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破拖延症,助你成为高效行动派

打破拖延症,助你成为高效行动派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然,这么做的话,可以降低做事的出错率。其实,哪有真正准备好的时刻呢?那么,如何才能解开“万事俱备再行动”的症结呢?·现在就执行,不找任何借口拖延如果你想在工作上有所建树,在学习上收获知识,就要摆脱“万事俱备再开始”的枷锁,立刻投入行动。不要期待一次性能够做到最好,也别企图等待出一个万事都准备好了的时刻,再开始执行任务。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准备好了的时刻。

打破拖延症,助你成为高效行动派

一位对文学颇有兴趣的朋友,早年就想写一本书,可兜兜转转十几载,他却连几篇成文的东西都没有写出来。问及原因,他的回答就三个字:没灵感!他说,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必须有灵感的时候,才能提起精神去写,不然是写不出好东西的。

每一个写作者都知道创作需要灵感,但几乎没有一个作者是完全依靠灵感来创作的。被动地去等着灵感的到来,不如主动去获取灵感,多看、多思、多写,先让自己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发挥出潜能。只是坐而论道、沉迷于文山会海,夸夸其谈,一直在筹备的状态中,不去落实,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不过,那位朋友的状态也是可以理解的,心理学家研究得出:一些人之所以拖延,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热情,也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而是某种形式上的等待心理,让他们迟迟不愿意下手,导致了最后的拖延。

这就好比,我们要去拜访客户,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客户企业的发展史、战略规划、产品线、营销策略,以及客户的个人喜好,以便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点,并且想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客户可能说的每一句话以及应对方案。

诚然,这么做的话,可以降低做事的出错率。然而,在进行这一系列漫长的准备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准备充分以后再去拜访客户的时候,竞争对手已经先我们一步把单签了;当我们在思考客户会用什么样的话来拒绝自己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踏进客户公司大门的勇气了。

通常,那些习惯等待“时机成熟”才开始行动的人,往往都有以下弊病:做事过于注重准备过程,忽略实施过程,接到某项任务时,准备过程持续的时间,比真正执行工作的时间还长。只要遇到麻烦,就好比被拦腰截断一样。没准备好任何一个小环节,都觉得无法执行。

其实,哪有真正准备好的时刻呢?如果非要每一件事都在准备好之后再去行动,很有可能什么事都做不出来。过于看重某件事情的准备工作时,“等待效应”会让行为变得迟缓。

那么,如何才能解开“万事俱备再行动”的症结呢?(www.xing528.com)

·事先预料各种困难,作好心理准备

每一项工作都会带来困难和变化,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便你这一刻考虑得很周祥,也无法准确预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生何种情况,过程中依然会有意外发生。所以,应该做好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然后果断地行动起来,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准备状态。

·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方案

任何人都无法在行动前解决掉所有问题,执行力强的人往往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遇到麻烦积极地想办法解决。沉浸在幻想中,会让人心生无限的恐惧,而行动本身却会给人带来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现在就执行,不找任何借口拖延

如果你想在工作上有所建树,在学习上收获知识,就要摆脱“万事俱备再开始”的枷锁,立刻投入行动。也许刚开始会有一点困难,可多尝试几次,就会慢慢形成习惯。

不要期待一次性能够做到最好,也别企图等待出一个万事都准备好了的时刻,再开始执行任务。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准备好了的时刻。现在、立刻去做,去行动,准备工作只是凭空想出来的,而真正行动起来、动起来才是实际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