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新环境

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新环境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学校应当确立教师评价体系的定位,并不是要把“教学评价素养”作为一项冰冷的问责条例,错误的定位会让教师花费更多的经历去应付考评,不仅浪费时间,还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是评价活动的决策者,一手操控评价的主权。

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新环境

(一)学校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应当营造一个弱化“问责功能”的评价文化氛围,这样会有利于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形成,对教师的个人发展也很有益处。学校应该正视教师趋于疲软、安于现状的现实,摒弃冗长、收效甚微的动员大会,而是要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来充分肯定教师的评价工作以及评价能力。

激励,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是指通过某些措施去激发人的最为原始的动力,这种动力是内在的,并因此依靠这强大的内在动力朝着所期盼的目标开始行动这样一种心理过程。目前,一般学校都会建立起一套相对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来评比教师在教学管理、教学成果、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关于“教师的评价能力与评价工作”这样的评定活动很少有学校开展,学校并没有将“评价能力”这一项纳入教师的考评系统当中。这显然不利于学校的评价氛围的营造。

学校可以单独开设“评价案例”这个模块的活动,基于同行之间的压力教师会主动反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评价行为,这些评价行为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形成教师正确的评价观,增强评价意识,并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完善评价知识和练习评价技能的机会,督促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提升。对此,学校应当确立教师评价体系的定位,并不是要把“教学评价素养”作为一项冰冷的问责条例,错误的定位会让教师花费更多的经历去应付考评,不仅浪费时间,还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学校应当摆正建立评价考评的最初目的,并放权给教师,让他们有参与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以及奖励制度的权利。

(二)教师主动实践研究

首先学校应该呼吁教师的自我提升,而不是为了评职称而不得已去做研究。其次教师应该保持活力的状态,不被漫长的教学生涯磨尽了热情。教师应用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在实践寻求解决方案。教师作为评价的发出者,端正态度深度认识自我是很有必要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与改进,这是一个成熟的评价参与者应有的素质。

课程标准中评价的重点在于诊断与改进,这不仅仅是要提高教学评价活动的质量,也是要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书法这一特殊学科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评价策略使评价活动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作为评价活动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其作用有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教师在评价活动中的权利有关。书法单独从美术学科分离出来不过短短几年,书法教师在学校的尴尬地位导致教师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权力十分有限,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比较小。书法教师不应随波逐流,尤其是教龄较长的老师更应该主动地去研究,积极地去实施,才能挽回这种被动的局面,否则书法教学评价只能流于形式,变为空谈。

教学活动授予教师评价的权力,而权力与能力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先进的评价理念需要自上而下的实施,要想真正发挥教师在书法课堂中的作用,一是要书法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课题的研究,改变思想,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二是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研究,用理论去辅助实践,在两者磨合的过程中持续地提升自己的评价能力。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三)提高评价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www.xing528.com)

一个成功的评价是可以促进教与学共同发展的,教师通过反馈情况发现问题,也为自己今后的备课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学生作为评价的对象,自然也有权利去了解自己的评价结果,也有责任来配合教师来完成评价活动。在评价活动中,学生有充分的权利去参与个人的价值构建,学生可以利用知识及课程要求来判断自己掌握了什么,哪些地方欠缺,自己还需要在什么方面继续努力,从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学评价提倡评价多元化的主体,这样的评价方式提供了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机会,使学生的学情评价更为全面、丰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是评价活动的决策者,一手操控评价的主权。学生不敢也不想发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是被现有的评价氛围浸泡得不想去思考,只跟随教师的引领就好。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很容易让学生迷失自己,完全地信任遵从老师的评价,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更是对学生自我分析、自主反省能力的培养造成不良影响。

评价活动要想开展起来,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有评价这一能力的,其次教师可以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评价知识,在最终的评价实践活动中做好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帮助学生建立电子成长记录袋。尤其要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使其具有单独评价的能力,真正地参与到书法教学评价活动中来。学生对自我评价这种方式有着非常高的认同度,就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这方面而言,教师应以纵向的时间线索评价为主,也应把这种理念贯彻到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鼓励学生做自我评价。多将同一学生不同阶段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点评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与可取之处,评价活动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慢慢培养学生自我分析的习惯,例如让学生给自己写评语,进行自我剖析,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塑造健康的人格。

还要鼓励同学之间的同级评价即互评,通过同级间的互相评价可以促进个体间的交接,这也是认识自我的另一有效途径。评价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鉴定、甄别的过程,是鼓励学生主体主动参与的过程,解除教师的控制,充分地信任学生,放权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整个评价过程中都浸透着民主的氛围,过程贯穿着交流、协商、互助等行为,以自由与解放为原则进行评价活动,最终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目的。

【注释】

[1]邵媛.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J].艺术教育,2014(09):136—137.

[2]徐梅.小学书法校本课程开发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3]宋佳.探访身边的书法遗迹——小学五年级书法教学实践设计[J].书法教育,2020(05):48—54.

[4]孙玉涵.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书法教学评价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