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资源管理的意义,《文化资源学:理论与案例》成果揭晓!

文化资源管理的意义,《文化资源学:理论与案例》成果揭晓!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化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保护与管理手段日趋多样,数字化保护实践不断发展,逐步推动文化资源保护与管理的不断深化。文化资源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依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国民意识形态教育,坚定文化自信,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资源管理的意义,《文化资源学:理论与案例》成果揭晓!

文化资源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实现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健全的文化资源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文化资源保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一)促进文化资源保护

通过文化资源管理工作,不仅能增强对未被认识资源的深入挖掘,防止文化资源的流失与破坏,还能加快文化资源合理配置步伐,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化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保护与管理手段日趋多样,数字化保护实践不断发展,逐步推动文化资源保护与管理的不断深化。然而当前由于各种原因,各地尚有很多文化资源未被充分挖掘,一些文化资源仍散落民间,处于“无人知,无人管,无人修,无人用”的“四无”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开发,有的甚至面临消亡的境遇,严重影响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因此,未来要不断加强文化资源的管理工作,推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www.xing528.com)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由于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合理配置,当前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水平相对较低。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资源开发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呈现出文化资源绝对优势与文化产业相对弱势并存的发展特征。与此同时,文化资源的粗制滥造、过度开发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各地在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不惜制造大量的“伪文化”“假民俗”,不仅造成了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严重损害了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核。当前,随着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加快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变,凸显文化资源的价值,需要不断提高文化资源的管理水平,推动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一个国家的安全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有政治、经济上的安全,还有思想文化上的安全。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自己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把持文化交流的主动权,极力推进“文化殖民主义”,如《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是在中国元素外衣的包装下,植入美式主流价值观念,实现国际认同的影片,东方文化元素在其中只是为美式价值观的塑造和传递服务。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如何保持民族文化个性,避免文化霸权所造成的侵害,成为当前我国文化管理工作的重点。文化资源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依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国民意识形态教育,坚定文化自信,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构建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主导、社会民间力量协作的文化资源管理机制,努力通过文化资源的管理,不断丰富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的转变,全面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