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料理制作-刺身刀法,鱼类切法多样化

日本料理制作-刺身刀法,鱼类切法多样化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切刺身要用专用的柳叶刀,细长而锐利,刃长24厘米。无论运用哪种刀法都要顶纹切,即刀与鱼肉的筋纹呈90°夹角。生鱼片的厚度以咀嚼方便、好吃为度。装进盘里的生鱼片,绝对不能有鱼骨,以防卡住食客的食道,发生危险。刺身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切法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平作(平切法)平作是刺身的基本切法,又称为拉刀切法。此切法适用于加级鱼、金枪鱼等切成厚片的鱼类。此切法可根据刀的倾斜角度切除大片的生鱼片。

日本料理制作-刺身刀法,鱼类切法多样化

刺身要用专用的柳叶刀,细长而锐利,刃长24厘米。这种刀又叫关东型生鱼刀,其刀尖呈四角形,刃部料薄,单面有刃,即刀的右边有刃、左边无刃。无论运用哪种刀法都要顶纹切,即刀与鱼肉的筋纹呈90°夹角。这样切出的鱼片,筋纹短,利于咀嚼,口感好。忌顺着鱼肉的筋纹切,因为筋纹太长,口感不好。生鱼片的厚度以咀嚼方便、好吃为度。这里讲的“好吃”有两层含义:一是容易入口;二是鱼片的厚薄能充分体现该鱼的最佳味道,一般鱼片厚约5毫米,如三文鱼、鲔鱼红肉、旗鱼等。需特别注意的是,鱼肉一定要剔净鱼骨。装进盘里的生鱼片,绝对不能有鱼骨,以防卡住食客的食道,发生危险。

刺身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切法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平作(平切法)

平作是刺身的基本切法,又称为拉刀切法。它是将已去骨的鱼体放平在砧板上,较薄的一方向着内侧,左手轻轻按着,以刀锋切入,直角拉菜刀。切片时使用整个刀身(图2.1),但切下后刀将鱼片向右送,鱼片稍微倒下并重叠(图2.2)。这样可以形成角度美观的造型。

图2.1

图2.2

2)引作(直切法)

引作的动作要领和平作一样,刀与鱼体成垂直方向,以刀锋切入,向后并向下笔直切断,切下的鱼片不向右送出,继续切下一刀(图2.3)。此切法比较适合肉质较柔软的鱼类。

图2.3

3)角作(方切)

角作是先用拉刀切将鱼切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形(图2.4),再切成小方形(图2.5)。此法应注意保持切口处的锐角,重叠放置更显立体感。此切法适用于加级鱼、金枪鱼等切成厚片的鱼类。

图2.4

图2.5

4)细作(精切法)

细作是将白肉鱼、乌贼、贝类、金枪鱼等食材,以精工细雕切成花或者树叶形状的生鱼片的切法。例如,乌贼可以用菊花切法,血蛤可以用唐草花纹切法,针鱼可以用树叶切法。

5)削作(削切法)

削作是先将刀向右倾斜放倒(图2.6),从鱼身的左边开始切(图2.7),然后将刀锋稍微向右倾躺,顺刀势切下再朝身前这端切过来(图2.8)。此切法可根据刀的倾斜角度切除大片的生鱼片。

图2.6

图2.7

图2.8

6)薄作(薄切法)

薄作是削切法的一种,使用时将菜刀斜放,把去边的生鱼片以削切法的方式切成极薄的生鱼片,切下来的生鱼片晶莹通透,上盘时可以清晰看到盘子的花纹(图2.9)。此切法比较适合白肉、肉质较硬的鱼类,如乌贼、贝类、河豚比目鱼等。

图2.9

7)八重作(八重切)

八重作也叫“一拖一”或者“两枚”。此切法是将第一刀先切下半刀不全部切断(图2.10),另起一刀将鱼片切断(图2.11)。此切法适用于肉质松软,切成厚片口感较佳的鱼类。(www.xing528.com)

图2.10

图2.11

8)皮霜作(皮霜切法)

鲷鱼等鱼类的鱼皮虽然鲜美,但是却很硬。此时可将鱼肉的鱼皮朝上放好,上面盖一层白布(图2.12),慢慢淋上80 ℃左右的热水,待鱼皮缩起来后迅速放入冰水冷却(图2.13)。取出后吸干水分,在鱼皮上画刀口,上碟时刀口将呈现漂亮的花纹(图2.14)。另外,也有烧烤鱼皮的“烧霜切法”。

图2.12

图2.13

图2.14

9)鸡冠型切法

此切法主要用于切贝壳等。在贝壳肉较厚的部分切刻出很深的刀痕,再从无刀痕的一侧用刀沿厚度处切成两半,切刻刀痕的边角会竖起,看起来就像鸡冠花。

10)格子切法

格子切法用于切贝壳、鱿鱼,切出很深的斜格刀痕。但此法并非切成斜刀痕,其刀痕的间隔应为格子刀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