事态严重,可找个“仲裁人”(上司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一起谈。如果通过以上种种努力之后问题仍没解决,还是不能面对此人,或依然无法接受此人的行为,就记下所有给你造成困扰、给你带来麻烦的事情,列下时间、日期和证人,以及你每次的感受,并告知此事如何影响到了你的工作、你希望怎么解决等,这将成为有用的证据材料,供日后进一步采取正当方式以彻底解决。

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职场上,你对同事的态度,就是建立同事反过来对待你的态度。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人际关系、同事之间都是相通的互动关系。无论你有多聪明、能力有多大,在孤军作战的情况下,一个人难以完成任务。你需要高智慧的情商管理,处理好办公室各种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靠其他人助你拓展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从而获得更多人力的帮助、智力的支持。如此,在职业道路上你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

小贴士

1.要硬本事与软技巧相结合。拥有做事的智商是成功的一半,另外一半则要靠做人的情商。

2.高情商者能正确认识自己,有效管控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并把快乐精神和阳光心态带给周围的人。

3.洞察并理解别人的心态,会换位思考。善于与人沟通合作,人际关系才会融洽。

4.职场情商管理者会善待陌生人或新员工,以及那些你不喜欢或不习惯的人,甚至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同事/客户。

5.职场不相信眼泪。在办公室要学会长大,学会情绪管理,适当克制自己的喜怒哀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