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力残疾儿童的评估与教育策略

智力残疾儿童的评估与教育策略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们普通学校,怎么确定某个学生列入随班就读,这点很重要,我国有关文件明确规定:“招生时应由教育部门、学校、医务、心理等专业人员和家长共同参与,对推荐对象进行筛选,详细了解病史、家族史以及日常表现,并进行医学检查、智力测定、教育鉴定与行为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从严掌握,以确定是否属于轻度智力残疾儿童(IQ值52~67),对有争议或一时难以确定的儿童,一律视为正常儿童,不要轻易给戴

智力残疾儿童的评估与教育策略

在我们普通学校,怎么确定某个学生列入随班就读,这点很重要,我国有关文件明确规定:“招生时应由教育部门、学校、医务、心理等专业人员和家长共同参与,对推荐对象进行筛选,详细了解病史、家族史以及日常表现,并进行医学检查、智力测定、教育鉴定与行为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从严掌握,以确定是否属于轻度智力残疾儿童(IQ值52~67),对有争议或一时难以确定的儿童,一律视为正常儿童,不要轻易给戴上“智力残疾”的帽子,也不要草率判定。

概括地说:我们作鉴定要有充足的材料,要有以下4方面的内容:

1.医学方面:发育史、患病史、家族史、出生的情况,以及各种生理检查等。

2.教育方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如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对教师的态度、对环境的反映等。

3.心理方面:智商测查,适应行为水平,学习能力等。(www.xing528.com)

4.社会方面:家庭教育状况(父母文化水平,经济情况,对孩子教育方法及期望),在社区生活状况等。

在普通的班级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学习行为较差,不愿意学习,或者经过努力,但在某些科目上总进步不大。有的老师把这些学生一律视为智力残疾学生,不进行具体分析和测查就将他们归入智力残疾行列,这是一个认识上误区。

对于这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要认真调查分析。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学习障碍”或“学习困难”,而不是智力残疾。学习困难——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大纲要求的学生。还有一种说法:特殊学习障碍是指在理解和使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方面存在一种或几种心理过程的障碍。这些障碍可能表现为听、说、阅读、思维、书写、拼写和数学计算能力的不完善。

我国目前普通班级中发现的多动症、语言障碍、情绪行为问题等相当一部分属于“学习困难范畴”,而并非“智力残疾儿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