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生通信:青春期学生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

师生通信:青春期学生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师满腔热情地想和学生沟通,但学生却“不领情”。因此,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有时候交谈并不是心灵沟通的最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书信便成了师生对话的合适途径。洪菁是一个天资聪明,思想早熟,性格内向的学生。考虑到她擅长写作,我便决定在她身上尝试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师生通信。正是从和洪菁通信开始,20多年来,和班上学生通信成了我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随着教育效果的日渐明显,我扩大了学生通信的范围。

师生通信:青春期学生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

几乎每个班主任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虽然对老师并不一定有什么抵触情绪,但面对老师,要么一言不发,要么问什么答什么。常常有老师很苦恼地问我:“遇到这种性格内向的学生怎么办?”

是的,作为班主任,无法与学生沟通的确很苦恼。老师满腔热情地想和学生沟通,但学生却“不领情”。其实,我刚才说了,不领情的学生不一定是对老师有什么抵触情绪,而更多的是由青春期特有的心理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学生对老师、家长逐渐关闭了自己的心灵,小学时开朗健谈的孩子进入中学在大人面前变得沉默寡言了。因此,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有时候交谈并不是心灵沟通的最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书信便成了师生对话的合适途径。对学生来讲(尤其是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样做既避免了面谈的局促不安,又能与自己信任的老师进行有趣(与每天见面的老师通信,的确是有趣的)有效的心灵交流。对班主任来说,与学生建立并保持书信联系,意味着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书信往来,班主任可以比当面谈话更全面、更真实、更细腻地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及其变化,从而更主动、更准确、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引导。

我第一次和班上的学生通信始于20多年前。洪菁是一个天资聪明,思想早熟,性格内向的学生。她把周围的一切都看得较灰暗,学习懒散,缺乏上进心。我多次找她谈心,都往往只是我的自言自语,而她却一言不发,最多点点头。像这样的学生,要了解她的真实思想是很难的。考虑到她擅长写作,我便决定在她身上尝试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师生通信。

在给她的第一封信中,我谈了与她通信的目的:“进行朋友式的思想交流,以互相理解、互相启迪,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我有意识地隐蔽了我的教育意图。我还与她商量“约法三章”:“第一,我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各自的看法、观点决不强加于对方;第二,通信是自由的,什么都可以谈,是否继续通信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第三,我们的通信是保密的,内容决不让第三者知道。”信中,我还就她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举止爱好等谈了我的看法。

一周后,她回信了:“惊讶地收到您的来信,觉得挺好玩的。我当然愿意与您进行这种有趣的通信。读了您的信,我觉得您似乎像小学生一样幼稚而纯真——原谅我的不敬……我想向您申明:我不是个纯洁的女孩子,哪方面都不是!上次您来家访,说我与班上同学一样,是‘心清如水’的孩子。我要向您坦白:我一点儿也不纯洁,我过早地明白了许多不该我明白的事……我想搞好学习,但不知怎样才能获得上进的动力,您能告诉我吗?”

她向我敞开了心扉,我在欣喜中给她回了信:“虽然你自认为过早地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但我认为你的确是纯洁的。因为不纯洁的人不会如此坦率;另外,过早地知道一些事未必是坏事,只要自己思想意识健康,便是‘心清如水’……”

时间一天天流逝,我和她的通信却一直没有中断。谈思想、学习、趣事、苦恼……我并不奢望仅靠通信就使她成为“后进变先进”的典型,但这种真诚的思想交流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感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洪菁的精神面貌的确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在收到我第一封信的次日早晨竟破天荒地主动为全教室里的保温桶打开水,让大家很吃了一惊;期末语文考试她名列全班之首,可却主动找到我:“李老师,这道题你少扣了我一分……”

与洪菁通信的成功使我的班主任日常工作多了一项内容,但也因此让我进入了一个鲜活的心灵世界。事实证明,“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学生,或“好为人师”地处处教训学生,学生往往不买我们的账;而俯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学生或许会情不自禁地有所思索,有所省悟,有所感奋——这正是当年我和洪菁通信得到的教育启示。正是从和洪菁通信开始,20多年来,和班上学生通信成了我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怎样与学生保持书信交流呢?

第一,巧妙联系。以了解思想和汇报思想为目的的师生通信,学生是不会欢迎的,因此,班主任发出的第一封信,应避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误会的内容,从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另外,为了不使学生感到突兀,教师的第一封信还应该选择一个恰当的日子发出;或是这位学生生病在家的时候,或是他正为考试失利难过的时候,或是他的生日那天……总之,只要班主任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他就一定能找到发出第一封信的“借口”,并可以充满信心地等待学生的回信。

第二,内容不限。师生书信联系应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学生来说,他给老师写信,应完全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而不是碍于老师的情面。而要让学生保持与老师通信的兴趣与热情,班主任要特别注意,不应对书信内容有所限制,相反,要尽量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自由,不断丰富书信的内容。学生在书信中话题越宽,越说明他对老师很信赖,这样,师生的书信联系便越稳定、越持久。

第三,平等对话。师生在书信往来中双方应该是绝对平等的——在书信中,学生可以向老师咨询,老师也可以向学生请教;老师可以向学生表达期望,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双方可以展开坦率的讨论甚至可以激烈地争论,但都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即使教师的回信是目的性很强的教育引导,但字里行间仍然没有任何强迫接受的色彩,仍然只是一种来自朋友的诚恳劝勉。

最初我选择的对象,主要是性格内向甚至孤僻的学生。但随着教育效果的日渐明显,我扩大了学生通信的范围。有一些不便面谈的话题,我便往往通过写信和学生交流。我班筱盈同学和外班一个男生的交往明显超出了正常的同学关系的界限,我觉得必须和她谈谈。于是,我把她请到了办公室里。我打算先和她聊聊别的话题:学习、生活,还有她的父母,等等。可绕了半天我都不忍心直截了当地和她谈那个男生,因为我怕让她难堪。直到她最后离开办公室,我都没有挑破那个话题。因为我已经决定给她写信。

面对信笺,没有了面对面的尴尬,我就很坦率了——

筱盈同学:

我想把你当朋友谈谈我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本来那天晚上和你聊天时我就想说的,但几次话到嘴边都没有能够说出口,因为我怕让你难为情。但这些话不说我又觉得对你不负责任,毕竟我是你的班主任,该说的还得说。于是我选择了写信这种方式。(www.xing528.com)

既然是朋友,我就单刀直入吧!听说你和外班的一个男生有超越一般男女同学界限的交往,是吗?如果是这样,我就想谈谈我的想法。当然,也可能是有的人过于敏感,误解你了。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可以聊聊这个话题。

我和她的书面交流就这样坦然而坦率地展开了。我从各个方面给她作了详尽的分析,整整写了两千字。从此,围绕“早恋”与“战胜自我”这个主题,我们保持了长期的通信,双方都真诚而直率。最后,她终于战胜了自己。同样是言语交流,但对她而言,尤其是对这种话题来说,书面显然胜于口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师生发生冲突的时候,双方都处于激动之中,情绪往往失控,而语言往往失当。这时候,我多半终止和学生的“交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思考。然后,我会给学生去一封信,冷静理智而有条有理地说明我的观点。

我班周宏宇同学特别顽皮,且不爱学习,特别是不爱上英语课。有一天英语课因为不守纪律,被老师罚站了一节课,课后我找他谈心,批评了他,他表示要改正;可第二天又因课堂捣蛋被任课老师请到我面前。当时,我真是怒火万丈,但我知道此刻我的批评很可能火药味太浓,而适得其反。因此,当时我没有多说什么,只叫他好好想想。

当晚,我给他写了一封长信——

宏宇同学:

……

实话实说,当今天××老师说你又犯错误了的时候,我真想揍你一顿!你应该理解我的心情。你上学期犯了不少错误,我没有少批评你,好像在班上也作过检查。但你并没有多大改变。今天我再次仔细分析了一下你的情况,说起来,你也没有什么大的品质问题,无非就是一个“懒”字——学习上懒,生活上懒。另外,你还缺乏毅力。我相信你多次想过要改正懒惰的缺点,但就是坚持不下去。是不是?

在这封信中,我给他讲了四个字:“战胜自己!”并用我国第一个音乐指挥博士陈佐湟的故事激励他。

最后我写道——

我想,陈佐湟的故事肯定会打动你的。你也许没有他那么高的音乐天赋,但是,你也有属于你自己的独特天赋,你以后完全可以成为杰出的人才,关键在于你现在要成为自己意志的主人,这种意志要体现在每一天的细节中:在教室里,在寝室里,每时每刻你都应该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毅力,真正战胜自己。什么时候你战胜了自己,那你就开始走向成熟了。

我的意思不是说你以后就不能再犯错误了,不,犯错误是正常的,但是第一,不要老犯同样的错误;第二,犯错误的周期能够越来越长。建议你养成反思的习惯,通过写随笔写周记,反思自己的学习,这样,你一定能够有惊人的进步的。

几天后他回信,真诚地向我表示感谢,并说会尽最大努力战胜自己:“我会时刻地提醒自己。希望我能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发生微妙的进步,在微妙的进步中完善自我。”

从此以后,我和他开始了书信交往。我的信当然没有立竿见影,但的确触动了他的心灵。后来他也多次犯错误,但我依然充满韧性和耐心地和他保持着通信,一点一滴地对他进行引导、提醒、鼓励。最后,他终于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

我当然不能夸大师生通信的教育作用,实际上,教育是复杂的,有时候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但是,对某些学生来说,书信的确是一种最容易走进心灵并影响学生的方式。请各位老师不妨一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